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改变命运,朗读令人生完美
——初中语文课堂加强朗读教学的意义与实施浅析

2016-03-17 05:24:09福建浦城县第三中学姜艺芳
学苑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文章

福建浦城县第三中学 姜艺芳

知识能改变命运,朗读令人生完美
——初中语文课堂加强朗读教学的意义与实施浅析

福建浦城县第三中学 姜艺芳

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朗读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训练

在互联网和大屏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的时代,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45分钟的课堂,积极调动学生在大脑指挥下完成口、耳、脑等感官参与的语文活动,及早培养孩子的朗读兴趣,把孩子从孤寂的网络阅读中解放出来,为今后走入社会的交流积攒能力,完美未来人生。

作为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朗读训练即是经大脑指挥口将文字信息转变为声音传递信息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语感,领会语言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老师让学生跟读,除了进行识字教学外,也培养了学生初步朗读课文的好习惯。而初中阶段,朗读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功中,读是基础,对其他三种能力最有影响又能制约其他三种能力的就是读的能力。多年以后,当一届又一届的已走入社会的曾经腼腆的孩子返校拜访老师,为师者每每从他们的侃侃而谈中欣慰地发现,在初中阶段如果能及早重视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训练,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立竿见影。

一、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1.认知水平差异。

智力因素起着认知的作用,因此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也就决定了对课文解读的不一致。

2.阅读积累不足。

因为阅读积累得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对课文的理解不能深入,只能停留在表层的对内容的梳理层面上,无法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3.朗读习惯欠妥。

对课文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就是阅读习惯。课堂观察发现,许多学生朗读目的不明,觉得不读课文也不会影响考试分数,所以就不能认真去读而是胡乱看看课文后就作出理解,朗读存在形式化。再加上识字量少,误读率较高,朗读课文不懂语调、速度、停顿,于是错读、误读、增读等问题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二、朗读教学的现状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解读现状,作为课堂导演,笔者发现,课堂中这几个现象应引起重视:

1.不应为赶进度而忽略朗读。

这种情况通常在面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时,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朗读会浪费宝贵的时间,采用快速默读,并随即通过对话的形式对课文进行理解。表面上看,互动效果不错,但是当教师问,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为完成进度让学生默读看书或直接呈现问题的答案,课堂朗读就被“合理”和谐了。

2.遇到篇幅较短的文章朗读走过场。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今天讲授的是一篇短小的文章时,会觉得时间充裕了,于是精神也会松弛下来。这样的课堂如果不注重朗读的目的,没经过精心备课,学生的朗读因文章短而快速掠过,表面上课堂很热闹,却只是一次又一次为朗读而进行朗读,缺乏情感的荡漾与心灵的碰撞,这样的朗读最后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点缀就不奇怪了。

3.缺乏朗读的多样性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没有激情的朗读就如喝一杯白开水,也许只能解渴。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可以给我们老师带来启发,为朗读增加感情、语调等色彩会像有各种添加剂的“水”一样既受欢迎,又回味无穷。

4.缺乏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

学生朗读后教师应及时予以评价,这种评价,就要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了。如果只是用简单的你朗读得真好、不错、还行等话语予以评价,缺乏针对性,还会给学生敷衍的感觉。当你做出“真好”的评价时,你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说你仿佛听到了未来主持人的播音,当你发现学生朗读不给力时,可以带读,告诉他如果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积极进行朗读训练的好处

1.矫正读音,避免读错音,读错字。

如形似音异的字:已己巳;末和未;卖买等等容易混淆。一字多义的字,如“效率”与“表率”的“率”,行业和行为“行”字容易读错。通过朗读训练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识字水平。同时朗读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及课文的结构特点。

2.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有不少学生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口语不流利,回答不完整,或答非所问,有的干脆不回答。这其中胆怯的学生是怕“说”,“说”不出来,究其原因是缺乏“读”的训练。针对这一现象,如果从抓朗读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后,学生朗读能力会明显提高,回答问题也会更大胆,更流利。

3.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种艺术表演,它能给人丰富的想象,诱发学生的直观兴趣,并逐步形成潜在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4.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例如因为语文基础差,某学生七年级上学期写作能力很弱,写不了300字的作文,而且错别字连篇。经过一学年的语文学习,重视加强辅导他“读”的训练,在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到八年级语文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作文也能写到600字以上了,错别字也明显减少。

四、初中生朗读训练的实施

正确朗读的训练是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常用的方式是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教师必要的示范性朗读,能给学生以仿效,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感受、欣赏到课文中的内容。学生朗读是训练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的情况。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漏读、增读、错读。在训练中,要有意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读一读。读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评和指导,这是重要的一环。忽视了它,就很难达到朗读的效果。

流利朗读的训练应该是朗读训练的第二步。使用声音响亮标准的普通话,读句熟练流畅,速度节奏适中。小组朗读或全班集体朗读难度较大。集体朗读人多声浪高,气氛浓,效果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易把握速度、语调。要求高、难度大的是分角色朗读。运用这一方式的朗读,一般选用的课文内容是剧本或对话较多的小说。它要求学生要掌握、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特点及对话的语气等。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必须作适当安排和精心指导,以便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作为第三步的理解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并在朗读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朗读中带有思考,思考后增强朗读魅力。

最高能力层次的训练,无疑是有表情的朗读训练。当学生能对课文内容和情感达到深刻体会和理解,切实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重音处读出重音,注意停顿,把握语调,凡设问、反问、惊异、欢呼、鼓励的语句训练读高升调;凡感叹句、祈使句及沉痛、哀悼等语意的句子,要求读低降调;一般的陈述句、判断句读平直调。朗读速度快慢、语气长短应该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语句性质等决定。表示热烈、紧张、欢快、惊恐心情的要快节奏。表示悲痛、沉闷、缅怀的心情要慢读。一般记叙、说明、议论用中速朗读。在这个阶段,我会结合课文内容,选用一些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的评书片段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欣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无论中华古老的评书相声抑或是现代舶来品脱口秀,都是最高层次的朗读来感染听众的。

以上四个能力层次的训练,试图揭示朗读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和学生朗读由低级向高级层次发展的规律。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初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强弱与其语感能力成正比,只有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朗读训练,才能让他们具备高层次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

五、强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的意义

1.带领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音乐美,从而提高感受语音的能力。

在朗读中才能体会汉语文字四声中的铿锵之声,感受出文字的语音之美。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切舒缓,同时感受语调的高昂、低沉,节奏的急切、舒缓,语速的快抑或慢,从而获得对文章的音乐美感。

2.充分感受文章中丰富的形象,增强对语言文字所塑造形象的感受能力。

具有形象的感受能力是文字语言的最大特点。优秀的课文是被激扬的文字,如果通过朗读再辅以绘声绘色、描形状貌的特点,就能使听众从脑海中浮现出课文所创造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营造一种见其人、闻其声、身临其境的美感。

3.朗读可以品味文章蕴含的丰富意义,潜移默化成长中的孩子对深沉语意的感受能力。

当蕴藉着含蓄的美、丰富的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学在作者所描写的人、事、景物之中通过朗读品味出来,而获得美的享受,是难于忘怀的。

4.用朗读去可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情趣。

在朗读中感受作者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展示文章的情趣、情味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理想抱负、情操气质、人格品德等,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5.朗读,还能感受到文章不同的语体和风格。

老师如说戏者一样,带领学生去体会并提高文章风格神韵的感受能力。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文章风格,往往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即使是同一文体,当作者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志趣的有差异时,其风格往往肯定各有特色。通过朗读仔细品味、辨别,增强了其对文章语体和风格的感悟能力。

朗读,作为一种训练和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表现在学生身上所谓语感强和没有语感的区别,其实就是会朗读与不会朗读的区别。能组织好一堂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的老师,一定是重视朗读训练的优秀老师。在训练朗读的课堂里,沉默不再是金!如果说,知识能改变命运,那么,朗读让人生完美。训练好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在练就朗读硬功、教学技能经过长期锤炼的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定能练就美妙的语言交流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从这个意义上看,语文老师任重道远。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2010

[2]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学术期刊.2012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2004

[4]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基本能力.2012

[5]试论汉语文化教育传播的方式方法.2010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