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以烟台市为例

2016-03-17 02:05李文生
关键词:城市建设烟台生态文明

王 铃,李文生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以烟台市为例

王 铃,李文生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顺应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美丽中国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如何持续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烟台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高起点的发展基础,具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烟台市不断追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提出“美丽烟台”理念、制定城市生态发展规划、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城市综合治理的投入、培育生态共识、健全生态机制等方面探索有益做法,力图使烟台市成为“经济美、环境美、社会美、生活美”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烟台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提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提升。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文明演进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基于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展开的城市建设,也是当前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的生态环境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持续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条件分析

烟台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活质量城市十强之一,是联合国人居奖以及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获得城市[1]。深入了解烟台市的自然基础条件以及文化底蕴等优势条件,能够更好地研究烟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一)自然环境基础优越

烟台市是一座国内外不多见的集山、海、岛、泉于一体的城市,地处胶东半岛的中部,北邻渤海,南频黄海,与朝鲜半岛、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莱阳老寨山、莱州大墓山、招远罗山3处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昆嵛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其黄金产量比重约为全国黄金总产量的1/4。农业较为发达,农畜产品、粮油产品以及果蔬和水产品的产量都在全国领先,著有“水果之乡”“全国海珍品基地”美誉;同时,烟台市具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这为烟台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较好的资源基础;市区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0.48m2、43.20%,空气污染指数均在100以下,城市景观的观赏性与居民居住舒适度较高,建设滨海型生态文明城市具备了较高的环境基础。

(二)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作为古代海上之路的坐标之一,烟台市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保留了清末开埠所建的烟台山建筑群,近代港口的城特色风貌、海防重镇的格局形态,这在烟台市的城市规划中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截止到目前为止,烟台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8处,城市融山、海、城、岛于一体的传统特色风貌保持完好,如蓬莱的仙文化、昆嵛山道文化、栖霞庄园文化等自然文化,以及依托国际葡萄酒城发展的特色葡萄酒文化等人文文化,树立了“紫色烟台”的城市文化品牌,吸引了世界目光的聚焦,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酒文化旅游产品集群。2013年,烟台市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三)区位比较优势明显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享有“黄金海岸,葡萄酒城”的称号。其次,烟台市形成了以烟台山、龙口南山、蓬莱阁以及八大海滨度假区为主导的黄金海岸线旅游度假区,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有着非常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第三,与东北亚、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联系密切,作为“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也日益显现,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能够充分凸显滨海城市的特色,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较好的经济实力为建设滨海型生态城市提供物质基础。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烟台市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高起点的发展基础,形成烟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烟台市各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追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在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及机制体制保障上还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因此,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生态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第一,水资源短缺,污染没有有效遏制。滨海型城市生态系统中,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对于淡水资源极为紧缺的烟台市来说,城市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不足全国人均量的1/5,与人口、生产力、耕地和生态环境用水很不协调[3],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烟台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工厂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在人口密集的城区造成了环境承载压力过大,引发环境问题,城市水污染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城市的山体绿地景观破坏严重。通过对城市中心植被以及周边的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烟台市中心山体绿地面积虽达到了115万平方米,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的区位优势明显,这也成为开发建设的集中地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体的自然曲线遭到破坏,基础生态网络被建设用地切割,影响了物种的繁衍和生存;城市山体保护与规划建设用地的界限模糊,缺乏统筹规划,据统计,开山采石以及乱挖乱建导致的地质滑坡使烟台市山体裸露面积达到了200余公顷。采石场导致的破坏区域广泛分布,影响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美观度,需要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二)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第一,产业转型的难度大,生态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较为薄弱。烟台市是工业大市,但69%都是耗能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以及铝材等重工业。传统的产业结构改造进程缓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市场竞争力差,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规模小、所占比重低,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7%,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产业的转型,虽然设立了循环经济的试点,但是配套设施并不完备,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生态经济的发展、企业整治污染、资源的循环利用关键是要技术上实现创新,烟台市在发展绿色技术、循环技术、低碳技术等生态化技术体系上仍然存在技术难题,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第二,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上缺乏低碳理念和发展环境。烟台市由于靠近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系统较为脆弱,海边虽设有众多排污口,但排污管道并没有延伸至海里,导致了大量污水污染了近海海域;已经建成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酒文化博物馆以及著名特产烟台苹果,由于没有开发出适合旅游纪念特点的原生态工艺品或产品,影响了生态经济的进程;市区旅游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是传统的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设施,据山东省旅游局调查统计,烟台市星级饭店共有108家,但笔者经过随机调查多家饭店发现,这些饭店基本没有采用“绿色经营”理念,饭店仍采用传统锅炉取暖、多种一次性用品,在清理烟囱垃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气污染,这既破坏了烟台市的生态环境又影响了城市和谐美观。

(三)生态社会治理亟需提高

生态文明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发挥好协调统筹、紧抓落实的作用,但目前烟台市并没有设立类似的部门,市委领导虽能够在组织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的监管落实工作则缺乏一定力度,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治理问题;其次,烟台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城市的交通建设滞后,据调查统计,市公交公司运营的线路仅有28条,站点多数为临建或者租用,将近1/3属于占用马路停车。私家车依然是大多数市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导致环境状况改善进程缓慢,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严重不足,交通压力大,交通拥挤的情况亟需得到处理;城市的道路结构缺乏合理性,海山铁路通道建设滞后;第三,由于资金制约,虽已建立城乡垃圾处理体系,但由于保洁员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压力过大,烟台市很多乡镇的地下管网配套设施却建设滞后,这导致垃圾处理系统处于搁置状态。

三、推进烟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美、科技美、人文美和生活美。因此,烟台市应围绕美丽中国的目标,坚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改进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利用烟台山海特色,加快城市生态规划落实,不断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新型五化”建设格局,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一)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提出“美丽烟台”理念

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烟台市应顺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抢占产业制高点,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提升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早在2004年初,烟台市通过了《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启动了生态市的建设,实施重点突破,迈开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的步伐,强化城市污染治理,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修复矿山生态,完成市区绿化新建、改造;2012年,由烟台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策划的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启动,该项目涵盖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科教文化、低碳宜居以及生态涵养等五大功能区,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任务[4]。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烟台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意见》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在制定城市规划过程中,烟台市应始终突出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指导生态市的建设原则,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

(二)改善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态

城市的环境是人工化的系统环境,影响着区域内的自然状况、居民生活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城市只有实现自身的环境美才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然而,当前城市的生态环境却破坏严重,大气、固体废弃物、水体等方面的污染严重影响了自然和生物的生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的环境。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积极借鉴美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增加节水面积,完成全市主要河流的功能划分以及限采区、禁采区的划定工作,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二是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根据功能区划的标准要求,应对市区26条重点河流4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地表饮用水源地和地下饮用水源地均符合标准。

加大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烟台。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美丽烟台为目标,以城郊森林建设工程、生态林场建设工程和水源地绿化工程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城市绿化造林的资金投入,将造林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市社会力量参与到绿化造林中[5];同时严格按照造林技术的规范要求,集中力量在生态脆弱和区位特殊的地方打造具有特色的优质绿化工程,推广林业先进技术,带动全市的绿化造林水平;对于市区偏远地带,深入当地进行技术指导,采取专业队伍造林,对于大片成方的公共用地,实行公开招标、财政拨款的造林方式,确保林地面积的同时保证林地质量;抓好胶东输水干线、沿海岸线、沿河流、库区水源涵养林以及村镇的绿化等五个绿化工程,基本实现全市重点公益林的规划和经营。

紧抓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海洋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因此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新区,保护好莱州湾、龙口湾的生态,优化生态旅游度假岛的建设;同时将海水入侵纳入到生态环境的范畴,利用大自然的内在循环力量进行生态修复,兼顾生态治理、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根据城市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进行防治区划分,实现咸淡水界面的动态平衡,尽可能实现趋利避害[6],实施海水利用工程,在咸、淡水界面设立成带、成排的井群,抽取咸水补充淡水,农业上利用微咸水灌溉耐盐性的农作物,工业上作为冷却用水,以缓解全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烟台市可充分利用全市28个海洋与渔业保护区的重要作用,争取生态修复整治项目,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拓展烟台生态建设的空间。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烟台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一直走的是高增长、高能耗、高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城市空间无序,城市经济低效发展,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弊端,无疑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城市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因此,要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就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烟台市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应积极实行绿色化发展模式,突出烟台特色。第一,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工作,建立农业质量检测机构,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生态农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打造特色精品的绿色农业;第二,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主线,积极探索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方法,通过建立区域循环经济链网,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等生态工业链条,实现企业的废物交换和利用。污水再生再利用的工程努力做优,建立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水质标准;第三,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以港带市,培育海洋、临海等特色产业,建设海洋牧场,形成高端化的滨海型产业集群,建设烟台港西港区和沿海港口群,开发龙口人工岛群以及莱州湾等区域,确立国内蓝色经济的领军地位。此外,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依托重点项目的平台,借助“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契机,利用烟台毗邻日韩的位置,规划并建设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园区载体和绿色贸易集散地,助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为更好地对接自贸区起到示范效应。

(四)增加资金管理投入,提升治理水平

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是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的综合治理都较为重视,但在治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因此,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目标,必须在细节上加以重视,不断推进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源头控制。对企业新建项目分析评价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把好准入门槛,对已存在的项目,在评价环节出现问题的,要督促企业将错评和漏评的污染指标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中;及时识别城市污染源,进行有效排查并介入处理,督促企业污染物处理方案,对员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和污染物处理技术培训,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的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城市重点河流的水污染防治,“科学防污、严厉治污”,保证生态防治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对烟台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断改善,采用天然气等新能源,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提升环境效益。

治理城市污染。加大治理资金投入,以市级财政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创新节能考核目标责任制,不仅要考核GDP能耗,而且要以能耗总量的统计降低城市的单位能耗;加大垃圾湿解工艺,解决市区垃圾的处理问题,用传统填埋的方式,建立农村垃圾的处理体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加大城市执法力度,加强监管。环保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下发治理整改的通知,限定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并由专门的负责人员监督落实,严肃处置企业各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城市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的监管实施,专项整治城市工地的建筑扬尘,将PM2.5列入城市空气质量常规检测中,严格监管工业的废弃排放,保证城市的大气质量。

(五)宣传生态文化理念,形成生态共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烟台市要推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应该努力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深入民心、扎根烟台。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热爱城市的美好氛围。

城市生态文化的培育前提是政府决策制定上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全局出发,将烟台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海洋经济之城、城市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幸福城市,注重生态环境的教育宣传,将生态文化的理念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倡导市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每年组织社会各界新闻部门开展环保世纪行大型活动,深入了解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以及与之切身利益相关的难点问题,利用电视台、微媒体、宣传车等平台进行持续报道,向广大市民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构建绿色家园的目标,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使生态意识逐渐上升为城市的主流意识并以此转化为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

(六)健全生态机制体制,加快督促落实

生态效益的提升依赖于相关制度的保障。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因此烟台市要加快健全生态机制体系的建立,推进节能高效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实。

一是建立科学的发展考核体系。探索建立控单位能耗、控增量能耗以及控总量能耗,转移能耗指标和超量指标的“三控两转”的节能调控机制,推行开发项目建设条件制度,以节能环保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将企事业单位的节能考核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引导城市建立绿色建筑。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坚持投入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对农林业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民间资本等方式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参与机制,不断改良投资制度。三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要将考核范围扩大至全市的县区及街道,对于生态产业、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生态文化等几类重大项目重点考核,实行每月督查通报、每年考核表彰,以激励的方式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县区给予奖励,最终建成北起开发区大季家,南至莱山区院格庄,西到福山区张格庄,东达昆嵛山保护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烟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723-724.

[2]烟台市统计局.烟台年鉴[M].烟台:黄海数字出版社,2008:256.

[3]邵金花,刘贤赵,李德一.烟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4):599-602.

[4]烟台市统计局.2014年烟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N].烟台日报,2015-03-27.

[5]山东省林业厅.山东省烟台市春季造林绿化全面展开[EB/OL].[2014-03-24].http://www.forestry.gov. cn/portal/yzlzl/s/1662/content-665743.html.

[6]韩刚.烟台市海水入侵综合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3:50-51.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Taking Yantai as an Example
WANG Ling,LI Wensheng
(School of Marxism,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being the advanced st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conforming to the trend of time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rse of realizing the dream of Beautiful China.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has become a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Yantai,as an open coastal city,ha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it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s on a good starting point,and the city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 recent years,Yantai continues to seek a balance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Building a Beautiful Yantai”,formulating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lan,improving eco-environment,developing eco-economy,increasing input in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f the city,promoting ecological consensus and perfecting ecological mechanism.Such positive measures aim to build the city into a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powerful economy,beautiful environment,harmonious society and enjoyable life.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city construction;Yantai

通讯作者:李文生(1968-),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王 铃(1989-),女,山东烟台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8-24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16)01-0034-05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烟台生态文明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