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2016-03-17 09:25赵亚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筋膜发生率子宫

赵亚丽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子宫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各40例。A组给予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B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C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 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C组, 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及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及C组, C组术后并发症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虽然治疗费用较高, 但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现阶段, 临床常用的子宫切除术主要包括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等, 本文主要分析三种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其相关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31岁, 平均年龄(52.1±5.5)岁, 其中子宫肌瘤患者38例, 子宫肌瘤患者30例, 子宫脱垂患者27例,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25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各40例。三组患者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 经患者宫颈进入, 使用子宫矫正棒穿过宫腔至子宫底部, 在腹腔镜辅助下用双极电凝刀将双侧输卵管、卵巢相关韧带及子宫圆韧带离断, 随后用丝线进行缝扎。用单极电凝刀将子宫阔韧带切开, 下推膀胱, 夹闭子宫血管后用丝线将其缝扎;随后使用环形圈套处理子宫峡部, 并沿环形切套将筋膜切开, 将子宫向上提起, 筋膜清晰显出后将子宫切除, 将断端用碘伏进行消毒后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并将残端保留在腹膜外, 切口完全缝合即可。

B组患者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 将腹壁切开, 完全暴露腹腔, 随后切除双侧输卵管、子宫周围韧带及血管组织, 给予止血处理后缝合切口即可。

C组患者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取截石位, 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铺巾, 将浓度为1:250的副肾素盐水注入患者直肠、子宫间隙、穹窿黏膜以及膀胱子宫间隙中, 对穹窿黏膜进行环形切开, 膀胱推至腹膜反折处, 对直肠及子宫间隙进行分离, 夹闭离断骶韧带、主韧带, 用丝线进行缝扎, 随后用相同方法对子宫血管进行处理, 切除子宫并将其取出, 用丝线缝线后腹膜, 并保留残端于腹膜外。患者无渗血现象可用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若患者有渗血现象, 可常规放置T形引流管, 常规留置导尿管后结束手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 住院费用高于B组、C组, 且B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及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例, 排尿排便异常1例, 腰腹部疼痛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B组术后出现感染4例, 排尿排便异常6例, 腰腹部疼痛10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20/40);C组术后出现感染3例, 排尿排便异常3例, 腰腹部疼痛5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 且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现阶段,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也越来越多, 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临床最常用的三种术式[1]。传统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因对患者机体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不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2]。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更加符合女性阴道生理结构特点, 在手术操作中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因此临床应用效果较高[3]。且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技术支持下, 对患者机体创伤更小, 对其腹腔、盆腔正常生理结构影响更小, 且不受患者子宫体积大小、病灶位置及盆腔粘连程度的影响, 手术安全性更高[4, 5]。

在本次研究中,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P<0.05),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更加符合微创技术要求, 虽然其治疗费用较高, 但其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恢复快,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娜妮.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7):35-36.

[2] 袁晓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 2(2):49-50.

[3] 刁莉.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对比.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5):105.

[4] 韩艳君, 张秀芬, 张满凤.腹腔镜下切除子宫与开腹切除子宫的比较.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24):3523.

[5] 王淑贞.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子宫的效果对比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9):132-133.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欢
筋膜发生率子宫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跟踪导练(五)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