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浚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130024)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赵 浚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130024)
大数据的到来,为高校图书馆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服务与发展空间,也随之带来了优势(Strengths)与机会(Opportunities)、劣势(Weakness)与威胁(Threats)。现代高校图书馆应认清形势,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与高校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与校内外形成馆际校级合作协同,并打造一支专业性能较强的管理队伍,提升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4。
大数据 图书馆 SWOT 信息资源 开放共享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展现出巨大的科技能量,挖掘大数据提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也提出相关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1]《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对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发展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2]。身处高校服务职能部门的图书馆自然不能置若罔闻,也应积极投入到“大数据”带来的教育变革浪潮中来。那么,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将处于怎样的新环境之中?现代图书馆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如何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中亟需解答的问题。
大数据可以用“4V”来概括描述其特征:Volume、Variety、Velocity、Value。Volume,译为体积容量,是指大数据承载的数据量规模完整、海量;Variety译为种类多样,是指海量数据中呈现出的数据多样性和内在关联性;Velocity译为操作速度,是指海量数据处理、分析、传输全过程的高速度,更好地实现即时性;Value译为数据价值,是指数据最终反映的意义和价值。2013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数据的“核聚变”,大数据为现代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和空间,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接受、适应、探索从传统被动式信息服务向现代数据化智能推广的转变。
大数据使太多在小数据时代无法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大数据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新常态,自然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要面对的新环境。
其一,大数据成为揭示学生信息的新范式。对高校师生而言,大数据的强大智能分析功能可以使人们的网上活动、通信情况、生活轨迹等日常生活学习一一记录和描述出来,使每一个人成为数据的记录者、创造者,使数据成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学习状态、心理变化的研究、分析手段,实现数据对个体研究的微观分析范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助力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因此说,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是一场彻底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范式变革,自然也可以从不同维度探究、挖掘出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
其二,大数据时代将催生出高度智能化机器。如计算机辅助软件,以高精度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特点,深度实现机器自动化服务;“数据+专业学”,如数据新闻学,以精确的数据挖掘、统计和分析,呈现出数据可视化特点;以算法、文本分析法、矢量空间文档模型等计算思维应用于各行各业,自动智能软件进而替代人类进行新闻稿件、各类文件等文字撰写工作,使文本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价值观念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人类思想是否被取代还是另有所用,都是大数据时代呈现的新问题、新思考。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和面临的新环境。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运用SWOT理论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优势(Strengths)与机会(Opportunities)、劣势(Weakness)与威胁(Threats),认清自身未来发展的形势,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实现战略发展和长效营销,提升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2.1 优势分析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提升师生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其一,高智能硬件设施,满足师生需求。高校图书馆拥有比较稳定持续的经费拨款,用于馆内图书文献采购、电子阅览室的硬件维修更新、电子数据库购买等各类图书馆开支。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普遍配有计算机、大型传真打印机、视听设备室、光盘检索系统等硬件设施,促进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反之,大数据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数字自动化、资源网格化、多媒体网络化的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满足师生对现代化数字资源的需求和体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其二,数据化信息存储,扩充馆藏资源。大数据的到来,丰富和充实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存储量,海量数据通过自动数据检索、分析、过滤、筛选等一系列自动智能化的分门别类,可以扩充各领域、各专业的馆藏资源。一是有利于整合网络电子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找寻馆藏以外的国内外电子书、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源,及时、快速地完成馆藏资源扩充;二是有利于馆藏资源拓展服务。大数据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所检索资源的相关资料链接,有助于用户的多渠道信息选择和查询。
其三,图书馆嵌入服务,支持教育教学。传统图书馆普遍属于被动型服务,图书检索、文献收集整理低效而费时,只能满足用户的文献检索、借阅等单一性需求服务。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的最大改变是将一切繁琐程序化人工操作转变为高度智能化密集型算法操作,省去人工大量时间,使图书馆员能够从事深度开发、优化大数据平台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嵌入式服务,主动推广馆内的资源和技术。一是以专业为大类,主动为不同专业提供相关课程视频、数字文献等资源共享服务;二是以科研项目为大类,主动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国内外相关学术动态、影音视频、文献整理等科研供给服务。由此,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功能拓展价值和主动嵌入理念。
2.2 劣势分析
大数据时代为图书馆的技术变革、服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契机,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复合型人才不足、图书馆粘性不够等因素的制约。
其一,复合型人才不足,制约图书馆发展。高校图书馆虽然普遍馆员编制满额,但是大部分省属高校缺乏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图书馆员能力、学历、专业配置等依旧停留在传统图书馆人才要求层面。现代图书馆需要馆员具有图书情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图书馆员被定位为高校教辅编制,馆员在职称晋升、干部提拔等方面重视程度较低,制约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二是传统图书馆基于图书馆服务功能,借阅服务意识大于学习科研意识,馆员自身能力和知识提升观念淡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这些因素制约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革新。
其二,图书馆粘性不够,脱钩校园生态圈。高校图书馆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仅要内在发展壮大、寻求科技变革,而且也需要外在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不断消解与校园生活圈层粘度不够、相互脱钩的问题,使图书馆能够真正扎根于高校师生的各方各面。一是高校图书馆在建构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未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有机结合,使图书馆依旧发挥着借阅、检索、自习等传统功能,大数据的强大联通功能不能有效推广和实践;二是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过于专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研发和试验,忽略了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缺乏与校园网、校园社区、校园论坛等校园生态圈的交互式交流,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途径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
2.3 机会分析
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强化,师生图书情报服务需求量逐渐增大,将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为高校图书馆迈向现代信息化社会迎来发展机遇。
其一,图书馆人才培养规模得到强化,为队伍建设提供契机。截止到2015年,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点授权单位42个,情报学专业硕士点70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情报学博士点8个[3]。图书情报学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结构、层次科学合理、课程紧凑的教学体系。可见,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情报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高校引进高素质的图书情报学人才提供了有力条件。此外,加之近年就业形势所趋,一些与图书馆相关和交叉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也纷纷选择高校图书馆,以此谋求一份体面稳定的职业,这为高校图书馆改善人才队伍专业结构、梯队建设形成了人才储备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会。
其二,高校图书情报服务需求量较大,推动图书馆改革创新。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转型时期,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蓬勃发展,各领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高校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都需要获取各类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资源,以制定调整发展模式,紧跟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在高校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是师生多元化资源获取的迫切要求,推动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90后大学生学习需求日趋向多元化发展,大数据技术将可以实现音频视频、Flash动画、仿真模拟模型、名家讲座、精品课程、在线交流等各类资源类型的整合、分类,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技术创新;二是高校教师科研方向的发展趋势、敏感程度、立项状况等科研前提性调研需要大数据的服务支撑,高校图书馆也将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大量的咨询技术服务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建设。
2.4 威胁分析
大数据的高智能化处理技术,使信息资源获取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对现代高校图书馆来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一是学术资源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大数据时代,新兴网络资源建设商对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形成了取而代之的威胁。也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存在。目前,学术资源建设商的资源供给量已经远远超越普遍高校图书馆的纸质馆藏和数字馆藏量。在期刊论文检索方面,诸如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维普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资源建设发展迅猛,期刊论文检索资源类型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重要报纸文献、专利标准、科技成果、地方志等10余种类型,这些学术资源获取渠道甚至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学术资源服务。在图书资源服务方面,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超星数字图书馆”,涵盖了包括文学、经济、历史、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电子图书资源,拥有数百万册电子图书,近20万集的学习视频,已经达到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规模。此外,2014年上线的百度学术搜索拥有信息总量超过1 000PB,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数字化后数据量的5万倍[4],其以一站式检索到收费和免费的学术文献,更成为青年学子的获取资源的又一新途径。以上这些资源获取渠道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
二是大数据基础实施建设的需求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大数据的海量数据使图书馆存储规模不得不随之增大,图书馆建设成本必然急剧上升。其一,图书馆计算机设备需要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密集型应用而设计的基础设施;其二,图书馆需要拥有TB、PB级别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数据,能够进行大数据压缩、自动数据分层等功能;第三,图书馆需要拥有能够保护高度分布式基础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基础设备;第四,大数据专业操控人员能否就职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资源开发、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问题。
大数据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紧跟信息技术的教育发展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与高校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与校内外形成馆际校级合作协同,并打造一支专业性能较强的管理队伍,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构建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体系。面向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教学需求,以高校图书馆汇聚最优资源为目标,构建适应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体系。其一,树立大数据服务观念。在对大数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课制宜,制定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发展方案和保障体系,规划资金投入、预期建设目标、人员培训与调整等微观配套规划。其二,明确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针对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配备不同专业学科的馆员,能够将各类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发挥多向协同服务优势,建立相关的服务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方案的有效性,强化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二是建立大数据服务协同运营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新型高校图书馆尚处于起步阶段,某些方面尚需逐渐适应、完善,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与校内外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协同,集各方力量实现最优化服务。其一,馆际协同机制。大数据具有资源共享、开放互动等特性,图书馆可以与兄弟院校、省市图书馆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大数据服务联盟,降低本校图书馆因特定方面的不足而弱化服务的风险。其二,校内协同机制。图书馆应与本校教务处、网络中心以及其他院系形成协同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协同教务处、各院系进行数据分析,根据需求主动提供信息资源,实现嵌入式一体化服务机制。
三是建立大数据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对大数据的应用,一支高素质、技能强的专业服务队伍是基础和保障。其一,图书馆服务团队知识结构、人员数量要科学合理。通过馆员技能培训和稀缺人才引进来整体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其二,多渠道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指导。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经验,通过互联网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教学系统维护、法律咨询顾问等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操作、软件功能开发、馆员素质培训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互动,并适当招募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组成工作团队,共同参与软件管理和开发,组建全方位、复合型的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团队。
四是建设刚性资源供给体系。图书馆应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流、聚类、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积极主动地对全校师生进行刚性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可视化图谱,着重本校专业设置、教师科研和教学需求、学生学习与娱乐所需等几大方面的信息资源要求,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并按照学科主题链接到各院系网站页面,从而为师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余学习生活提供便捷的检索阅读和学习资源下载,将本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增强本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核心竞争力。此外,在整合、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应注意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注重各类资源的“碎片化”关联性重组,积极开展推送与定制服务,强化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有效性。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2]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Z].国发[2015]50号.
[3]高 洁,任建英.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2):31-35.
[4]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11):4-12.
(赖 宁 编发)
SWOT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Big Data Era
Zhao J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4,China)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creates a new serving and developing space for the university library.It also brings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weakness and threats.The modern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handle it actively and skillfully,promote the favorable and avoid the unfavorable,establish linkage mechanism with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in university,form interlibrary cooperation and build a strong management team,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brary in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4 refs.
Big data.Library.SWOT.Information resources.Open sharing.
G25
A
1003-7845(2016)06-0024-04
赵 浚,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现在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工作。
2016-06-16
* 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CKS04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