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懿
我对古老中国最初的认识全部来源于我的外婆。
她好像有神力一般,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逢年过节,外婆总是最忙的那个。她会提前一天就买好所有的菜,然后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开始张罗着,洗菜,杀鸡,切肉……我就跟在外婆后面,里里外外地跑,直到打碎了一个杯子或是放走了狗,这个时候,我往往会被外婆赋予新的任务——折元宝。怎么说呢,其实和折纸船差不多。但元宝是亮闪闪的,纸船是不亮的。要折的元宝可多了。大约两摞一厘米的锡纸,全部要折成元宝的样子。我有了事干,自然也就不跟着外婆跑了。折的这些元宝最后都会分成几堆烧给祖先。
祭拜祖先的时候,外婆有很多讲究。
在这些问题上,我是不敢顶撞外婆的。
蜡烛,鱼头摆放的方向,包括筷子的朝向,酒杯与酒杯的间距,一行要摆几个,诸如此类,个个都有讲究。尤其是用膳期间,是绝不能碰凳子的,哪个小孩不小心擦到了凳边是要被打屁股的。这段时间,全家老小都要来拜祖先。同时要说一些愿望和保佑的话,祈祷平安幸福。外婆没上过学,但她特别会说,我们一家就外婆的话最多。同时,外婆会为祖先们倒两次酒,这酒其实是用红糖水调的,却也有模有样。等一切都结束了,蜡烛没燃尽也不急着吹灭,就把它们连着刚供奉过的菜一起挪到灶台上。
潜移默化中,我对外婆的灶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那是全家唯一的福地。因为全家的饭菜都来自那里,哪怕是烧一壶水,也离不开灶台。
外婆家的灶台上错落地镶嵌着三口大锅和一口脸盆大小的小锅,竖着烟囱。烟囱一词总能让人想起炊烟袅袅,想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词里美丽的意境。这个平凡人家的灶台,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烟囱上布满斑驳的黑色印记,或浓或淡,如同外婆脸上的褶子,或深或浅,藏着岁月写下的故事。灶台上的锅比现在的不锈钢锅大得多,我还记得每年过年,外婆把大锅拿下来时,堆积了一年的草木灰,错乱地半悬在大锅后面,于是就有了外婆拿着厚硬板纸,在院子里卖力地清洗锅子的场景。
到了过年时节,灶台可就更热闹了,锅里或炖着肉啊、鱼啊,或翻炒着花生、苞米等,长辈们在灶台前忙活来忙活去,小孩子们在灶台前偷探着半个脑袋,瞅准锅里的熟食一把抓了塞嘴里跑开,年味也就在这忙碌闹腾中弥漫开来。临近年边,外婆总会把灶台里里外外打扫一番,再诚心诚意地供奉上些食物,请灶神,佑平安。这时,不懂事的小孩说了不该说的话,常会被外婆训斥几句,孩子心中便渐渐对灶神和灶台多了一份敬畏,对食物多了一份珍惜。我猜想,以前往往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人口众多,平日里家中主勺的那位妇人要操持一大家子的口粮,知道辛苦,知道饭食来之不易。比如我外婆,在灶台前忙活时,常常一个锅煮着饭,一个锅熬着汤,还有一个锅炒着热腾腾的菜。
对我来说,灶台上我最爱两样东西。
一是锅巴。锅巴可不是那么好做成的,必须要饭烧得刚刚好,在白米饭的周围才会有一层金灿灿的锅巴。火过旺,锅巴就变成黑炭了;火过小,根本结不了锅巴。这锅巴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弄成小块保存在罐头里,想吃了,拿出来,开水一泡,别提有多香了。
二是烤番薯。番薯一定要自己种出来的才好吃,烤的时候也不能太贪心,要选中个。大了怕心没熟,小了怕只吃到个壳。这番薯要用带着余温的灰烬慢慢烤,烤出来才香。心急是绝对吃不到的。小时候,外婆做完晚饭,便会偷偷留几个番薯在零星的火堆里。这事是不能让哥哥他们知道的,倘若知道了,我一个女孩子家是抢不过他们的。外婆烤番薯没有固定的时间点,但她总会在开饭前提醒我留个小肚子。
不夸张地说,我的童年就是在暖暖的灶台上度过的。
我想许多许多年以后,闭上眼睛,我依旧能感受到火苗欢腾跳跃的温度,能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
(指导教师: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