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学手册》述评

2016-03-17 04:40罗天华
外语与翻译 2016年3期
关键词:粤语声调量词

罗天华



《汉语语言学手册》述评

罗天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的形式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研究需要总结,新问题需要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第一部介绍汉语语言学的综合性著作,带有浓厚形式学派特点的《汉语语言学手册》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虽然在此之前国际语言学界已有多部汉语语言学研究著作,但对汉语的各方面特征和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各领域作一个系统介绍,该书无疑具有开创之功。

该书由哈佛大学黄正德、南加州大学李艳惠和Andrew Simpson三位教授合编,力邀各领域专家分别介绍了汉语研究的句法、语义、形态、语音、音系、韵律、习得、心理、历史、方言等多个方面,其作者群体和内容风格均有显著的形式学派特点。

除前言外,该书分为5个部分,共有24章。本文首先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之后作简要评价。

1.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为句法、语义和形态。这部分主要涉及一些功能—语法成分,这是全书的重点,共有13章,占了全书篇幅的大半。

第1章“形态”,介绍汉语的一些形态现象,由廖伟闻撰写。虽然汉语属孤立语,形态手段远远少于粘着语、复综语等形态丰富的语言,但汉语也有一系列的屈折和派生词缀(如“—们”、“—子”),并且具有相当的能产性。与其它孤立语相似,汉语的复合词相当丰富。该章主要讨论了两类复合词(名词性复合词和动词性复合词)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名词性复合词的核心问题、动名复合词作宾语时的语法处理操作。

第2章“量词”,讨论汉语的名量词,由F.Gobbo撰写。汉语是一种量词发达的语言,该章从认知—描写的角度讨论量词的功能、量词与临时量词的差别、词汇分类与范畴化的关系以及量词的语义。此外,该章也介绍了量词形态和量词习得问题,例如量词重叠的周遍意义,但名词性结构中量词的句法地位则未涉及(可参看第11章)。

第3章“状语”,讨论汉语的状语,由T.Ernst撰写。该章以动词为定位标准,把状语分为动词前状语和动词后状语。动词前状语主要包括谓语性状语、功能性状语以及PP/DP状语,动词后状语包括通常所说的动量/时量宾语、“得”字补语以及动补结构。

第4章“轻动词”,介绍汉语里的轻动词结构,由林宗宏撰写。该章讨论汉语轻动词的语义效果及其在构成事件结构中的句法角色。与英语等语言迥异,汉语的论元选择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之一是动词与主宾语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无选择性”(unselectiveness)关系,即主宾语的语义角色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例如主语可以是施事、致事、处所,宾语可以是受事、处所、时间、工具、原因等),轻动词分析正好适应了这个特点。

第5章“话题和焦点”,讨论话题与焦点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表现形式,由徐淑瑛撰写。汉语是一种话题优先型语言,话题—评论结构的使用非常普遍,语序变化是最常见的信息表达方式。焦点的编码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使用“是……”、“连……都/也”结构,但极少依赖韵律。该章也介绍了汉语话题分析的若干尝试,并讨论了小句左缘宾语和VP外围宾语的一些情形。

第6章“体”,讨论汉语的体,由H.Soh撰写。该章介绍了汉语的两种体:视点体和事态体,前者常由“着”、“了”、“过”等表达,后者常由动作、状态、达成等表达。汉语的事态体表达与英语有较大差异,例如汉语可以说“我昨天画了一张画,可是没画完”,而英语不能说*I painted a picture yesterday but I didn’t finish it.

第7章“句末语气词”,讨论汉语句末语气词,由A.Simpson撰写,主要对普通话、粤语、台湾闽南语句末语气词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作比较。汉语及其方言有丰富的语气词,其共同特点有:形式短小(多为单音节)、出现于句末,并能表达言者的态度、情感和判断。该章也介绍了一些语气词的来源,例如疑问语气词“吗”源自否定词“无”。

第8章“特指问句”,讨论特指句的表达,由林若望撰写。疑问短语是汉语句法学和语义学中的重要论题,主要有三类:疑问性的、存在性的、遍指性的(比较“你喜欢什么?”“他没说什么”“他什么都吃”中的“什么”)。汉语特指问句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特指疑问词不移位(wh- in situ),但学界对该问题的分析方法却不尽相同。

第9章“量化和辖域”,讨论汉语量化和辖域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由李艳惠撰写。该章主要围绕表量化的短语展开,考察了汉语、英语量化词的差别,如汉语量化词“不/没”、“只”、“常”等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这些词有明确的量化范围;但是周遍性和存在性的一些表达,如“都”和“有”很难直接与英语all、have对应。此外,也讨论了辖域与其它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否定词的位置(语序)直接限制了量化词的范围(比较“都不”、“不都”)。

第10章“名词短语的句法结构”,由郑礼珊、R.Sybesma撰写。该章主要涉及普通话和粤语的一些名词短语结构,包括修饰语、量词及其位置、“的”字结构等。普通话和粤语的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例如普通话的指示词可以独立作修饰语(如“这书不贵”中的“这”),但粤语的指示词一般需要配合量词使用。

第11章“省略”,讨论句法成分的省略,由李艳惠、魏廷冀撰写。汉语句子的许多成分可以被自由“删除”或省略,但仍然不失为合格的句子,例如一些无主句、无宾句,甚至谓语和小句在一些情形下也可以省略。但是,省略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成分省略需要何种允准条件?省略的成分如何在句法、逻辑形式上得到表达?等等。

第12章“致使动词”,讨论致使义动词,由A.Williams撰写。汉语结果动词短语中间常常可以插入“得”、“不”(如“吃得完”、“吃不完”),这类动词有多种类型,如方向动词、阶段动词、可能动词等,致使动词也是其中一个小类。各语言对进入致使结构的主宾语的限制不尽相同,例如英语致使结构的宾语必须有层级之分(gradable)并处于最高等级,而汉语却没有这种限制。

第13章“比较结构”,讨论比较结构的表达,由刘辰生撰写。汉语的比较范畴至少有六种表达策略:“比”字句、及物性比较(如“张三高[李四两公分]”)、“比”字句与及物性比较共用、“更”字句、动词后缀(“—过”、“—出”)、“跟X比起来”等,其中“比”的使用是最常见的。对“比”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论,例如“比”在NP/PP/VP结构中的属性如何、“比”字句是个体比较还是程度比较(如英语-er),等等,该章都作了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为语音、音系和韵律。这部分介绍汉语及其方言的音系、音节结构与重音、声调与变调,以及韵律与句法的互动,共有5章。

第14章“汉语语音”,介绍汉语语音的基本面貌,由李蕙心、E.Zee撰写。讨论的材料主要是70种汉语方言(大多是作者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北方话(8种)、赣语(8种)、吴语(7种)、闽语(9种)、粤语(9种)、湘语(5种)、客家话(9种)、晋语(6种)、徽语(5种)、平话(2种)、土话(2种)。在这些方言中,CV音节中共有25个元音,其实证方言数量如下:[i u a yoeąøɑщlу] (70 69 63 50 50 42 35 31 29 15 14 13 12 11 10 8 7 6 5 4 4 3 3 2 1);声调最少的语言有3个声调(山东莱州官话),最多的语言有10个声调(广西横县平话)。

第15章“音段音系学”,介绍汉语音系一些最新分析,由林燕慧撰写。近三十年以来,非线性音系学与优选论的进展给汉语音段音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一些复杂的音段现象,如次音段、不完全赋值(underspecification)结构/特征,以及非邻近音段之间、音段与音节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在非线性音系学的分析框架下适得其所。该章介绍了普通话音系的基本面貌、北京话中的儿化现象、汉语方言中的指小词缀,此外,也指出“制约”(constraints)与非线性表征对音段共现有限制作用。

第16章“音节结构与重音”,讨论音节及其与重音的关联,由端木三撰写。并非所有语言中的“音节”概念都是清晰的,甚至连英语这种研究较为充分的语言,其音节界限有时也难以明确。例如对city一词中[t]的归属分析,至少有四种意见:既属于第一个音节也属于第二个音节、属于第一个音节、属于第二音节、分属第一和第二个音节(认为[t]实际是[tt])。不过,汉语的音节界限较为明确,一个语素(或一个字)对应一个音节;此外,汉语缺乏屈折形态,因而少有韵律跨界现象,语素的语音形式能够保持不变。虽然有些音译词是多音节的,但都是用已有的汉语音节对译,音节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

第17章“声调、声调音系学与连读变调”,讨论声调,由张杰撰写。汉语及其方言最重要的语言学特征之一是有声调。一些其他语言也有声调,例如非洲语言,但非洲语言的声调与汉语声调有一些重要差异:首先,汉语的声调落实于单个音节之上,主要的功能是构词;而非洲语言的声调与多音节词有关,主要功能是语法上的。其次、汉语的声调基于曲拱变化,许多方言有多个声调(最多有10个,参看第14章);而非洲语言的声调基于语境,通常只有两三个调类。此外,汉语声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连读变调,大多是由于临近音节或特定韵律/形态句法环境的影响。

第18章“韵律与句法”,讨论韵律与句法的互动,由A.Simpson撰写。该章的核心是考察句法结构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在韵律上得到反映,以及韵律结构是否可以独立于句法而起作用。主要讨论普通话、上海吴语、台湾闽南话的连读变调模式与底层句法结构之间的不同映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第17章内容的延续。

第三部分为语言习得和心理语言学。这部分讨论双语/多语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模式和神经—认知视角的汉语研究,共有2章。

第19章“双语、多语环境中的汉语习得”,讨论双语/多语因素对语言习得的作用,由S.Matthews,V.Yip撰写。汉语哪些方面容易受其它语言的影响?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汉语如何影响其它语言?在双语/多语环境中,汉语能力对语言理解有何作用?这里的“汉语”不仅包括普通话,也包括许多汉语方言(或曰汉语支语言),其覆盖面至少相当于罗曼语或日耳曼语。该章指出,在双语/多语环境下,支配语言常常能更大地影响非支配语言。例如,在香港粤语对英语的影响多表现在特指疑问词不移位、零宾语等方面(均为粤语的特征)。

第20章“汉语处理的神经认知方法”,由李平、刘友谊、舒华撰写。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突出进展,这一章综述了汉语心理—神经语言学研究概况以及一些跟汉语相关的探索,包括汉字书写系统、汉语韵律和声调等方面。语言、认知、文化、大脑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而神经认知机制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习得和加工。

第四部分为历史语言学。这部分讨论汉语历史句法和音系,共有2章。

第21章“汉语历史句法”,介绍汉语历史句法研究的新进展,由冯胜利撰写。汉语研究有悠久的传统,但古代的汉语研究多集中于语义、词源、词汇而非形态—句法,在这个意义上,汉语历史句法研究是一个较新的学科。该章介绍了近二十年来汉语历史句法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例如连动结构向动补结构的演变、“把/将”从动词到介词的演变、“与”从致使动词到被动标记的演变,等等。该章指出,类型演变是历史句法研究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古汉语属“混合型”而非分析型,汉语经历了从形态、词汇、综合多种语法手段到语法手段较为单一的演变过程。

第22章“汉语历史音系”,探讨古音构拟和音系演变问题,由Z.Handel撰写。音系构拟在印欧语中取得较大成功,但古汉语音系的构拟却是一个难题。汉语虽有连续数千年的书写系统,但由于保存于文献中的汉字并不能准确反映古音,给构拟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从方言比较角度的一些构拟尝试,也没有取得根本突破。在该章介绍了上古、中古汉语的音系特点以及期间一些重要的演变,例如,从上古到中古,辅音丛的简化、清共鸣音的消失、声调的发展;从中古到现代,浊辅音清化、声调的进一步分化、-p -t -k韵尾消失和入声消失,等等。

第五部分为汉语方言的形态—句法。这部分介绍了粤语和台湾闽南话的主要形态—句法特征,共有2章。

第23章“粤语语法”,介绍粤语语法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异同,由邓思颖、郑兆邦撰写。一般认为,汉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法差异较小。但在粤语中,却有许多不见于普通话的语法特征,包括结构助词、方向动词、体标记、定指性、双宾结构、比较结构、动词后成分,等等。此外,在语序方面,粤语的动词后成分也远比普通话丰富,包括句末语气词、后缀、非连续性结构(如“差唔多……咁滞”组合表“差不多”),等等。

第24章“台湾闽南话”,介绍台湾闽南话的一般特点,由谢妙玲撰写。闽南话与普通话有许多共同特点,例如均为SVO语序、有话题化和焦点化现象,句末语气词丰富、名词短语中的数词和量词组合使用,等等。不过,在总体上,闽南话的分析性特征和话题优先特征比普通话更为突出。该章也介绍了闽南话的语序、体标记、致使/被动/非宾格结构、否定疑问语气词和名词短语的一些特征。

2.简评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宏富,涉及形式学派汉语研究的诸多方面,一书在手,各种形式学派理论和分析纵览无余,展现了三十余年以来汉语形式研究的整体水平。在照顾覆盖广度的同时,又对句法和语义有所侧重(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这也反映出以往汉语形式研究的强项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该书综合性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的汉语语法著作(如Huang et al.2009),而浓厚的形式学派特点则使之区别于其他研究取向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手册(如Wang & Sun 2015)。

“手册”类著作往往以介绍普及为主,但这本手册的目标显然不限于此。每一章均包括研究状况、现有争论及研究的发展趋势,并附有详细参考文献,因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足够的信息量。此外,纵览全书,不难看到,跨语言比较的视角贯穿始终。以汉语为题,却不阈于汉语普通话,涉及的外语、汉语方言均达数十种(例如第14章“汉语语音”讨论的语料取自作者调查的70种汉语方言)。语言比较范围的扩大,为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然而,书中的分析讨论也有一些值得商榷或不足之处。例如,第3章讨论汉语状语时,作者以动词为定位,把状语分为动词前状语和动词后状语,并指出动词后状语有三类:动量/时量宾语、“得”字补语、动补结构,这与汉语学界的通行处理有根本不同。汉语语序的突出特点是状语一律前置于动词(陆丙甫2005),这三类“动词后状语”是否是状语,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又如,第6章把“了”按出现位置分为“动词后‘了’”与“句尾‘了’”两类(verbal/sentential -le),这种分类无法反映“了”的功能(按功能分,“了”有三个:完成体助词“了1”、句末语气词“了2”、动态助词“了3”)。此外,第7章介绍了疑问语气词“吗”源自否定词“无”,但未涉及更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为什么上古汉语语气词没有保留下来?再如,第23章介绍粤语的“非连续性结构”,如“差唔多……咁滞”表示“差不多”之意。事实上,“咁滞”就是“这样子”的合音,普通话也有完全相同的表达,并非粤语的特有结构(甚至不是一个结构)。

当然,这些问题有的是分析处理角度的问题,有的是较大较难的理论问题,显然无法在一部书中全部得到解决,这也无损于这本书在汉语事实分析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Huang,J.,A.Li & Y.Li.2009.ThesyntaxofChine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g,W.& C.Sun (eds.).2015.TheOxfordhandbookofChineseLinguistics[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陆丙甫,2005,汉语语序的总体特点及其功能解释[A],载《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8-38。

( 罗天华: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通讯地址:310028 浙江杭州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2016-03-06

猜你喜欢
粤语声调量词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坐着轿车学声调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单韵母扛声调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