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价机制改革入手增加天然气需求

2016-03-18 10:30刘满平
中国石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定价天然气价格

□ 刘满平



从定价机制改革入手增加天然气需求

□ 刘满平

在目前经济下滑、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仅靠推进定价机制改革难以推动天然气需求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被寄予厚望,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其消费。天然气行业也迎来了一段黄金发展期:2000~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45亿立方米增至1680亿立方米,增长6倍多,年均增速约为16%,占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提高到5%,天然气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于未来的发展,社会充满信心,乐观地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将达4000亿~4200亿立方米。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自2014年开始,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大幅放缓,2014年仅比上年增长7.4%,首次跌至个位数。2015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9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仅为2.1%,5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已从长期偏紧向相对宽松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照付不议”的长期进口合同陆续进入窗口期,将进一步加剧资源过剩的局面,以前的“气荒”已转变成目前的“荒气”。

□ 天然气价改最终的目标是完全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李晓东 供图

天然气产业“坠落”

天然气产业发展之所以短期内从黄金时代过渡到白银时代,出现断崖式坠落,以至于国家之前对2020年天然气需求的美好规划难以实现,需求预测数被屡次调低,原因既有天然气产业自身发展因素,也有外界因素。

从天然气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看:2000~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起点较低,市场需求潜力相对较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天然气市场需求自然会加速增长。另外,这一阶段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初始规模相对较小,在增长消费量一定的前提下,增长率则显示较高。随着天然气市场逐步规范和成熟,并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短期内难以实现边际需求的大幅增长,需求增速下降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外界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结构逐渐转变,导致工业、发电用气增长大幅减速,也使天然气边际消费量开始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

二是从产业链条来看,天然气上游投资过剩,而下游市场配套设施配备不足和相应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快速增加,中亚、中缅进口天然气管道气和海上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大幅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天然气市场供应能力。然而,天然气消费对管网设施依赖性大,上下游市场衔接性强,需要很强的匹配性,国内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发展进度却远远无法匹配上游市场快速增加的供应量。

三是在国际油价、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价格竞争力削弱。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已经相当于等热值煤炭价格的3~4倍,气电成本是煤电成本的近两倍,天然气相对成品油的经济性优势也被大幅削弱甚至丧失,导致企业用气意愿大幅下降,甚至出现煤炭逆向替代天然气的现象。

四是天然气调价机制与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目标相冲突,抑制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2014年以前在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时,由于需求增长远远超过供给,政府通过多次上调价格以促进天然气生产和进口,增加供给,但这种上调反过来会抑制天然气需求,尤其是占天然气消费主要比重的工业用气价格的大幅度上调导致部分天然气大用户转向消费煤炭和石油等,不利于扩大天然气市场需求,也与我国大力推广天然气的利用初衷不符。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采用的“市场净回值法”的天然气定价方法,中心门站价格与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进行挂钩,并由政府定价,也存在诸多弊病:一是与石油等替代能源挂钩,并不能反映天然气本身的市场供需以及价格平衡能力。近年来,欧洲等地要求天然气定价与石油脱钩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在探索形成新的价格机制。数据显示,2011年后欧洲天然气市场正逐步从“长期合同”模式向市场化的“气对气”模式转变,目前欧洲超过50%的天然气供应是通过现货交易完成的。二是与替代能源价格的联动不及时,未真实反映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变化。2013年确定增量气门站价时,对应的国际油价为80美元/桶,在2014年第二次调整存量气价格之前,国际油价一直保持在约100美元/桶,但增量气门站价仍对应80美元/桶。 2015年4月1日实行的非居民用气并轨价还对应的是2014年下半年的平均油价(约90美元/桶),而2015年末至今,国际油价一直保持在40~50美元/桶。三是价格动态调整的时间过长,时间节点模糊。现在欧洲运用“市场净回值”定价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时间已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相比之下,我国1年或半年的调整时间明显太长,而且起止时间不明确。四是天然气供应侧(出厂价或边境价)与消费侧(门站价)的定价机制完全不同,前者与油价无直接关系,而后者与油价有关系。“市场净回值法”只能反映消费侧情况,无法反映供应侧情况,更无法反映各个气源结构的差别。

改革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

对此,短期来看,应尽快完善“市场净回值”方法,将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的折价系数进一步降低,降低非居民用气价格,缩短天然气调价周期,以提高天然气反映市场供求的敏感度及市场化。同时,要确定合理的管输价格,制定天然气季节性差价、谷峰差价、可中断价格等差别价格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解决居民用气价格与门站价格之间倒挂的问题,消除居民用气与工业、热力用气的交叉补贴现象。

从长期看,应从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条改革推进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天然气价改最终的目标是完全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而想达到该目的,就离不开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条改革,例如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管网运、储气库的第三方准入,甚至独立;LNG进口和接收站建设的放开,下游销售领域的开放等等,从而真正达到理顺和优化天然气定价机制的目的,这样的改革应在未来油气改革方案中得到体现。

当然,在目前经济下滑、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仅靠推进定价机制改革难以有效持久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还必须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想想办法,例如,加强天然气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吸引多方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储气库和LNG接收站投资、建设和运营,加快调峰配套设施的完善,有效提高应急储备和调峰能力。同时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管网、LNG加气站、LNG接收站、LNG气化站的建设,制定优惠补贴政策,积极扶持LNG汽车、LNG船舶、煤改气工程的发展,以培育和发展天然气下游市场。而对于天然气企业,应采用多元化营销手段,通过降低价格或者以固定价格签订长期供气合同等方式,给予下游用气大户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拓宽天然气的销售渠道,增加天然气销售量。只有多措并举,协调配套,才可能推动我国整个天然气市场需求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

猜你喜欢
定价天然气价格
重要更正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