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林
南方谈话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意义
郭书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国内一些人主张走西方的道路。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坚定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信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结合中国国情找到了“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南方谈话;“共同富裕”思想;历史意义
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风云多变,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西方反华势力,加大和平演变的力度,采取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措施,妄图实现不战而让中国变色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主呢,还是以开展反和平演变,捍卫国家政权为主呢?这是一个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问题,考验着政治家的战略远见和政治智慧。
从国内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但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藩篱不是短期能够解除的;再加上10多年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曾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①以此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
1989年政治风波后,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制裁政策,导致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在实行治理整顿中,往往采用指令性计划或行政命令方式,方式僵化,回旋余地小;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严格限制政策,使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这些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市场不景气、产品销路不畅、产品积压严重的现象,并导致生产规模下降、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我们国家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经济会不会滑坡,这些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邓小平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②这指明了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而且必须快速发展。如何发展呢?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弄清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要认清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这一思想的提出,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驱散了人们思想的阴霾,明白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这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共同富裕”思想指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在1990年l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⑤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总结多年的认识成果,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同时,“共同富裕”思想指明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一部分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先富,然后带动其他人富裕起来,突破了平均主义束缚,具有巨大的社会进步意义。南方谈话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的意义还在于,“先富”带“后富”可以产生激励效应,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1.“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共同富裕”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一些农村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⑥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⑦为了探寻解决贫富不均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路径,邓小平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⑧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谈到:“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⑨
南方谈话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只有靠发展,才能不断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指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形成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3.“共同富裕”思想指明了当今发展的方向
展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同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为此,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⑩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保证了发展生产力不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回答了人们思想中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衡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尺。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后继者孜孜不断地追求。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1)今天,实现共同富裕是人们的期待,只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才能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成为横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巨大阻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着力解决社会贫富分化问题,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共享发展是破解“共同富裕”难题的正确途径。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2)共享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为实现“共同富裕”理想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共享发展理念秉承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将抚平社会不满,消除社会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防止国家的碎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综上所述,南方谈话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历史背景下,为提振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而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破解了时代发展的难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为今天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引文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365;373;373;364;155;277—278;374;142.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7.
(1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2013-3-17].人民日报,2013-03-18(第1版).
(12)兰红光,黄敬文.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0-30(第2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