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取暖费

2016-03-17 04:06倪方六
文存阅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手炉罩子取暖器

□倪方六



古代的取暖费

□倪方六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之类,其中熏炉、手炉、足炉等,应该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熏炉其实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盆,上部为罩,镂空,做成花卉图案。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手炉是方便手握的取暖器,大小与今天的电手炉差不多,内置炭火或其他热源。足炉置炭火,上面有罩子,脚置其上。

民间还有叫“汤婆子”的金属圆壶,冬天装上热水,可置于被窝内。其使用方法与现代热水袋是一样。而最另类、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当是一种叫“卧褥香垆(炉)”的取暖器,它是一种圆形装置,炭火置于里面就行,“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安全方便。还可放进被窝里,故又称“被中香垆”。如果放入香料,则是一种很好的薰被工具。这些取暖器,都需要使用燃料。燃料,在冬天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朝廷会给公职人员发放取暖补贴,即俗称的“烤火费”。工资的别称“薪水”,细究起来,便与取暖补贴有关。

中国封建时代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中,主要由俸银、禄米、柴直(值)银三大部分组成。柴直银,就是包括冬天的薪炭费用在内的生活补贴。早期烤火费多是实物发放,如宋代,每年从阴历十月到次年正月发炭,宰相、枢密使每人发二百秤,其余官员一百秤、三十秤、二十秤、十秤不等。主要用来做饭、烧水的薪柴,则是常年按月发放。

到了明代,则将这种月俸补贴,改为“柴薪银”,折成现金发放,烤火费的含义更明确了。

古代皇室则设有专门的“冬季供暖领导小组”,明代叫“惜薪司”,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官用柴炭的供应;清代后来改成“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发放,人员有“炭军”“煤军”之分。

包括宫妃在内的皇家人员,每年冬天都能领到烤火取暖用木炭。清乾隆时每日发放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十一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

猜你喜欢
手炉罩子取暖器
谁是“统计小能手”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罩子
植物能不能制造氧气
收藏手炉看3点
素手捻袖炉
罩子灯家的马
铜手炉
脚踏取暖器
淋浴器和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