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得很”结构及其语用价值

2016-03-17 04:32孙苗苗
文化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听话者官场副词

孙苗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语言与文化】

“X+得很”结构及其语用价值

孙苗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好得很、美得很、好吃得很”等“X+得很”结构在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本文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搜集大量语料,探讨“X+得很”结构中可以充当“X”的成分、“X+得很”的发展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价值。

X+得很;X;语用价值

在现代汉语中,“很”是一个常用的程度副词,它既可以作状语又能作补语。作为状语时,常常可以构成“很好、很美、很好吃”一类的“很+X”的结构,但是,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流中,尤其是在陕西、山西等部分地区的方言中,诸如“好得很、美得很、好吃得很”之类的使用更为平凡。在“X+得很”结构中,“很”充当补语成分。在通常情况下,“好的很、美得很、好吃得很”等于“很好、很美、很好吃”,这两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通性。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X+得很”结构中可以充当“X”的词语成分,“X+得很”的发展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价值。

一、“X”的词性

“X+得很”结构中,程度副词“很”作补语,对前文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中,共可以检索到语料119 678条,现选取部分材料来分析“X”的成分。

(一)谓词+得很

1.单音节形容词+得很

(1)月香道:“今日略觉好些,只是头晕得很。”(《风月梦》)

(2)武杰说:“也好!吾也是热得很。”(《彭公案》)

(3)老袁道:“我正派人去查问。诸公请进厅来,外面冷得很。”(《历代兴衰演义》)

2.多音节形容词+得很

(4)小钰笑道:“果然好妙法,灵验得很!我们睡觉罢。”(《绮楼重梦》)

(5)他看了稀罕,说道:“这倒便当*此处“便当”是便宜、方便的意思。得很。”(《官场现行记》)

(6)舜大喜,说道:“久违了,你好吗?老丈好吗?我因为事冗,所以归家三日,尚不能到府,荒唐得很。”(《上古秘史》)

3.动词+得很

(7)另外顺便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服装面料,现在重庆市面上的秋冬面料缺得很呢。(陈联诗《双枪老太婆》)

(8)你先歇歇,歇够了,你可以去捉几条鱼来,大白猫馋得很。(老舍.船)

(9)你便去禀告,说晚饭请她等一等,对不起得很,记得么你说:对不起得很。(鲁迅《奔月》)

4.动词性短语+得很

(10)凤奴小姐把笔尖儿指着仙姐儿的脸上乱画道:“小油嘴,你会说得很。”(《最近官场秘密史》)

(11)道:“这里豁大轩敞,与岁寒楼环抱严密也是相对,我拟‘登明’两字如何?”琼玉道:“登明楼有意思得很。”(《续红楼梦未竟稿二十回》)

(二)名词+得很

(12)此人交友比较泛,所以淑女得很。(网络微博)

这种结构在文献作品中并没有找到,是最近几年时间里产生的,在网络上使用频率较高。常用的例子有“淑女得很、大男子得很”,等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X+得很”结构中,可以充当“X”的成分主要有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以及少数名词。

二、“X+得很”的发展

“很”字见于《说文解字·彳部》:“很,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一曰盭也。”[1]段玉裁进一步指出:“盭,弼戾也。”[2]由此可见,“很”的本义是不听从。“很”作为形容词表示凶狠的词义在很久以前的文献中就已经得到使用。例如:

(13)太子痤美而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4)上好取而无量,下贪很而无让。(《淮南子》)

(15)夫赵王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史记·张仪列传》)

以上三例中“很”都带有凶狠的意义,相当于“狠”。

学界一般认为副词“很”是从形容词“很”虚化而来,这种说法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很”的语法化过程,近几年已有很多文章讨论这一问题,在此不复赘言。本文讨论的重点是“X+得很”的发展进程。

程度副词“很”可以用作状语构成“很+X”结构,这种用法在元曲中大量出现,王静认为,“很”“狠”通用,“语义上‘很/狠+形容词’以形容词为中心,‘很/狠’有了修饰色彩;语法上偏重于形容词作谓语、‘很/狠’作状语”。[3]王国栓、宁彦红认为副词“很”的用法是在元代时由“哏”转变而来的,他们的这种说法目前还无法断言是否正确,但元代“哏+X”用法已开始出现。[4]如:

(16)事务哏多。(《元典章·朝纲》)

(17)那几个守户闲官老秀才,他们哏利害。(《元刊本老生儿》)

太田陈夫认为:“(很)用作副词的例子在元代多能见到,是和蒙古人接触较多的北方人之间使用的俗语……在元代多写作‘哏’。”[5]这种观点显然是正确的,元代以后“很”代替“哏”作副词,“哏”就逐渐消失了。聂志平认为:“‘很’在‘得’后的语义和用法与‘很’在谓语前作状语的语义和用法并不同源……‘很’作状语的用法最初出现在《元典章》《经世大典》和元杂剧……明末,‘很X’开始与‘X得很’共同出现。”[6]

前面提到,“很”最初表示不听从,有凶狠义,可以与“狠”通用。“X+得很”结构的确切出现时间很难确定下来,但明代文献中已经有“X+得狠”的用例:

(18)行者笑道:“这家子远得狠哩!相去有五七千里之路。”(《西游记》第22回)

后来“狠”逐渐被“很”替代,“X+得很”格式在清代作品,如《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中大量出现:

(19)等到到了房间里,四下一瞧,连说:“清爽得很!”(《官场现形记》)

(20)老残道:“那就好得很了。”(《老残游记》)

(21)只因他欢喜得很,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儒林外史》)

(22)(芳官)便睡在袭人身上,说:“姐姐,我心跳得很。”(《红楼梦》)

聂志平先生在文章中强调:“应该把‘X得很’中的‘很’与‘很X’中的‘很’分开处理,把前者记作‘很1’,后者记作‘很2’,即把现代汉语中的‘很’看作两个词:‘很1’是形容词,‘很2’是程度副词……”[7]这无疑是很新颖的一种观点,虽然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还需要检验,但不可否认,“X+得很”和“很+X”这两种结构并不是在同一时代出现的,它们的发展有一个逐渐融合以至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混用的过程。

三、“X+得很”的语用价值

第一,同“很+X”相比,“X+得很”结构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在“X得很”结构里,听话者的注意力往往会更加关注“得很”之前的内容,从而使听话者感受到说话者语气上的强调,对所强调对象更为关注。例如:

(23)天还早得很,为什么不再睡一会儿?(《官场现形记》)

(24)天还很早,为什么不再睡一会儿?

例(23)(24)中,“早得很”和“很早”在句子中都充当谓语,说明时间充裕。但在说话时,“早得很”却显得比较突出,相比“很早”这一陈述式的平淡的语气而言,“早得很”更能使听话者感受到说话者对“时间充裕”这一概念的强调,从而做出符合说话者意愿的行为——再睡一会儿。因此,“X+得很”结构更富有表达效果。

第二,与“很+X”相比,“X+得很”结构更能表明说话人的态度,使语言更富有情绪。

在说话过程中,说话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入个人主观看法,对某一事件作出评价。相比“很热、很好”等客观陈述事实的语句而言,“热得很、好得很”等“X+得很”结构更能体现说话者个人主观意见,表达称赞或厌恶、贬低的情绪。如:

(25)倘若恶嫌得很呢,求你老包涵些,赏个炕畸角混一夜,这就恩典得大了!(《老残游记》)

(26)只是我们不认得洋字,不会看他的诗,实在抱愧得很。(《官场现形记》)

(27)等到了房间里,四下一瞧,连说:“清爽得很!”(《官场现形记》)

例(25)中,“恩典得大”从字面来看是褒义的,表示得到很大的恩典、赏赐,然而结合语境就可以得知,这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强烈的讽刺。相比“倘若恶嫌得很呢,求你老包涵些,赏个炕畸角混一夜,这就很大恩典了”而言,更能表达出说话者的强烈不满。

事实上,在使用“X得很”格式时,到底增强了何种语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和体会,不能一概而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X+得很”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使用“X+得很”结构可以加深语言程度,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作为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态度,使语言更能传递说话者的情感。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3.3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7.

[3]王静.“很”的语法化过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4):557-560.

[4]王国栓,宁彦红.试探副词“很”和语法格式“A得很”的来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69-71.

[5][6][7]聂志平.关于“X得很”中“很”的性质[J].中国语文,2005,(1):60-64.

【责任编辑:周 丹】

2016-07-10

孙苗苗(1991-),女,山西临汾人,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H146

A

1673-7725(2016)09-0181-03

猜你喜欢
听话者官场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副词和副词词组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