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广博从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开始

2016-03-18 13:56戴庆华
教育界·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翠竹课本想象

戴庆华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语言的曲径通幽处,发现语文的多重风貌,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从课内到课外,由此及彼、由体验到想象,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发现语文的广博,发现“曲里拐弯”处的语文意蕴,发现躲在角落里的语言的“珍珠”,以此创设出灵动、大气、厚实和丰满的课堂。

【关键词】由内到外由此及彼体验想象

语言文字特别是诗歌,有时是那么的轻,读多少遍也不会在听者内心处留下什么深深的划痕;它们又是如此的重,意蕴十足,暗藏着丰富的意境和沉甸甸的“养料”。这一切源于师生解读文本的“多种身份”: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更重要的是源于师生解读文本的独特视角:是在人云亦云,还是在“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是固守于一孔之见、一时之见,还是独辟蹊径,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一、 由内到外——从“曲里拐弯”中洞开视域

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此诗的语言凝练、简洁,跳跃性强。赏读诗歌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还要走进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和诗人一道,游览名山大川,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那么,如何引领学生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呢?

教师在教学结束时有以下拓展:

大自然是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

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

大自然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这样的教学融想象体验和延伸探究于一体,表面看,似乎能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但是,细究这样的拓展,不难发现,对于孩子们想象的放飞和思维的拓展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试想:当孩子们想到“大自然是语文课本”之时,想到的仅仅是“木”字,这样的想象何其贫乏;当孩子们用“小燕子是音符”,去阐释“大自然是音乐课本”之时,其思维又是多么的狭隘。更何况,仅仅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来形容“美术课本”,不仅仅是太大太空,同时也已经拘囿了孩子们的思维,窄化了孩子们的眼界和心界。如此,谁还在语文的原野中尽情驰骋?谁还承认语文的广博?

以上拓展,不妨细化为以下环节:

大自然是语文课本,那的景物就是字词,那就是句子,那就是段落……

大自然是音乐课本,沽沽的山泉是,啾啾的鸟鸣是,小燕子落在电线上就是是音符,百灵鸟就是旋律,麦苗就是鼓点……

大自然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平静的小河是一幅的画卷,激昂的波涛是……

教师要善于引领孩子们多线条地发现语文的广博,发现“曲里拐弯”处的语文意蕴,发现躲在角落里的语言的“珍珠”。这诸多的“发现”应该包括“别人未曾发现的”发现。课堂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在别人不曾注意到的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了语言的多重风貌,发现了语文训练的多个路径,而孩子们的眼界和心界也被充分地打开,并且在打开的过程中,倾听一场场生命拔节的咔擦作响声,欣赏一幅幅阳光互动的开蒙画卷。

二、 由此及彼——从自我表达中洞开视域

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就《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而言,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诗行里有跳跃转换,形成艺术空白。这样的空白正是训练学生想象和思维极佳的契机:通过自我表达完整地把握诗意。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呢?某教师大胆地舍弃了原有的逐节教学,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化跳跃松散为连贯流畅。具体做法是先通过范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引导他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然后引领孩子们将分散在诗歌中的意象抽取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与诗歌意象进行深层对话,力图将浅层表象变为学生的深层积淀——“孩子们,你能否也开发自己的思维,调动已有的词汇,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精彩的语言介绍你最喜爱的一处景色?”

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制造了“漩涡般”的张力,成为孩子们进行反思、质疑和创造的“抓手”。不难想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比如:“我喜欢‘挺拔的翠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竹子,每一根竹子都挺直了身躯,拼命向上生长,似乎都伸到了云端。”“我从‘鸣禽和‘野花身上闻到了浓郁的自然的气息”……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

是啊,书中的“翠竹”可以是孩子们自己的“翠竹”,诗中的“鸣禽”和“野花”也可以是孩子们自己意境中的“鸣禽”和“野花”……诗歌固然写得美,但孩子们表达得更美,这岂不就是语文学习最应该倡导的吗?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既然是例子,就不应当仅仅注重诗歌本身,而要凭借“本诗歌”去拓展,或有多重发现,或有枝状发散,或有登高望远。

三、 从“体验”到“想象”——从“鉴赏理解”中洞开视域

有一种说法:“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能体现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所谓“鉴赏”,就是要注重孩子们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理解的多少和强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体验,是从自己心底开出的花儿。正如殷鼎所说:“理解实际上把作品的生活内容带进了理解者的个人精神世界和生活中。由此作用着个人对自身和人生的理解。”

以下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部分教学片断:

师:此刻,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还想说什么?

生1:我想感谢大自然,因为你让花儿装点了大地,你让树木带来了生机,你让小草教会了我们自强不息……

生2:我也要感谢大自然,因为你赋予了万物生命,让万物勃勃生机。你瞧,那一朵朵微笑的花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花海;那绿茵茵的草坪,仿佛绿色的地毯;那一棵棵茂密的绿树,开满了多少希望的枝枝叶叶……

生3:世界是因你而存在的,没有你,人类就看不到那波涛汹涌的海浪;听不见那小溪流水的叮咚声,闻不到那花朵儿的芬芳香。

……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教师顺学而导,引导孩子们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翠竹”已不是原来的“翠竹”,“青山”也不是原来那个“青山”。“绿色”“课本”已被赋予了新的意境、新的索引、新的含义。当孩子们重新定义了大自然时,当孩子们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之时,必将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就《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尾而言,还可以设计以下拓展练习:

除了课文里提示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如何对待“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 阅读描写大自然美妙情景的文章;

2. 写出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3. 用图画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4. 观赏电影、电视、书报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风光。

“就是那么一些追问和思考的时刻,让你的人生不落窠臼、不循规蹈矩、不闭目塞听、不因循守旧……”对此,我想说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多给予学生这样的时刻,多给予孩子们这样的“时刻”。假如教师一直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高度警觉和细心的人,那么,他一定会引领学生在平淡里发现深味,在简易中窥见精致,在清素中感悟高贵。

【参考文献】

\[1\] 段鼎.理解的命运\[M\].上海: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8.

\[2\] 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莱亚·所罗门.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M\].朱文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翠竹课本想象
翠竹飞歌
快乐的想象
高季笙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