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田聿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6日援引日本海上自卫队幕僚部发言人的话说,日本训练潜艇“亲潮”号(如图)与两艘护卫舰计划于3月19日经停菲律宾苏比克湾,这是日本潜艇自2001年以来首次停靠菲律宾,访菲结束后,“亲潮”号还要前往越南金兰湾。外界普遍认为,日本此举意图在南海问题上牵制中国,提高日本在这片水域的“存在感”。不过除了政治因素外,在这样的远距离巡航中,日本潜艇又能获得哪些好处呢?
要分析日本潜艇的收获,首先要从参与这次远航训练的潜艇说起。“亲潮”号是日本二战后研制的第七款柴电潜艇“亲潮”级的首艇,于1998年3月服役。只因更先进的“苍龙”级陆续到位,受限于日本潜艇总数的限制,于是早早归入后备役,成为训练潜艇,但这并不等于它的性能落伍了。“亲潮”号水下排水量高达4000吨,正是在其基础上,日本得以发展布局更为合理的“苍龙”级大型柴电潜艇。“亲潮”号大幅提高储备浮力,选用单层、双层并用的复合结构,舯部单壳体,艏艉双壳体,全部耐压艇壳采用NS-l10调质高张力钢板制造,水下侦察功能较强,生存系数也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混合结构有效增大了潜艇内部可用空间,使得“亲潮”号可以携带更多特种设备,并适合于远洋作战。
正是因为“亲潮”号具备良好的作战性能,因此它前往东南亚参与远洋训练的收获将不会仅停留在艇员培训上。“亲潮”级潜艇除了装有艇壳声呐和拖曳式线列阵声呐外,还首次装备了舷侧被动声呐,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声呐探测阵列,可探测到来自水中各个方向的远距离目标。“亲潮”号到相对陌生的菲律宾、越南水域航行时,考虑到周边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对于日本自卫队搜集别国舰艇的航行声音档案极有帮助。这些档案平时存放在舰内电脑里,而且是“看得到”的(就是将声呐信号经数字处理成波形,转成数字档案存储),将来军舰出海一听声音,就可和数据库的档案比对,是哪条船一看便知。日本潜艇出没东南亚,最大的战术意义就在这里。
日本一直将东南亚的海上通道看作生命线,并用尽各种手段收集该地区的水文资料。2000年10月,日本潜艇舰队派出“千代田”号潜艇救援舰参加“环太平洋2000”潜艇救援演习,借机进入南海侦察水文情报,这些情报对于潜艇的水下航行和作战非常重要。因此“亲潮”号此次“光明正大”地重返东南亚,必然也将利用各种先进的探测设备记录沿途的水下环境。
此外,“亲潮”号的隐蔽行动能力相当突出。它表面贴敷有方形橡胶消声瓦,以粘合剂与艇体接合并用螺钉固化,消音系数可达到90%以上,能使敌方主动声呐的探测能力降低50%-75%。在远航途中,它还可能会利用低噪音的特点,靠近在附近活动的各国舰艇,借机测试其反潜探测能力,并检验自身的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