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屠呦呦式的学者

2016-03-17 06:39王学军沈佳音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1期
关键词:荣誉院士学者

王学军++沈佳音

屠呦呦,此生但为青蒿故。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为一件事情花费一生的时间,不惜代价,甚至自己的性命。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那个时代很多人都那样。”

确实,那个时代,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人心纯粹。“交给你任务,当时对我们来说,就是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提起屠呦呦“以身试药”,李廷钊说,“人家抗美援朝还志愿牺牲呢,吃药算什么呢?”

孩子一扔,就走了。吃药,算什么呢?这些在现代人眼中有些无法接受的行为,对他们来说,似乎是那么轻而易举。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生存还是毁灭都是大问题,哪有时间考虑发展与享受?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献身祖国,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让他们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有不计回报的胸怀。85岁高龄的屠呦呦平静地说:“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责任就更多。”

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的“三无”身份引起了公众对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一方面,体制规定的各种硬性考核指标使得很多学者为了评教授、当博导而急着发论文、出成果,导致能踏踏实实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评价标准是否公平公正也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人民网罕见发声:“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人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复杂性,但是,这种体制的弊端确实已经暴露无遗。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呼唤更多高风亮节、无私奉献、一心科研的屠呦呦出现,而要从制度层面思考,如何为学者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研究环境。评价是指挥棒,是风向标,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提升科研质量,调动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者们心无旁骛、无所顾虑地投入科研工作,必定需要这样一个坚强的后盾与强大的动力。

而作为大学生,亦不能轻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从事学术活动的黄金时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关键阶段。然而,中国大学生在脱离高考苦海之后却普遍放低了对自我的要求。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一席演讲,堪称经典:“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这无疑是国内无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接力棒已从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传到年轻一代。”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面临众多选择与诱惑,面对外界的娱乐与浮躁,应该努力成为“屠呦呦”式的学者,沉下心来,找准自己的方向,有目标、有理想、有信念、有原则,不急于求成、不沽名钓誉、不寻求捷径、不敷衍应付,追求科学,崇尚真理。不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至少能不虚度光阴,能真正有所作为。

更多“屠呦呦”式的学者的涌现,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当代的大学生,要甘愿做“屠呦呦”式的学者,默默无闻、勤奋耕耘、执着坚持、无愧于心。如此,一个更强的中国,指日可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荣誉院士学者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院士速递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