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军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周文军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关系密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美元地位不断强化,人民币国际化遇到较大的困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快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必将有力地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作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对外转移步伐,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产业支撑,而人民币国际化又有利于加强沿线各国的货币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在境外进行自由流通;其次,作为国际上各个重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当然也包括中央银行;第三,在正常的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交易量占有很大部分。
一国货币能否国际化,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的规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2015年GDP总量达到10.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96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外汇储备规模居全世界首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稳步提升,积极支持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等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发展加快,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开始于2009年,以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标志。
多项数据表明,从2009年至今7年多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民币国际使用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框架逐步完善,进展良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09年仅有35.8亿元,2015年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便利程度也逐步提升,2015年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大大简化了这些人民币持有机构参与银行间市场的程序和门槛。离岸人民币市场初具规模,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在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截至2015年12月共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3.3万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6667亿元。
2015年12月,人民币是世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IMF特别提款权篮子。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不全面,监管有效性不足
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较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从实体经济的规模和体量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资产总量、交易规模、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等等都严重不足,使得以人民币计价来进行商品和金融交易难以开展。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不畅通,利率政策调整对整体利率结构影响力有限。人民币离岸市场不足,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仍然处于管控状态,境外投资者在获得和转让人民币时有很大的困难,不能及时地实现流通转让。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安全防火墙,提高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不是很完善,监管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对突发的经济变化状况即时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滞后,容易形成经济波动。
2.资本管制程度较高,汇率缺乏弹性
现阶段我国虽然实现了在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兑换,即在对外贸易方面可兑换,但是在资本项目方面仍然实行严格管制,主要是对证券、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居民以人民币兑换外币,虽然已有一定程度的放开,但在额度、区域等方面仍然受到限制。在不可完全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很难被居民和非居民广泛接受。
同时,人民币汇率相对缺乏弹性。虽然2005年汇改以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机制,适当扩大了汇率的浮动幅度,但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受到央行的直接管控,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虽然通过管制保护了金融秩序的稳定,但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不仅加大了人民币汇率与真实平衡水平的偏离,同时也降低了人民币价格发现的能力,导致货币价格的人为扭曲,无法进行正常的金融交易,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3.美元对人民币的制约和影响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全球金融霸主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制已经结束,但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仍然继续维系强势地位。随着经济危机后,美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财政干预,再加上科技创新的带动,美国经济先于日本和欧盟国家率先复苏,从而继续维持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强势地位。由于经济复苏,为抑制通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采取逐步加息的行为,形成美元对全球其他货币的升值,美元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持有美元并将其作为交易和储备货币的意愿进一步提高。美元周期内升值的预期,看涨的趋势,进一步提高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会对人民币、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国际货币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正在走向全球化的人民币负面影响程度更高。
4.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
中国随着经济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原先依靠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转轨的压力,迫切需要走向以创新为动力的科技发展之路。在新旧模式转换之际,中国经济增速已从9%-10%降至目前的6%-7%。为了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刺激投资,中国央行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了增加货币流动性的货币政策,自2014年11月以来,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逆回购、差别化存贷政策等工具向经济体内注入流动性。人民币流动性的加大,利率的下调,对人民币发行量的加大,不仅造成了人民币汇率下降的压力,也降低了境外投资人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尽管当前中国仍存在经常账户顺差,但资本项目上资本外流的趋势非常明显,资本进出的逆差已经显著超过了经常账户顺差,从而形成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自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已经由1比6.1左右贬值至1比6.45左右。人民币降息与贬值将降低境外投资人持有的意愿,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为已排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寻找出新的发动机,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扩大人民币进行国际大宗商品计价结算的范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的GDP规模,占到全球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到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如果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对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无疑会大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为此,中国首先需要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以替代美元进行交易;其次需要加快发展人民币结算业务,对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提供人民币融资、信用和计价结算工具;最后还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和产品,为进出口商提供防范汇率波动的避险工具,降低汇率风险。
2.加快人民币成为对外基础设施融资主要货币的进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未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资金缺口8千亿美元,其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是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资金。
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较高的储蓄率,有条件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一方面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贷款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BOT、股权合资等方式加大直接投资的比重。在资金提供方式上增加人民币产品,逐渐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多边机构当中的使用比例,提高人民币直接投资的比例。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始运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其成为最常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货币。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已经是首屈一指,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迫切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基础设施领域人民币对外投融资也将带动相关产业进军国外基础设施市场。
3.将产业转移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支撑
随着国内环境承载量日益饱和,人口逐渐老龄化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低端制造产业对外转移成为趋势。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工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具备接收产业转移的条件。为加快产业转型和转移的步伐,可通过国家层面的对等协商与谈判,在双边互利、互赢的前提下,在中资企业利益得到被投资国保护的状况下,通过国家有计划的主导进行产业转移,可在沿线建设中国产业园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沿线国家解决产业资金缺乏的困难,获得资金支持,提高其工业化水平,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国际关系,为人民币国际化确立一个重要的长期支撑点。
为进一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可通过园区为支点加快国内金融机构对外布局,加快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步伐,首先满足园区企业投融资和贸易伙伴日常结算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为所在国提供金融服务,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通过实体产业带动金融服务,再通过金融服务加快实体产业高速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建立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形成全球范围的人民币交易网络,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1]赵超霖,张洽棠.人民币国际化将与“一带一路”擦出怎样的火花[N].中国经济导报,2015-7-22.
[2]张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金融家,2016(1).
[3]杨念.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
(作者单位:南京城建环保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