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名 岗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史记》地理研究】
周成王伐东夷之商盖在今滨州市考证
吴 名 岗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清华简《系年》有“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而迁商盖之民”的记载,《孟子》说“驱飞廉于海域而戮之”,《韩非子》有周公“将攻商盖,而商盖服矣”之语。商盖是“成王伐东夷”四国之一,《史记·周本纪》之“迁其君薄姑”,薄姑就是商盖国君。今阳信县有“薄姑氏国”“薄姑庙”, 惠民县有商墓薄姑冢。“薄姑氏国”即“商盖”国。在“薄姑氏国”周边有26处商周遗址。存世文献、出土简册、周鼎铭文、地方史志、商周遗址、商墓文物、地名遗留等,共同证明了商周之际的“商盖”在今滨州市。
周成王;大盖遗址;薄姑氏国;商周遗址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1]133“成王伐东夷”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传世的舆方鼎铭文中之“周公征于伐东夷”,“禽簋”铭文之“王伐奄侯”以及周成王疐簋等都是“成王伐东夷”的物证。“成王伐东夷”奠定了周王朝的统治。商盖是周成王伐东夷中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四国中的最后一个。
商周之际的诸侯国商盖,今天连名字都难于寻觅了!现今的网络时代,在网上连“商盖”这个词都搜索不到。但历史毕竟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无论是周人的有意毁灭还是后人的误读错解,都无法销毁地下的遗迹,无法销弭民间的传播,三千年来的蛛丝马迹还是为我们寻找商盖古国留下了文字和实物。被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就在今山东省的滨州市境内。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记载:
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2]
“成王伐商盖,迁商盖之民于邾”说明“商盖”是周成王时候的诸侯国。
比清华简稍晚的《韩非子·说林上》说:“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3]128“周公旦已胜殷”是指周公“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周公是在平息三监之乱后谋划“攻商盖”的,这是“成王伐商盖”的一个重要细节。
《史记·周本纪》载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1]133周成王所从事的战争,《史记》只记有“伐东夷”,所以“成王伐商盖”是“成王伐东夷”的组成部分。“东夷”是指东夷诸侯国,除了商盖,还有商奄、淮夷、徐戎。因为这次“伐东夷”是“周公为师”,周公是这次伐东夷的军事指挥者,所以武王的史官辛甲向周公献计,让他先攻较小的徐戎、商奄、淮夷,最后解决最大的诸侯国“商盖”。周公听从了辛甲的意见,商盖不战而服,对周公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解决的“商盖”问题。从《周公东征鼎》铭文“惟周公于征伐东夷丰伯、蒲姑”[4]27看,这与《史记·周本纪》所记“成王伐东夷”是一回事。周公攻商盖就是成王伐商盖。
周成王伐商盖的一个因由是商纣王的臣子飞廉在商盖。《史记·秦本纪》载:“(中衍)其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飞廉。飞廉生恶来。恶来有力,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1]174《殷本纪》说:“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亦疏。”[1]106“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1]174,飞廉与周有亡国之恨、杀子之仇。周武王灭商后,飞廉逃到了远离周都镐京的商朝诸侯国商盖,商盖收留了纣臣飞廉。商盖虽然名义上顺服了周王,成了周的诸侯,但其实际上不服周王统治也是明显的,收留飞廉就是实例。所以周成王下决心伐东夷伐商盖。
《周本纪》没有“成王伐商盖”的记载,但有“迁其君薄姑”的记述。薄姑既是“君”,显然有国,“迁其君薄姑”就是把国君薄姑从其国中迁出,这是灭国的重要举措。薄姑君之国就是“商盖”,“迁其君薄姑”的“其”这个代词所替代的就是“商盖”,翻译成白话就是“迁商盖国君薄姑”。
有人把“商盖”说成“商奄”,把“薄姑”说成商奄之君。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左传·昭公九年》曰:“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5]1320这里的“蒲姑”显然是指诸侯国,亦即薄姑是“商奄”之外的诸侯国,所以才以氏族名代称其国。正因为如此,才把“蒲姑、商奄”并称为“吾东土也”。如果蒲姑是商奄国君,那怎么可能把其国君与其国家并称为“东土”呢?这里的“蒲姑”是指商奄之外的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商盖。
商盖是周成王“伐东夷”的“四国”之一。
“成王伐东夷”是其亲政后举行的,成王不仅是“伐东夷”的统帅,而且亲自到达前线奄地。这与周公旦一人主导的“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是完全不同的,那时成王“年少”,自己不能实际参与战争。“伐东夷”是在“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1]132后。
“成王伐东夷”的对象是“四国”。“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其中说“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6]256,这是向四国官民发布的通告。《史记·周本纪》在叙述“成王伐东夷”时指明的诸侯国有商奄和淮夷。鲁公伯禽参加了“伐东夷”,参战前的誓词《费誓》中有“徐戎”和“淮夷”,《史记·鲁周公世家》说:“作此《肸誓》(费誓),遂平徐戎,定鲁。”[1]1524证明“徐戎”也是四国之一。四国之中已有“商奄、徐戎、淮夷”三国,缺少一国。清华简《系年》说“成王伐商盖”,补出成王所伐之国。因为周成王亲政后只有“伐东夷”一次大的战争,“商盖”又属“东夷”,所以笔者断定商盖是周成王伐东夷的“四国”之一。这有清华简《系年》以及《韩非子》《孟子》为证。
其实,《史记·周本纪》已经提到了“商盖”。其中说“迁其君薄姑”,“其”所代指的就是“商盖”。因为,周公听辛甲之计,“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商盖”是和平解放,其实力并未被毁灭,如何灭其势力,防止商盖再度反叛是个大问题。解决商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把其国君从自己的诸侯国迁出,于是“迁其君薄姑”成了处理商盖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也就以此代指灭商盖了。这就像把“周公旦胜殷”或“平叛三监”说成“伐诛武庚、管叔,放逐蔡叔”一样。
薄姑是商盖国之君。蒲姑本来是氏族名。《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5]1464“蒲姑氏”即“薄姑氏”,所以说“薄姑”是氏族名。
“薄姑”又是薄姑氏国国君的称号,《周本纪》说“迁其君薄姑”,即“薄姑”是国君称号之证。
“薄姑”究竟是哪国的国君?即“迁其君薄姑”中“其”字所指代的是哪个诸侯国,史无明文。《左传》说“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是姜太公占有了薄姑氏之地。这说明,是在周成王伐东夷之后,太公得以“因”薄姑氏之地,即薄姑氏之地在齐国的范围之内。《汉书·地理志下》记载:
少昊之时有爽鸠氏,虞、夏有季则。汤时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诗·风·齐国》是也。[7]1323
颜师古注曰:“武王封太公于齐,初未得爽鸠之地,成王以益之也。”[7]1323这是“薄姑氏”之地给了齐国的明确记载。“薄姑”是国君不是国名,薄姑是“商盖”国之君,“薄姑氏之地”就是商盖国之地。《汉书·地理志》所谓“成王以益之也”译成白话就是:周成王以商盖国之地给了齐国。
有说薄姑是商奄国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商奄在今曲阜一带,属鲁国,薄姑地在齐国,周成王给了姜太公。商奄的地域是绝不可能到达齐国的,周成王也无法把商奄给姜太公。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域而戮之。”[8]87朱熹注“海隅”为“海边”。孟子说的周公“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与清华简中的“成王伐商盖,杀飞廉”是一事。据《新京报》特派记者穆伯2016年4月17日报道:李学勤先生对视察清华大学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经过碳14测定,这批竹简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305年±30年,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那时候孟子还在世,庄子也在,屈原还比较年轻。”以此可见,《孟子》的话与“清华简”所记在同一时期,是可信的。清华简与《孟子》证实:商盖国在海域。在周成王伐东夷时,商臣飞廉被逼逃到渤海边的商盖国。周人平掉商奄、徐戎、淮戎之后,商盖降服,飞廉被杀。商盖国君薄姑被迁,部分商盖人被西迁去抵御戎人。
李学勤向总理介绍了根据“清华简”在古史方面的颠覆性研究。比如,传统认为秦国人是从西方来的,属于戎人,但根据“清华简”中对商纣王时大臣飞廉的记载,可以判定秦人东来。李克强点头道:“哦,秦还是从中原过去的。这个的确颠覆了过去的认识。”
“商盖国”在海隅,是“海边”的一个诸侯国,这是我们考证商盖国所在的根本依据。
清华简《系年》《韩非子·说林上》《孟子》《史记·周本纪》以上四则文献是相吻合的。这表明:商盖是周成王时候的一个诸侯国,在海隅。在成王、周公的攻伐下,商盖顺服了周王,其君薄姑被迁,“迁商盖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2]。
大盖遗址是薄姑冢。
今惠民县城东南12公里与阳信县交界处有个大郭村。《惠氏县地名志》记载:“该村之郭姓系两支宗脉,一支为土著,称坐地户,其居住年代久远,详细情况失考。另一支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始祖郭元。建村于明宣德年间。以姓氏命村,因从前曾属大村,故村名大盖。村东南有将军庙遗址,系商代墓葬,今名大盖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153此村土著居民本姓盖(ge),村名“大盖”,郭姓逐渐兴盛,盖氏日益衰落,两姓音相近,郭姓人便改“大盖”为“大郭”。但离“大郭”不远处有盖刘村、盖北赵村,是大郭本名“大盖”的证据。1977年该遗址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时,文物部门考虑到商墓出土的文物情况和本名“大盖”的历史事实,取名为“大盖遗址”。
大盖遗址在1973年时还是高4米,南北长62米,东西宽11米的土台。当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了文物,出土有虎纹青铜鼎、爵、戈、矛、玉钺和方彝、铙等物。
大盖遗址西北3公里处是盖古镇(钦风)。《惠民县地名志》记载:“后经多次采访,又与村中谷希武、赵永清、高龄老人柴福堂等座谈,才收集到如下情况:钦风镇是个很古老的村镇,没人知道它的建村年代,只知道它原名盖古镇,到了西汉时期,这村出了个历史名人,名东方朔。”[9]243盖古镇是西汉以前的名字。
大盖遗址是薄姑冢。大盖村在惠民、阳信两县边界处,本属阳信县,20世纪50年代初划入惠民县。查《武定府志·图版》[10]7,《阳信县舆图》在钦风镇东不远处有“薄姑冢”,北面正对桑落墅集(小桑)。《武定府全志·古迹(冢墓附)》:“阳信县:古蒲姑氏墓。在县东南四十里。”[10]144经过比对,《武定府志》所说与《阳信县舆图》一致。图中所标“薄姑冢”就是“大盖遗址”。《武定府志》编撰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这幅《阳信县舆图》画得十分准确。
薄姑是商周时期的商盖国君,到1975年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其冢墓还能从地图上准确标明,说明有如下可能:一是有标明“薄姑冢”的古地图传世,《阳信县舆图》是参考古老的地图画的;二是到乾隆年间人们还知道大盖附近的高台是“薄姑冢”而据实画的。不管哪种情况,“大盖遗址”就是“薄姑冢”是事实。
“大盖遗址”是“薄姑冢”是笔者2008年读到《武定府全志》后发现的,拙稿《惠民大盖商墓为薄姑国君墓考论》从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史志文献、甲骨文研究、周边环境、地方志记载等方面考证了“大盖遗址”是“薄姑冢”。“薄姑冢”年代久远,却被十分准确地记载下来,这令人震惊,说明薄姑在当地的影响是很大的。
《阳信县舆图》不仅标有“薄姑冢”,还有“薄姑氏国”“薄姑庙”等重要记载。
《武定府全志·阳信县舆图》在阳信县城西南大约6公里处(翟王乡北)标有“薄姑氏国”,其东边是“薄姑庙”。“薄姑氏国”距“薄姑冢”约20公里。“大盖遗址”的考古证实《阳信县舆图》是可信的。因此,图上所标“薄姑氏国”“薄姑庙”也是可信的。其史料来源当相同。“薄姑氏国”“薄姑庙”“薄姑冢”出现在同一张《阳信县舆图》上,《武定府志》为我们保留了一份有重要价值的珍贵历史资料。
《嘉靖武定州志》说:“武定自帝喾时为兖州域,唐虞夏同。载稽之古,少昊世乃爽鸠氏之墟,厥后有季则氏、逢伯陵氏、蒲姑氏。蒲姑氏寔惟殷商之代(蒲姑氏国在阳信县,县有蒲姑庙。蒲一作薄),洎周时,蒲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其地赐太公。”[11]1其注说:“蒲姑氏国在阳信县,县有蒲姑庙。”明朝的《嘉靖武定州志》与清朝修的《武定府全志·阳信县舆图》相一致,说明《阳信县舆图》的材料可能来源于更早的地方史志。
“薄姑氏国”其国君是“薄姑”。周成王伐东夷“迁其君薄姑”就是迁“薄姑氏国”之君。“薄姑氏国”君从今阳信城南迁到哪里去了呢?迁到了今博兴县柳桥。唐人张守节注《史记》的“正义”就“迁其君薄姑”讲道:《括地志》云:“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3]133从“薄姑氏国”到后来的“薄姑城”80余公里,薄姑国君被迁到了自己的商盖国土之外。薄姑城离齐都营丘不远,正是齐太公的封国之内。薄姑君被迁到距离齐国都很近的地方,是为便于齐国对薄姑氏的监督。
《武定府志·阳信县舆图》所记载的“薄姑冢”,即“大盖遗址”在今惠民县麻店乡。此处今距海岸约75公里。惠民县是秦朝建县,因秦始皇东巡到此而名为“厌次”,当时并无阳信、滨县等县,更无沾化、利津诸县,是渤海边的一个面积广大的县域。黄河三角洲是冲积平原,3000年前,商盖肯定比现在更靠近海,商盖是一个真正的海隅之国。
“薄姑氏国”即“商盖”诸侯国。因为“商盖”被有意灭绝,所以在文献方面很难见到“商盖”。但“商盖”国君“薄姑”因为被迁而存活下来,所以“薄姑”成了“商盖”国的代称,有关“薄姑”的遗迹和文献被保留下不少。“盖”作为地名和姓氏也被保留了下来。“盖”和“薄姑”都与“商盖”国有关。
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武定府志》中的《阳信县舆图》中标有“薄姑氏国”“薄姑庙”“薄姑冢”。《古迹·阳信县》载曰:“古蒲姑氏墓。在县东南四十里。”[10]144《杂记》载曰:“薄姑春晓(周成王时,薄姑氏作乱,国除。封太公望于营丘,国号齐,赐履北至无棣即此)。”[10]1171《武定府志》的这些记载与明朝《嘉靖武定州志》相一致,阳信东南的河坊、钦风等地后来划归惠民县,薄姑冢在今惠民县,因此我们说商盖古国在今惠民、阳信县一带。
《武定府志·阳信县舆图》所载之“薄姑氏国”应是指其国都所在,其旁边是宗庙,不远处是薄姑君冢墓,这是符合古代诸侯国国都、宗庙、墓葬之安排的。但“薄姑氏国”的疆域则远不止阳信,至少今惠民、滨州城区等地属薄姑氏国。惠民有“薄姑冢”“盖云台”,滨州城区有“蒲姑台”,隋朝设立的“蒲台县”即因“蒲台”而得名。
逢伯陵氏之地与薄姑氏之地大体为一地。《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春秋》之《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记载:“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据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5]1464在济阳发现逢伯陵之墓,在惠民发现薄姑氏墓,两者相距不足百里,这证明了《左传》蒲姑氏因逢伯陵氏之地的说法,证明了薄姑氏之国就在逢伯陵氏之国的地面上,即今惠民、济阳、阳信一带。
一个曾经强大的诸侯国必定留有它众多的历史遗迹,大盖遗址周围26处商周遗址的发现,佐证了商盖国在惠民、阳信的存在。
出版于2002年的《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在《黄河三角洲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及文化特征》一章中说:“北部区域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基本上是以阳信东部为中心地带,呈放射状的分布于阳信、惠民、沾化、原滨县四县境内。目前已知的较重要的商周遗址或含有商周文化遗存的有阳信的秦台、棒槌刘、雾宿洼、东魏、台子杨,沾化的西苑,原滨县的兰家、小高家,惠民境内的大郭、大商、淄角、石庙赵、路家等。”[12]128
这些遗址中最重要的是“大盖遗址”,从这座“商代晚期墓葬来看,出土遗物中铜器见有鼎、方彝、觚、爵、刀、戈、削、铙、矛等,同出遗物中还有一种形体完整、磨制精致而不具实用功能的玉钺,另外此墓还发现有人殉现象。该墓所出的铜鼎形体厚重,立耳,圆柱型鼎足,时代特征明显,鼎腹部饰三虎纹,此种纹饰在同时期的铜器中较为少见”[12]133。这座薄姑冢墓葬出土了这么多文物,并非是考古发掘的,而是1974年,当地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到的,是后来惠民县文化部门收集的,难免有流失和破坏。仅从这些保留下的文物看,与史籍记载的“薄姑冢”是符合的,商朝时期的诸侯陪葬品并没有后代那么多。
该书说:“依据惠民大郭墓的发现,结合在这一区域商代文化遗址较多并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综合分析,我们初步认为在商王朝时期,在黄河三角洲北部的徒骇河下游地带,曾存在一个商王朝的方国之邦。”[12]133这个方国之邦就是“薄姑氏”之国,亦即商盖国。“以此初步推论商代‘薄姑氏’的地望,当在徒骇河下游的阳信、惠民、滨州、沾化交界的区域。”[12]135-136
徐其忠、李靖莉等作者的这一推论是在清华简公布之前数年作出的,也并不知道“大盖遗址”是薄姑冢,更没有把它和周成王伐东夷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这一推论是正确的,是与清华简等诸多史籍的记载契合的,这也从考古方面证明了商盖古国在今滨州市。
商盖国在被周成王灭掉后,为了不使其死灰复燃,不但迁其君,迁其民,灭其文化,而且根本不再提其国名。但是其国君仍在,商盖国也是无法抹掉的历史事实,所以,后世提到商盖时便以其君代指其国。《左传》说“商奄、薄姑,吾东土也”,《史记》说“迁其君薄姑”都是有意避免提商盖之国名。
应当指出,“薄姑”本名“蒲姑”,《周公鼎铭文》和《左传》都称“蒲姑”,而《史记》《汉书》则称“薄姑”。显然,“薄姑”是后来的称呼,而且不断有人把前人所称之“蒲姑”改为“薄姑”。笔者认为,“薄姑”是商盖灭国后的称呼。而蒲姑才是商盖国君的称呼。
后人论“薄姑”者多指齐胡公迁都之薄姑,此“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1]133,即今博兴县柳桥。阳信的“薄姑氏国”是周“成王伐东夷”前的“商盖国”,博兴的“薄姑城”是“迁其君薄姑”之后所居住的城邑。二者不仅有先后,而且前者是“国”,后者是“城’,有本质的区别。
在商盖国君墓附近有多处以“盖”命名的村镇:大盖、盖刘、盖古镇、盖北赵。在“商盖国”正南6公里处有村名“盖云台”,且云:“因在近村处有一高大土台,远望有接云连天之势,故取名盖云台。”[9]111笔者认为“盖云台”即“盖台”,是商盖国之台。台是重要的古代建筑,在平原地区尤为壮观,在商盖古国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盖台”而且有“蒲台”“秦台”。正像“秦台”是“秦国之台”,“盖台”亦即“商盖之台”。这说明了薄姑与“盖”之联系。事实上,“盖云台”是“商盖”古国的遗留。
存世文献、出土简册、周鼎铭文、地方史志、商墓文物、地名遗留等,共同证明了商周之际的“商盖”古国在今滨州市的阳信、惠民县一带。这为我们理清“周成王伐东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地方依据,也为秦人的祖居地找到了确切地点。
[1] [汉]司马迁 .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于向阳.秦氏嬴姓始源东方添新证[N].大众日报, 2015-06-24(11).
[3][战国]韩非.韩非子[M].任俊华,注释.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李象润. 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9.
[5] [春秋]左丘明.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汉]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8][战国]孟轲.孟子集注[M].朱熹,注释.济南:齐鲁书社,1992.
[9]惠民县地名委员会.惠民县地名志[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10] 惠民县武定府文化研究会.武定府全志[M].扬州:广陵书社,2009.
[11]刘继先.嘉靖武定州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天一阁藏本,1963.
[12]徐其忠,李靖莉,王燕.黄河三角洲古代文化遗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梁红仙】
The Research about King Cheng of Zhou Conquered Shangge of Dongyi in the City of Binzhou
WU Ming-gang
(Binzhou College, Binzhou 256603, China)
The country of Shangge that was conquered by King Cheng of Zhou when King Cheng of Zhou conquered Dongyi lies in the city of Binzhou, Shandong Province. Xi Nian in Tsinghua Bamboo records “King Cheng of Zhou conquered Shangge, killed Feilian, and made people of Shanggge” emigrated. Mencius said “Making Feilian migrated into Haiyu and killed him”, and Hanfizi said “Zhougong attacked Shangge and Shangge surrendered”. Shangge is one of four states of Dongyi which King Cheng of Zhou would conquer. Bogu who “was made to emigrate” in Historical Records· Zhoubenji is the king of Shangge. Nowadays there are “Bogu country” and “Bogu temple” in?Yangxin?county, and there is “Shang tomb of Bogu” in Huimin country. “Bogu country” is the “Shangge country”. There are 26 ruins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round the “Shangge country”. Remaining records, slip books unearthed, the tripod inscriptions, local chronicle, ruins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relics of Shang tombs, the remaining places all conform that “Shangge”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lies in the city of Binzhou.
conquered Shangge;ruins of Shangge; Bogu country; ruins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K207
A
1009-5128(2016)17-0065-05
2016-06-16
吴名岗(1952—),男,山东惠民人,滨州学院兼职研究员,山东省孙子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孙子文化、《史记》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