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2016-03-17 18:09:27刘亮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3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刘亮

浅谈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刘亮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肆虐,给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由于主客观原因,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关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从学生自身、高校主体、社会环境、网络监管等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有效地抵御这一思潮的冲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原因;对策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涵义和影响

1.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涵义

虚无主义也叫怀疑主义,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虚无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是一种怀疑主义哲学,它认为世界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客观意义、目的和可以理解的真相。①历史虚无主义,是指虚无历史,认为历史没有价值,没有任何意义,进而歪曲否定客观历史事实和客观历史规律,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企图侵蚀国家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可以说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中,其实质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一种手段。显然,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其采取主观臆断的方法,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历史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2.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当今社会,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个广泛传播的错误思潮,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健康。首先,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产生越来越多的“愤青”,愤世嫉俗,不满社会现实,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气盛行;其次,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历史虚无主义喜欢选取某个历史片段来看待历史问题,只看现象,不见本质,容易造成大学生历史观混乱,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再者,消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片面地把民族传统文化称为落后、不合时代潮流的“旧文化”,认为只有引入资本主义文化才能救中国。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过度沉迷和推崇西方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度日益下降;最后,历史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革命的价值。历史和实践都科学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无限夸大探索道路的曲折,忽略取得的成就,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影响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仰,使一些大学生对政治漠不关心,不赞同四项基本原则,甚至怀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理想,却极力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的一切盲目崇拜。这些无不提醒我们,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正在不断破坏大学生拥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剖析

大学生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完全定型,极易受到错误思潮影响,造成思想、价值等混乱,甚至滋生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已经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本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猝不及防。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直接赤裸地进行歪曲或否定,往往借助学术研究、文学成果、影视作品等外衣呈现出来,带有隐蔽性特点,大学生缺乏相应警惕,很容易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二是网络传媒的发达导致信息泛滥,为历史虚无主义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自由性特点,更加剧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入渗透,肆意传播;三是共产主义理想与当今社会现实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更易于让大学生接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不和谐现象还很严重,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画面、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主张有一定的差距。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大学生的思想主线很容易发生偏离,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否定甚至迷茫。此时,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让大学生幻想着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仿佛抓住了冲破思想迷雾的光芒,从而盲目产生了对它们的支持。

2.主观原因

一是大学生本身具有的思想特点。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价值多元化,从众心理普遍,喜欢盲目跟风,但同时批判性思想、求异性想法十分强烈。都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他们更是有朝气、有活力、有主见的一代。面对国内外思想的冲击,他们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吸收、逐渐成长,也常常疑惑、自我质疑,各种矛盾的心理让历史虚无主义更容易对他们进行渗透和影响;二是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多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大学生所接受的历史背景教育的欠缺,学习了解历史喜欢片面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互联网,而互联网上历史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算是正确的也往往片面化、碎片化严重,因而易使大学生缺乏全面、整体的了解,容易曲解历史人物或事件;三是大学生缺乏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过去的并不一定就是历史,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历史进行“还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理性评价和思考,由于大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往往不会经过理性的思考,而是带着明显的感情色彩来判断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这使大学生更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所误导,深受其影响。

三、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消极影响的对策探析

1.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建立自觉抵制防火墙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建立起自觉抵制的防火墙。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我甄别能力,增强自我防微杜渐意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影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的不断深入学习,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武装自己,不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提高自我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和抵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建立自觉抵制防火墙。

2.发挥高校的积极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氛围

高校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思想环境、文化氛围是当代大学生顺利成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历史观教育,通过完善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加强教师相关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积极开展历史学术讲座、红色文化教育等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历史知识视野,提高大学生严谨求实的历史素养;发挥先进人物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精神高地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领学生思想,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大学校园高尚道德追求的树立,以此理性抵御西方思潮中的颓废、庸俗思想,防范道德缺失。

3.加强优化社会环境,强化推进互联网网络监管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影响。③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优化社会风气,净化社会舆论环境,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社会成长环境。历史虚无主义滋生扩散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必须掌握网络舆论的最新动向,加强互联网传媒的监控和管理;不断制定完善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对蓄意捏造、满天扩散、恶意诋毁等不实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互联网时代更要牢牢占领网络这片新天地,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工作,“线上线下”、传统灌输与网络教育结合,积极引导舆论传播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任务”。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作为校园文化的指南,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守科学的价值选择和根本标准;提高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强化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准则,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

不管从历史事实的角度、价值取向的角度还是社会存在的角度上来看,历史虚无主义都是虚无的、虚假的,更是虚弱的。正确对待和借鉴自己的历史,汲取优秀的历史文化,可以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社会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使其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的主要对象之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引导大学生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是当前大学生自身以及国家都亟须关注的问题。

引文注释

①李杰.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4.

②沈崴.坚持立德树人把高校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J].北京教育:德育,2014(Z1).

③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3.

④方艳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考察[J].求实,2010(10).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强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胡明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4]方艳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考察[J].求实,2010(10).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6]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04).

[7]葛玉良,张晓娜.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社会思潮研究,2014(06).

[8]沈崴.坚持立德树人把高校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J].北京教育:德育,2014(Z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28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