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晋
门诊故事(一)
□ 顾晋
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切又开始了。
上午的门诊照例40个病人,来自全国各地。
一个年轻的女孩,患了直肠癌,广泛转移。家属带着她坐着轮椅,不远千里,从西北来到我的诊室。我一看,病情太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家属一脸期待,我看了病人的腹部情况,说了我都记不清的几句安慰的话,让家属把病人推出诊室,家属留在诊室内。我让他坐在桌旁,这是一个老实的农民,面色黝黑,两只手使劲地搓着,两眼直盯着我。
“你女儿的病情太晚了,我可以给她一些治疗,但是最后的结果会很差,手术要做是姑息的。这个手术要花钱,可是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你们家里考虑。”
“大夫,她能活多久?”
“如果不治疗,就是几个月。”
“如果做了手术呢?”
“手术只是解决梗阻,不能延长生命。”
孩子妈妈站在一旁,愣愣的,一言不发,两眼含着泪水。
“手术要花很多钱,我们家里商量一下吧。”说话的是个年轻人,看得出他是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的人,他是孩子的舅舅,在北京打工。
“好吧,您抓紧,因为刚刚过完节,病人多,您如果不住,我们要马上通知别的患者。”我的助手小王大夫告诉家属。
一位手术后5年的病人兴致勃勃地冲进我的诊室,“顾大夫,还认识我吗?5年前您给我做的手术,我现在特好!”我还在想刚才的病人如果住进来我们怎么做这个手术,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
这是老陈,5年前也是肠梗阻,肿瘤晚期,他是一个区级医院的书记,来的时候情况非常糟。我记得他!
“您现在怎样?”
“您看我,真的很好,体重还增加了呢!今天可不是来看病的,我介绍朋友来找您。”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个病人恢复得如此之好,的确是我们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结果,另外他的体质和对药物的反应特别好。
我站起来和他握握手,他握住我的手不停地说:“给您拜年,给您拜年!您又给了我5个春节!”
“是你自己的体质好啊!”我说,说实话,门诊时间宝贵,真的没有时间和他寒暄。
老陈看到一屋子病人,马上告辞,还要我多关照他的朋友。
“大夫,我们商量了,我们准备带女儿回家了。”这是刚才那位父亲,满脸泪水,旁边母亲更是泣不成声。“家里还有三个娃,二女一男,明年男娃要娶媳妇。大夫,您不知道,家里没钱啊!孩子都是自己身上的肉,我舍不得啊!可是,他舅说得对,日子还得过,既然没有好结果,如果我们要做手术,到时候人财两空咋办?”孩子的父亲说完,要求我给开点药带回去吃。屋内的人都不说话了,大家都非常同情这对夫妇。
诊室的门半开着,透过穿梭的人群,隐约能看到轮椅上女孩的背影,她那么瘦弱,但是头高昂着。她听到他父亲的话了吗?我不知道……
门诊快结束了,来了一位北京的中年妇女,外院诊断直肠癌,她的心情非常不好。
我劝她:“您是幸运的,刚才那个女孩,十几岁,父母没钱治,而且是晚期,不治就回家了。您呢,虽然得了直肠癌,第一不是晚期,第二肿瘤位置高不用改道,第三您有医保。”
那个病人听了,果然有些释然,在家人的鼓励下同意开始术前的治疗。
临近中午,一个上午的工作就要结束了,我站起身,张开双臂,伸个懒腰。一个上午,有高兴也有苦涩;有成就感,也有失落。还是那句话,医学不是万能的。我们不是神仙,我们只是医者。就像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度过我们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