大学校园地质文化的构想与实施

2016-03-18 03:59肖清华晏涵刘新荣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节展馆科普

肖清华 晏涵 刘新荣(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大学校园地质文化的构想与实施

肖清华晏涵*刘新荣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与灵魂,是学校的一种标志性特征。文章论述以传承地质人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为主线,建设与完善五个地质文化系列,即:“地质人文广场”、“地质展馆”、“地质科普长廊”、“地质文化公共通识课”、“地质文化节”,以此来构建学院的校园地质文化,增强师生凝聚力,实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社区科普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校园地质文化;地质人精神;人才培养

Abstract:Campus culture is the spirit and soul of the university and is also a hallmark of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ystem to transmit the geological spirit as the main line,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five geological culture series,that is,"geological culture square","geological pavilion","geological science corridor","public general geological culture class","geological culture festival",in order to establish geological campus culture,strengthen the cohes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realize the double functions to cultivate educational teaching talents and transmit community popular scientific culture.

Keyword:geologic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geological spirit;talent training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学校的品格,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隶属国土资源系统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历经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立足湖南、服务全国地勘工作,传承“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通过开展地质文化教育,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地质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此来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校园地质文化的建设目标

以传承地质人精神为内核,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1、2],突出地质人文特色,彰显地质人“三光荣”精神;以校园乐学广场、道路空地、学院图书馆等为建设场所;以地质文化节为平台,传承地质文化,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工程人才;积极探索学院与行业、社会互促互动文化建设模式,成为长沙星沙社区地质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勘)行业地质文化传播基地。

二、校园地质文化的构想与实施

围绕传承地质人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主线,建设与完善五个地质文化系列,即:“地质人文广场”、“地质展馆”、“地质科普长廊”、“地质文化公共通识课”、“地质文化节”;积极推动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综合建设[1、3];实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社区科普文化传播双重功能。

“地质人文广场”以文化石、名人塑像为载体,以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突现其静态庄重、弘扬大道的文化之魂;“地质展馆、地质科普长廊”以丰富的地质模型、矿物标本、岩石标本等为媒介,普及地质知识,了解身边的地质文化;“地质文化公共通识课”以在全院各专业开设《地质与环境保护》课程为手段,在教学中注重科普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绿色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倡导地质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文化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与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接受地质教育、增长才干。

(一)地质人文广场建设

学院图书馆北广场,建设文化石和古今教育地质土木工程名人塑像各一组。

1.文化石

体量7.4m×3.2m,石质为石英砂岩。

文化石凿刻“三光荣”全文:“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之魂”,把地质人打造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功勋卓著的英雄集体,体现了地质人为祖国地质找矿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三光荣”是1983年在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既是地质人几十年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结晶,也是当今地质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2.古今教育地质土木工程名人塑像

学院图书馆(北)广场,半身青铜像(80cm×60cm),花岗岩基座(90cm×60cm),刻人像以及生平。地质文化广场塑造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黄炎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李四光(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鲁班(土木工匠的祖师)等四位人物塑像。

(二)地质展馆建设

1.建设布局

地质展馆拟建于图书馆一楼,面积合计约600m2。根据房间内部结构,分隔成区。地质展馆涵盖一套内容完整的基本陈列,分别设地球展区、古生物展区、矿物岩石展区、地质校史展区等。

2.主要功能

地质展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展览、讲座、讨论会等方式,实现为师生、为社会服务的多种教育功能。

专业教育功能。为地质类及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观摩、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开放性教学场所。

科学教育功能。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理念,实现普及地质科学知识、传播地质科学文化等功能。

人文教育功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同等重要,对培养具备知识迁移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利用地质展馆所藏的地质校史方面的实物、事例等,开展爱校、爱专业等人文教育。

社会教育功能。一是为社区提供一个内涵丰富的地质科普基地;二是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各种特展,如开展地震知识专题讲座、环保节能图片展等;三是地质展馆走进社区,组织学生策划各种专题展览,在繁荣社区文化、开展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地质科普长廊”建设

建设布局:在学院道路两旁、实训楼、教学楼大厅走廊等处因地而宜建设“地质文化长廊”,以橱窗为载体,以地质元素和地质专业建设发展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平面资料为形式,展现地质人风采、传承地质人精神。拟设置“地质人风采”、“低碳新能源”、“身边的地质知识”、“地质发展史”等板块。

(四)“地质文化公共通识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与开设。积极开展“地质文化公共通识课程”建设,强化地质科普素质教育,在全院各专业中开设《地质与环境保护》(拟开设32课时,以讲座为主),实现科普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普及地质知识,弘扬地质文化,宣传地质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强化学生环保节能意识,培养学生职业文化素养。

(五)“地质文化节”建设

依托“地质人文广场”、“地质展馆”、“地质科普长廊”等地质元素,开展地质文化节。每年选取一个与地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地质文化节的主旋律,比如能源与矿产、地震与地质灾害、珠宝玉石与玉文化等。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地质活动的熏陶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地质人精神贯穿期间,提升学生地质文化素养。

开放地质展馆,选拔学生担任地质讲解员,介绍地球的演化、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发展史、矿物岩石标本、能源矿产等地质知识。

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地质讲座,扩宽学生地质视野,接受地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举办地质演讲比赛、地质技能比武、地质文化征文,各班级策划与地质文化节主题相关的黑板报及班会。

组织学生参加野外地质生存训练、攀岩运动、定向越野等[1],学习野外地质工作的生存技巧,比如如何生火、寻找食物、地质观察避险、野外露营、辨识方向、寻找水源等,增强学生体能素质,锤炼地质人精神。

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参观企业矿山,了解现场工作环境;选取岳麓山或者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地质实习、地质旅游、地质考察,激发学生学习地质的兴趣,丰富地质文化节活动。

参考文献

[1]林善园,刘晶,韩尚峰.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8(2):29-33.

[2]王金虹.论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教研论丛,2015(11):82-83.

[3]师金彩,樊杨静.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培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8):93-9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186-02

作者简介:肖清华(1981-),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地貌与地质找矿。

*通讯作者:晏涵(1982-),男,国土资源调查专业讲师。

猜你喜欢
文化节展馆科普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科普漫画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