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改善途径

2016-03-17 08:53荣欣
文教资料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范英语专业师范生

荣欣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改善途径

荣欣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英语专业师范生开始。为了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本文从课内课外两个角度研究了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双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发现他们的教学能力不甚理想。因此,师范高校应该改变授课方式、培养模式和实践形式,帮助英语专业师范生提高教学能力。

英语专业师范生 教学能力 提高途径

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工程,教育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学能力既包括对任教学科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在中小学开设的教学科目中,英语学科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它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饱受争议。突破传统离不开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英语教师,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英语专业师范生开始,因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为进一步了解师范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本研究对某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加以研究,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出建设性构想,以期有益于日后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能力”的定义

研究教学能力,首先要明确教学能力的含义。通过总结《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和近几年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双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五个维度[1]。

作为一项语言教学,双语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师要能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熟练地运用英汉双语。语言能力分为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指令、解释、分析、提示和反馈中。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教案设计中,教师在认知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预期教学效果之后,才会形成一份教案,教案设计中的内容是教学设计能力的反映。课堂实施能力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从课程导入到教材讲授,从提问到反馈,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到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着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也是英语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既指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指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反思教学,还指为了促进英语学科的改革而判断课程内容的价值。在现代社会,教学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对教材适当扩展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教学方法,要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思维,要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以上的五个维度或许没有包含教学能力的所有要素,但是基本反映了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这也是英语专业师范生应该培养的能力。虽然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提高教学能力的程度是有限的,他们在成为教师后,教学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大学期间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

在教学能力的五个维度中,师范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最常涉及双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较少涉及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因此,本研究以自评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某师范大学2012、2013和2014级英语专业师范生437人,目的是了解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做得怎样,以及他们参与师范生活动的相关情况,通过这两个方面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自评问卷虽然难以准确评估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但它却能定性地了解这一问题的现状。

(一)专业学习。

本研究将专业学习分为双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学习三个部分,其中双语学习包括普通话和英语口语,专业知识学习分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教学实践学习主要指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在面向2012和2013级的调查问卷中,这一题被设计成一道满分为10分的自评表,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除了教育知识,2012级的自评平均分均高于2013级,其中教学实践学习的分差最大(见图1)。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个年级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相比2013级,2012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通过查阅某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知,第六学期开设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旨在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这给英语专业师范生提供了教学能力的训练平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2]。

本研究还向两个年级的师范生了解了他们主动提高专业学习各方面行为的频率,并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经常”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语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0%和44.58%,这两项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其次,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忽略了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14.46%的学生“经常”主动提高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而2012级英语专业师范生“经常”提高教案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比例明显增加,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45%(见图2)。这说明大二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学习的重点还在专业知识上,而到大三他们学习的重心已经转向课堂教学实践。

总而言之,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处于萌发期,由于没有接受过教学能力的训练,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2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处于成长期,主观上,他们已经意识到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客观上,课程的设置使他们有机会提高教学能力。尽管如此,从自评的平均分来看,他们还需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教育实习和工作应聘。

(二)师范生比赛。

某师范大学重视开展师范生活动,“师范生技能竞技周”是该校最重要的以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为主的活动之一。2014年的比赛项目有普通话演讲比赛、课件制作大赛、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和粉笔字书写大赛。此外,该校还有“名师讲坛”讲座、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竞赛和“金牌求职者”等师范生活动。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2012、2013和2014级英语专业师范生,了解他们参与师范生活动的情况和对学校开展师范生活动的期待。

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学年内,大多数英语师范生都参加过至少一项活动,而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的师范生也有一定比例,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见图3)。对于没有参加活动的师范生,他们给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各年级都有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不敢表现是他们没有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普通话演讲比赛和课堂教学能力大赛都需要现场表现,大多数师范生只能望而却步;第二,英语专业师范生感觉这些活动对师范生提高教学能力的帮助有限,活动本身也缺乏吸引力;第三,专业学习负担重,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英语专业师范生参加课外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在2012级尤为明显。

另外,本研究收集了英语专业师范生希望能够开展的师范生活动,统计结果表明,三个年级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想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首先,“模拟面试或应聘”是三个年级共同希望开展的活动,有这一想法的受访者分别占50.99%(2014级)、63.86%(2013级)和42.5%(2012级),这说明工作应聘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而应聘的整个过程不仅能体现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还是一名准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其次,2014级还比较期待英语口语和课件制作等活动,而2013、2012级共同选择说课、微课和教案设计为最有吸引力的活动。

通过以上的调查,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师范生缺少提高教学能力的动力和师范生活动不符合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需求是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英语专业师范生来说,他们目前的教学能力还不够,也没有意识到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就学校来说,开展的活动难以充分体现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也没能有效地契合英语学科的专业特点。

三、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通过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本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逐年提高,但仍然有提高的空间,学校开展的师范生活动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限。为了更好地应对实习、应聘和工作对教学能力的要求,英语专业师范生提高教学能力刻不容缓,本研究从授课方式、培养模式与实践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改变授课方式,营造“师范氛围”。

长期以来,师范高校缺乏“师范氛围”,师范生还没有“职前教师”的观念。在部分专业课上,教师会让学生就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展示,从表面看,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锻炼能力,但这只是一种单向输出,学生往往只顾把自己要展示的内容说完,忽略了与同学的互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也不会给出评价,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课”。如果师范生在专业课学习时,学生有机会像老师上课一样将自己所要展示的内容与同学互动,并在课后得到教师的评价,明确优点与不足,从而有所收获。这样一来,学生有机会面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微课程,既锻炼了双语能力,又锻炼了课堂实施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展示,师范生会逐渐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

(二)调整培养模式,锻炼教学能力。

详查某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第六学期才开设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并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比例相对较低。由于教学实践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学生来不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这使实践活动大打折扣[3]。本研究建议把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和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开设学期提前至第五学期,利用暑期开设教学实践课程,并相应增加课时比例,让学生尽早接触教学实践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目标。另外,提前开设教学实践课程有利于英语专业师范生准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不至于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还不具备英语教学能力。

(三)优化实践形式,促进师范生成长。

除了培养模式的改变外,教育见习也可以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学实际、坚定从教信念和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对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对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调查显示,非常希望去中小学见习的师范生比例随年级增加,可见他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见习对教学能力的辅助作用(见图4)。师范高校在周边中小学都设立了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不能仅用于实习,也可以用于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基地。教育见习可以作为师范生专业学习之外的一种实践形式,有了教育见习的经历,他们在实习的时候才会游刃有余,才能逐步实现由学生到教师工作的转变[4]。这需要师范高校建立实践创新机制,系统设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不同形式的教学能力实践,促进师范生成长。

[1]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

[3]陈承声,陈彩燕.“国考制度”下的师范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论坛,2015,(3):47-51.

[4]杨爱君.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7):45-50.

猜你喜欢
师范英语专业师范生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师范学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