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林
当下,河南理工大学正致力于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做强特色专业、培养名师大师,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民族工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创建于1909年的河南理工大学擎起服务国家采矿业技术进步的大旗,开中国近代能源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步入文明时代的见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
走进新时代,站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省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高校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让百年学府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出彩,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的执着追求。
面对学校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刻,河南理工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能力时,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10余年的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二是学校相对迅速发展起来以后,进入重内涵和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面临更多新的难题;三是学校进入河南省和原煤炭行业高校相对前列以后,发展目标和参照系的选择,面临的人才、市场和政府等办学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河南理工大学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办学定位是前提。办学定位是大学的发展起点,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创造核心优势。作为立足河南、服务地矿的地方院校,河南理工大学将要建成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为:整体办学实力河南领先、全国一流,建成2~3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进入国家同类院校的前列。
学科建设是龙头。判断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上只有打造一定数量的学科高峰,形成高层次学科平台,组建有影响的学科团队,才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瓦斯地质、煤层气抽采研究全国领先,采矿、测量、信息与控制、机械、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上,河南理工大学将致力于打造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优势学科群,形成品牌特色,为安全、矿业学科建设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而努力。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关键。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对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作为区域、行业特色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激发科研活力,以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标志性国家级科研成果,成为区域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行业、“四个河南”建设能力,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根本。高等学校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河南理工大学将积极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进一步把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支撑点,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教师队伍是支撑。教师队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创造主体和重要支撑。没有一流的教师,不可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是学校的金色“名片”。河南理工大学将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名师、名家、名人以及教学、科研、服务团队,实现院士人选、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的突破。
大学文化是灵魂。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向上的大学精神是学校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无形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河南理工大学致力于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潜心培育“好学力行”的校园风气,铸就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精神家园。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河南理工大学将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承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社会文明进步谱写出更加灿烂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