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有着很强的思辨性,就“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而言,如果少而专、深、精或切合自身实际、能因此而获得心灵的纯净等,这样的“少”就不是缺陷,而是好事;就“知道得太多”者而言,如果多而浅、芜杂、错乱、不解或心浮气躁、无所适从等,这样的“多”就不是优势,而是坏事。因此,对于“少”和“多”不能仅仅从量上去衡量,而应看它于人于己是否有益。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许面对的“多”确实都是美好的事物,但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也就够了。写作时最好能针对现实,有感而发,可以谈互联网时代“知道得太多”之弊,亦可反弹琵琶,比如“坐井观天有何不可”“信息爆炸不一定是坏事”。当然,也可以就“多与少、宽与窄、得与失、繁与简、博与专”等话题进行辩证分析,只要联系现实,均可以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来。
【参考立意】(1)从“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切入:①坐井观天,难有眼界,更少境界;②生活得简单、从容、淡定,可以成就幸福的人生。(2)从“知道得太多”者切入:①博观而约取;②多而不化,反受其累。(3)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切入:①视野要宽,不宽不足以广识;用心要专,不专不足以精进;②知不在量而在精,精,少也是多;不精,多也是少。
【佳作展评】
都懂先生外传
张自然|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班
都懂先生,姓不详,无字,号都懂,口头禅——我知道。
第一次遇到都懂先生是在三年前。一次外出散步,见两老者下棋,数人围之,还未细看,只听:“我知道,应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学生,年龄与我相仿,只听他在桌旁指指点点。此时,一老者曰:“都懂,一边玩去,你都懂了。”旁人也附和道:“是啊。”于是都懂先生便趾高气扬地走了。
当时,我便对先生油然而生敬意。转眼间,新学期又至。在新班级门口,我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我知道,我知道。”只见都懂先生拿着张红纸在指导什么。原来我和都懂先生一个班啊!难免有些激动,但还是静下心来,缓和心情,走到先生旁,坐下。不一会儿,先生就找我搭话了:“你以前几班的?”“六班。”“我知道,我知道,你们班……”于是都懂先生讲了许多我们班的事,当时我对他更是敬佩。
当然,都懂先生也有死穴,比如你问他多少分时,他便又多了句口头禅:“我不知道。”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会因两小儿辩日而摸不着头脑。所以这并不影响我对先生的敬佩。
和都懂先生同桌一年,说来也怪,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叫他都懂,即使是作业本上也是,至于试卷,都懂先生从来不让外人靠近,估摸着有什么国家机密吧!
都懂先生虽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然而在我看来,这恰证明了他的才学非一般人所能及。孔子因才学而游历诸国,李白因才学被赐金放还,苏轼因才学而屡遭贬谪,如今又多了位都懂先生因才学而志不得伸。
一次,班上一位同学带来个魔方,班级40余人都没法弄好。只听一声惊雷袭来:“我知道。”只见都懂先生一把拿过魔方,他左一下,右一下……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仍没什么眉目。同学看不下去了,一把抓过。“这魔方有问题,一定是坏的。”都懂先生愤愤不平道。“对,对,肯定是坏的。”同学们议论道。这时,只见拿魔方的那位同学翻了几下,六面就拼好了。都懂先生脸一红,出去了。虽然有些尴尬,但几分钟后,他又回来了:“刚刚是我尿急,还没来得及拼好呢。”不久,教室里又响起了“我知道”的叫嚷声……
评 析
文章恰似一出小品,随着一幕幕场景的拉开和一个个包袱的抖开,都懂先生闪亮登场了。其行事,让人捧腹,而其品性,却又引人沉思。都懂先生的喜剧在于“没有他不懂的”,悲剧却在于“没有他真懂的”,而这“喜”都落在皮毛和八卦上,“悲”却落在内质和真知上,这就使得都懂先生的形象带上了浓郁的黑色幽默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