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黄 东
浅谈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几个问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黄 东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正在改变传统单一封闭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改革方式,实验室开放能够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面对学生随时提供实验室服务,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但高校开放实验室,也给实验室管理带来一些问题。本文就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开放实验室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由于实验课中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以及多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实验课多以验证式实验为主。造成学生上实验课,只是以修学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如何培养学生开拓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走进实验室,让实践教学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已成为高校教学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封闭实验室教育,高校的实验室开放显得尤为重要,但开放实验室带来的管理问题也是各高校不容忽视的。
1.1 开放实验室实验内容问题
实验室的开放内容不应该以常规教学计划的内容为主。在常规教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在实验课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同,很多学生只是忙于实验过程,忙于实验数据,并不理解实验原理。仅仅通过常规教学实验,很难让学生透彻理解理论中的原理,也很难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现在很多开放实验室达到的效果只是弥补常规实验课时间的不足,等于还是常规教学内容时间上的延续。学生还是被动式教育,没有探研、创造的思维,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 开放实验室的时间问题
有些高校对实验室开放的目的不明确,很多都是常规计划教学实验没有完成,临时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时间并不明确,开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计划教学中必需的实验内容。因此造成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只是跟平时一样,做做实验,写写报告。这种被动式的实验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浓,参与的程度不高。往往都是面临实验考试,为了不挂科,临时去一下开放实验室。而且都是一个时间段扎堆在实验,看似实验氛围好,实际上平时不考实验,开放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
1.3 开放实验室管理队伍问题
实验室一旦开放就需要人来管。一些高校因为对实验室开放不够重视,投入经费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实验开放需要的实验教师、实验技术工和实验管理人员严重匮乏。一些高校在这些师资结构配资上不合理。导致开放实验指导跟不上,仪器维护跟不上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实验管理队伍的问题必定会影响实验开放的质量。
1.4 实验室开放经费问题
实验室开放是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的,比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增加,仪器设备的损耗、元器件、易损件等损耗,实验教学人员薪水等方面的投入。有些高校实验经费基本按正常教学实验投入,只能保障基本常规的实验教学,这显然是不够的。
1.5 开放实验室仪器问题
部分高校由于调研不够,没有长远的目标,导致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仪器设备重复率高。
实验室开放后,实验内容必定会增加,仪器使用率增高。学生对仪器掌握的程度不同,操作不规范,不专业,都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转。刚开始实验仪器可能只是小毛病,小故障,容易被忽视。但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排除,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最后导致无法正常运行。这使得维修起来比较复杂,最后影响到实验开放的运行。
2.1 改进开放实验室的内容
对于开放式实验的内容,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提出实验项目,当然教师提出的项目,要经过论证,应该倾斜于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开放的实验项目难易程度要有递进性,要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要让参与进来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探研、创新的能力。老师常年在实验教学中工作,对自己的实验室仪器比较熟悉,教师出题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实验室仪器的利用率。第二种就是学生自己申请实验开放的项目,由专业的老师审核通过后再开展。这种方式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根据各高校不同情形,两种方式灵活运用。
2.2 改进开放实验室的时间
对于开放实验室的时间,也要灵活运用。比如有的实验室可以采用预约开放的形式,学生可以在预约登记本上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预约开放实验课的时间、实验仪器、实验元器件等。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网络化的开放实验室预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开放实验的时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察看预约的情况,这种预约方式更加方便、科学。有的实验室可以采用定时开放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开放主要根据实验室排课的情况,排除掉常规实验课时后,规定一个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不用预约,在这个固定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有的实验室可以采用全天开放的形式,学生只要进入实验室登记就可以时间自由分配,实验内容自由分配的做实验。高校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所以每个实验室特点也不同。不同实验室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开放时间模式。也可以把这几种模式组合起来开放,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开放实验室的效果。
2.3 加大开放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的工作能够正常运行,高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经费的投入,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将实验室投资占学校总投资的比例稳定在较高水平并实现逐年增长。对实验室建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规划,这样就能监督经费投入,避免重复采购和重复建设,促进自主研发,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实验室改革计划的落实。同时,不断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高校开放实验室的运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探研、创新的能力,同时也给高校实验室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各高校应该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之道,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实验室不同模式的开放,坚持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实验管理的培训,积极拓宽经费渠道,实现实验室开放的稳定持续发展。
[1]杨瑞霞.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
[2]玉瑛,崔桂梅.自动化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
[3]邵德福.地方高等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实验室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