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婷,赵艳红,张梦茹
碘仿纱条在根尖周囊肿术前庭沟引流中的应用
黄玉婷,赵艳红,张梦茹
碘仿纱条;根尖周囊肿;前庭沟;引流
随着部队官兵训练强度日益加强,翻越障碍物、100米短跑等急速运动时,牙齿受伤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和定期检查就可能发生根尖周囊肿。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对患者颌面部美观和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侵犯到上颌窦壁的囊肿,术中很容易发生上颌窦穿孔,术后创面处理不当,可引起继发感染及口腔上颌窦瘘[1]。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碘仿纱条填塞创腔前庭沟留置,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31例根尖周囊肿侵犯上颌窦壁的患者,男25例,女6例;年龄22~42岁,平均31.6岁。大多有外伤史,术前X线示:未见上颌窦有病变,且患者无上颌窦炎症状。术后诊断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治疗方法术前告知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确定囊肿侵犯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2]。囊腔波及有保留价值的患牙,术前行彻底根管治疗。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根据囊肿的部位及波及范围设计切口,充分显露手术野,切口处要有骨壁的支持。术中一同摘除与囊肿粘连的骨壁,切除囊腔波及的牙根尖。在刮除囊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侵犯的上颌窦薄骨壁(也可能只尚存软组织壁)穿孔;彻底刮除颌骨内囊壁,不越过穿孔区。
试验组:采用1根直径约2 mm细长碘仿纱条,去除游离纱丝,防止纱丝脱落毛边内卷,首端在前庭沟切口外的远中处,然后从穿孔处至近中创腔底部层层叠塞,但不阻碍首端往外抽动,充满创腔,剪除多余纱条。末端去除游离纱丝,内卷结扎以防止纱丝残留于创腔,并留置在创腔内的最外层,3~7 d后逐步抽出纱条;缝合引流口,10 d后拆除口内缝线。对照组:在下鼻道开窗,严密缝合口内切口,碘仿纱条填塞创腔,并从下鼻道开口处引流,3~5 d逐步抽出纱条,术后7 d拆除口内缝线。两组相应创腔部位均适当加压包扎[1]。
1.3 疗效评价 术后第2天,检查肿胀程度,询问不适感(恐惧、通气、美观等非术后炎症反应)。Ⅰ度:创口周围及面部软组织轻微肿胀,外观基本正常;Ⅱ度:创口周围及面部软组织轻度肿胀;Ⅲ度:创口周围及面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将Ⅰ度和Ⅱ度病例归为轻度肿胀,Ⅲ度病例归为重度肿胀。术后第3~5天抽纱条时观察疼痛感。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价,疼痛分值为0~10,0表示无疼痛或不适,<5者为可耐受疼痛,>6者为不可耐受疼痛。
伤口拆线后1周复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瘘诊断标准:拆线前到拆线后1周内,创口部分裂开或瘘口形成,短期内未自行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对率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后并发症见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内瘘者为碘仿纱条毛边纱丝脱落于创腔,1个月后经瘘口全部排出后自愈(图1);上颌窦炎可能为碘仿纱条或囊液或渗出液刺激引起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后1个月痊愈。两组治疗过程不适感见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产生的不适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根尖周囊肿是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3],一般经历了牙齿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因此,根尖周囊肿常发生于死髓牙的根尖部。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不适感比较
图1 右上颌4根尖周囊肿术中上颌窦穿孔口内瘘
根尖周囊肿多发生于20~49岁,男性多于女性,约60%的囊肿发生于上颌,以上颌切牙和单尖牙为好发部位。囊肿大小不等,常与末期龋、残根或变色的死髓牙相伴随。较大的囊肿可导致颌骨膨胀,常引起唇颊侧骨壁吸收变薄,扪诊时有乒乓球感。X线片显示根尖区有一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区,边缘整齐,界限清晰。部分病例透射区周围有薄层阻射线,这与囊肿发展减缓、周围骨组织修复改建有关。
牙源性囊肿应采用手术摘除[2]。术前应摄X线片,以明确囊肿的范围与邻近组织关系。以尽量保存患牙。肿胀、上颌窦瘘是侵犯上颌窦的颌骨囊肿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后的骨腔大,血块不能完全充盈,邻近口腔和鼻腔继发感染所致。因此囊壁完全摘除、尽量保护上颌窦内的正常黏膜组织、囊腔波及的患牙和骨腔正确处理是保证切口Ⅰ期愈合和不再复发的措施。
碘仿纱条中的碘仿[4]为有机碘化合物,本身并无杀菌作用。当与醇、醚、酯类和组织液、血液、分泌物、脓液内含有的有机物、细菌氧化酶等接触后,能缓慢地分解出游离碘,呈现杀菌和除臭作用。干燥粉末对组织无刺激作用,并能吸收渗出液,保持创面干燥,还能促进肉芽组织新生和伤口愈合。
根尖周囊肿术中上颌窦穿孔传统的方法是严密缝合口内切口,同时在下鼻道开窗,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并从下鼻道开口处引出,3~5 d后逐步抽出纱条。因要在下鼻道开窗,鼻腔内留置纱条,患者恐惧感和异物感增加,通气受限;抽纱条路程相对长,不可明视,医师操作不便,使患者疼痛增加。
本试验组资料,使用碘仿纱条填塞留置创腔前庭沟,采用直径约2 mm细长的纱条,可以减少伤口张力,而且可以1根完成分层叠塞,末端去除游离纱丝内卷结扎,防止纱丝残留于创腔,造成口内瘘及其他隐患。分次抽出碘仿纱条,让上颌窦穿孔部位优先生长组织,隔绝口腔与鼻腔,最后抽出碘仿纱条剩余部分,缝合封闭前庭沟引流口使其愈合。医师在直视下操作相对简便自信,而且避免了下鼻道开窗鼻腔引流患者的不适感。谭小尧等[5]在囊肿破坏骨壁口内最薄处碘仿纱条末端留置,与本试验组有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侵犯上颌窦壁的根尖周囊肿术中完全摘除囊壁、尽量保护上颌窦内的正常黏膜组织及正确处理囊腔波及的患牙;如不慎穿孔,可使用碘仿纱条填塞创腔前庭沟留置纱条口,便于医师操作,可减轻术后肿胀程度,降低上颌窦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恐惧感、疼痛感,且异物感小,不影响通气及美观。相信随着时代进步,科学发展,临床不断深入探索,将会有更方便、创伤更少的治疗方式应用于根尖周囊肿的治疗。
[1]邓 刚,周 建.上颌骨囊肿手术后引流方式的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4):285-286.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3-245.
[3]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5-329.
[4]史宗道.口腔临床药物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5]谭小尧,张兴安,罗智宇,等.保存受累牙的大型颌骨囊肿摘除术65例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4,34(3):396-397.
[2016-03-17收稿,2016-04-15修回] [本文编辑:张鸿瑫]
R782.1.3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9.017
450007河南郑州,解放军153医院口腔科(黄玉婷,赵艳红,张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