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城营村及周边看古晋阳遗址西城遗存的特点

2016-03-18 03:57张玮
文物季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晋阳西城遗存

□张玮



从古城营村及周边看古晋阳遗址西城遗存的特点

□张玮

摘要:古城营村是古晋阳遗址中心西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村内文物古迹众多,是晋阳文化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遗址、古建筑、碑铭等遗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晋阳西城遗存的特点:遗存种类繁多,大多与皇室相关;遗存内涵丰富,多元文化融合;遗存风格带有明显唐朝色彩,并且保存完整。保护历史遗迹,恢复历史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兴建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已成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关键词:古城营村晋阳古城西城

太原(古称晋阳)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晋阳古城的发展史上,经历了帝尧、西周、战国、西晋、东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的创建、重修和增筑,形成著名的太原东、中、西三城。西城作为唐北都太原三城的主体部分,建城历史最为悠久,文物古迹最为典型,成为太原市建城2500年的实物见证,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记忆。古城营村作为晋阳西城遗址的核心区域,遗存丰富,特点鲜明。

一、晋阳古城的历史沿革

晋阳城位于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各族游牧文明结合的中心地带,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定都于关中的历代王朝的北门屏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渐渐成为古代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之一。古城规模也由起初“城周四里”的边塞小城发展为“城周四十里”的大都会城市,在唐代城市发展达到顶峰,号称“北都”。

(一)晋阳古城的城址布局与历史变迁

晋阳城[1]由春秋末年赵鞅家臣董安于负责建筑。他熟知太原盆地地形,将城址定于西山之下的汾、晋二水交汇处。西晋时任并州刺史刘琨扩建并州城,城址布局由原来的周边2公里的小城变成了里外两座“城套城”的建筑格局。南北朝时期,545年高欢在晋阳城东北处,建起著名的晋阳宫,从此晋阳城便有了南宫、北宫的叫法[2]。565年,北齐高纬即位,在古晋阳城中建造大明宫[3],古晋阳城因新宫殿而更名为“大明城”。隋朝时晋阳城是防御突厥南下的“北门锁钥”,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建设:589年扩建晋阳宫,更名为新城。596年在新城以西建仓城,作为国家粮草储备基地。此时,晋阳西城中有了呈不规则“品”字形状的三座内城,布局为一座大城(外城)套三座小城(内城)。

唐贞观年间,为防止突厥南扰,据“初,并(并州)隔汾为东西二城”记载,将晋阳汾东小城扩建为东城,成为一座大城套一座小城的格局,与汾西的晋阳隔汾相望,互成犄角,时称“东城”、“西城”。武则天时期,东西二城之间增建中城,晋阳正式形成了所谓“里三城,外三城”浑然一体的大都会格局。外三城即东、西、中三城,里三城即西城中的大明城、新城和仓城[4]。晋阳的城垣建筑发展达到历史的顶点。

(二)古城的毁灭与古城营村的发展

晋阳古城西城墙遗址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前后历时10余年,终于攻下晋阳城,平定北汉。当地人民的同仇敌忾使赵光义十分气恼,强迫百姓迁出,借口“参商不两盛”[5],于979年五月十八日火烧晋阳城,次年四月又决引汾、晋二水灌漫晋阳城废墟,彻底毁灭了这座都会城市。

据史料记载,赵宋皇帝焚毁晋阳城数十年后,这片废墟才逐渐形成村落,官府出于教化“顽民”之意命名为“归德村”,人口发展极其缓慢。宋朝末年,“丁不上百”,元代战乱和自然灾害不断。至明初数次大移民,村中人口渐盛,改名“古城村”。清朝时,村中人口先盛后衰,道光年间正式出现“古城营村”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古城营村人口得以稳步发展,现村中居住人口近万人[6]。

二、古城营村的晋阳西城遗存概述

古城营村作为大明城与新城的遗址所在,现有诸多遗存与晋阳西城息息相关,大致分为三类:

(一)古遗址类

主要有村西古城墙、大明城遗址、新城遗址、仓城部分遗址等。

(二)古建筑类

主要有村东惠明寺、舍利塔、村北九龙庙。此外还有真武阁、文昌阁等。

(三)其他古文物较为突出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此外还有古城营村周边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村西的天龙山石窟;太原北齐墓等。

三、古城营村的晋阳西城遗存特点

古城营村内遗存丰富,特点鲜明,鲜有学者涉及。通过多方探究和实地考证,西城遗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遗存种类:皇室相关、种类繁多

唐代晋阳城西城遗址位于古城营村及周边,范围13.5公里。西城是晋阳城的核心,历代皇宫苑闱、官府衙署所多设此城中,因此遗址中心地区的古城营村及周边内的遗存也多与皇室有关,而且种类繁多。

如古遗址类,有大明城遗址。北齐后主高纬在晋阳城建起大明宫作为行宫,晋阳古城也更名为大明城;新城是一座类同明清北京故宫的皇家宫苑,自东魏起便一直是各代行宫或皇宫;仓城是隋唐时期的大型国家粮仓之一。城中有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时留守太原的儿子李元吉获“李渊万吉”瑞石之处,唐朝建立后在此筑“受瑞坛”。

晋阳古城阿育王塔

再如古建筑类,古城营村东有宋重建,明再建的隋代惠明寺(俗称古城寺),惠明寺舍利塔又称阿育王塔,也与皇室活动息息相关。隋唐时期的惠明寺有前、中、后三进院落及一座舍利塔,因隋文帝杨坚赐额“惠明”而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焚毁晋阳城后,惠明寺及佛塔亦成为一片废墟。真宗即位(998年)后,因民间传说惠明寺遗址显现灵光,便命重建惠明寺与木塔;古城营现存之舍利塔,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僧人德閡重建之塔。明清时期太原县城八景之一“古塔凌苍”[7]即是指惠明寺舍利塔;石婆祠,古晋阳城祀北齐文宣帝高洋之母娄昭君。娄太后久居晋阳,怜悯贫苦,生时即有“石婆”“九龙母”之称,死后“居人感其惠,故立祠”奉之。

古城营村周边还有不少文物,如碑刻,以唐太宗亲笔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最为出名。碑通高3.54米,宽1.22米,厚0.26米。正文为行书,28行1023字。额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为飞白体,背阴列唐开国功臣长孙无忌、马周等7人衔名。还有很多较为零散的文物,有惠明寺琉璃瓦、砖雕斗拱、柱础石等。

综上可见,古城营村作为一个偏离市区的村庄,周边史上众多事件发生,三家分晋、北齐霸府、大唐北都等,集中反映了多种多样与皇室相关的遗存、遗迹,这种特点在全国也极为少见。

(二)遗存内涵:文化融合、多元并存

晋阳古城时期,境域内多元文化并存融合,风俗习惯在相互影响中潜移默化,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民情风俗,这些在村内及周边地区现有遗存有明显的体现。

明太原县城

1.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古都晋阳是北方各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成为我国古代北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中心地区。经历千年沉淀,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的晋阳文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经济上看,发达的农牧产业是耕牧文化融合最突出的表现。村内先后出土大批各式各样的农牧器具,年代各异。早在春秋时期,出现的“魏绛和戎”,“以货易土”,开经济领域民族融合先河,独使当时的晋国成就霸业。戎狄部族的迁入构成了后来赵国的多种经济成分。畜牧业的发展使西汉时在晋阳专设马官,为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大量战马。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下,晋阳农牧业持续发展,战略地位加强,隋唐两朝在此大力积草存粮,修筑仓城(遗址在今古城营村中)。正是凭借雄厚的物质基础,晋阳从此成为北方边关重镇。

政治上看,春秋时期晋阳城(也就是今古城营村中大明城遗址)的筑建便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赵国氏族之所以在太原盆地以北建筑此城,并立为初都,是因为其先祖是一个与戎狄游牧生产方式类似的部族集团,后来成为晋国卿大夫,逐渐开始从事农业,但畜牧驭马的传统仍然长期保留。而太原盆地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交错结合,非常适合赵氏传统生活特点。

文化上看,村内及周边出土的众多文物有较为集中的体现。魏晋以来,汉族对北方胡族的隔阂与偏见逐渐消除,胡族的一些文化生活习惯被吸纳进来,从近年来村里及周边发掘的一些魏晋墓葬品中的胡服、胡器中可以探知。北朝和隋唐时期,晋阳曾是胡僧集聚和传法的重要地区。

2.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争鸣

村内如今现存不少佛教和道教寺庙。历史上晋阳古城作为北方大都会城市之一,远在东汉时期就有道教和佛教在传播。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晋阳日益兴盛,北魏时晋阳城内就有三级佛寺等佛教徒活动场所。隋开皇三年(583年),晋王杨广请沙门彦琮至晋阳讲经;开皇十七年(597年),汉王杨谅又请志念法师及门徒400余人来晋阳,在宫城中造内城寺,让志念等人居住;隋仁寿二年(602年),又在晋阳城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惠明寺及阿育王塔,此时晋阳佛教文化的发展达到顶峰,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与政治联系密切,带有明显的护国性质。由于晋阳为大唐龙兴之地,天下大定后朝廷分别在太原、长安、洛阳等五地各建一所佛寺,取名“太原寺”以示纪念。之后太原佛教始终受到唐王朝格外眷顾。

(2)晋阳佛教平民化非常发达。由于晋阳佛教更注重佛教的实践性和通俗化,所以虽然缺少名声显赫的全国一流大师,但佛教在社会的影响却广泛深刻,信佛民众有极强的参与性。

(3)佛教寺庙众多而分散,规模一般不大。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着晋阳城的毁灭,佛教的兴盛也戛然而止。宋代形成村落后,道家学说又超越佛教为人们广泛信仰,广建寺庙,但没有正式的道教组织。村中现存道教寺庙不少,有九龙庙、真武阁、文昌阁等。

总的来说,佛教与道教的争鸣虽然在不同阶段各领风骚,但融合趋势也更加明显:寺庙和道观建筑规则一致,风格相近;民间众多信徒尊佛崇道,互不排斥;宗教活动内容也极为相似,一同组成了多元的晋阳文化。

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晋阳古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北方各族文化融合的中心,而且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从古城营周边现有遗存和考古发掘来看,出现了相当多的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证物和线索,主要体现在高官墓葬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城营周边发掘的许多北齐墓葬表现出相当高的文化品位和外来文化。虞弘墓石棺上的浮雕,充满中西亚异域风情的人物和场景;韩祖念墓有来自西方的玻璃器和地中海文化的鎏金铜瓶;娄睿墓发现有庞大胡人驼队的壁画;而在徐显秀墓里发现的随葬品和壁画中,又发现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出土的金戒指(镶嵌宝石),戒面阴刻一头戴羽冠的神秘人物图案,一手持矛,一手持法器,充满异国情调,应当来自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地区;壁画中侍女衣裙上有典型波斯风格的奇异花草装饰图案,马具式样与阿富汗地区相似;此外还有各种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从这些达官贵人墓中表现出来的这么多外来文化因素,可能意味着这些外来文化和宗教信仰已经渗入到晋阳贵族阶层[8]。这些文物的出土发掘曾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发现”。

(三)遗存风格:盛唐遗韵、基址完整

晋阳古城作为历史上的“七朝古都”,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华,在唐代达到鼎盛,因此晋阳古城的城市建制、建筑风格等均带有明显的唐代特色。宋灭北汉后,先后火烧水灌晋阳城,城中一切景物被毁,致使各种建筑基址整体尘封于地下。像这样时代久远,范围广大而又毁于突然的大城市,此后数百年来故址都没有受到大型项目建设的破坏,这种特殊的遗址埋藏现象放眼全国甚至世界都极为少见,因此使得古城遗址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了唐朝时期城市建制的原貌。晋阳古城遗址经考古研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城池遗址、宗教祭祀遗址、墓葬区遗址,这三部分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系统的遗存,遗迹如此完整,区间如此集中,内涵如此丰富,在全国大遗址中独具特色,成为中国的“庞贝城”,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城市布局有空间感。晋阳的城市建设在唐代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整个城市周长四十二里,仅城门就多达二十四座。主城之外还有面积不小的罗城,以及5座卫城,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城镇体系。从遗址布局来看,新城、大明城、仓城三城并立,与外城一同构成规模宏大的城市集群,规划整齐,气势雄伟。

此外,唐时建筑加工艺术进一步成熟[9]。唐代建筑尤其是佛塔多采用砖石,村内现存舍利塔即为典型代表。此塔总高25米,为宝瓶形状,下面塔基为石砌,边长14米,呈方形,高1.9米。基上为砖砌须弥方形塔座,塔座上部逐层收缩,座上为砖砌圆形塔肚,再上为13层镶嵌组成的砖砌塔脖,塔脖以上即塔顶[10]。整个建筑显得宏伟气魄。

晋阳古城遗存的特性体现着晋阳的历史与现实,其价值不可估量:遗存种类的丰富性真实展示了晋阳千年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遗存内涵的多元性使得文物兼包并蓄,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遗存风格的完整性为修建唐文化产区带来独特的优势,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开发、挖掘、保护古晋阳文化已成为政府和民众共识。

————————

[1]史籍没有明确记载,据《左传·鲁定公十三年》有关记载可推得晋阳建成时间应在公元前497年以前。

[2]董安于春秋晋阳城中的宫殿为南宫,高欢所建晋阳宫为北宫,二宫相距甚近。

[3]因太上皇高湛居住在晋阳宫,故高纬另建行宫。

[4]古城营村志编纂委员会《古城营村志》,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716页。

[5]古代“分野之说”,晋阳属参星,宋都属商星。

[6]同[4],609~610页。

[7]其余七景为五峰聚秀、八洞环清、青潭写翠、蒙山晓月、汾水秋波、白龙时雨、卧虎晴岗。

[8]渠传福《再论东魏北齐时代的晋阳》,《晋阳古都研究》,2002(20):119~123页。

[9]张永《浅谈唐代建筑的特点》,《时代报告》2012年第1期,3~5页。

[10]同[4],613~615页。

(作者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晋阳西城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西城驿遗址浮选植物遗存分析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