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丽
乌铜走银 偶然造就的惊世绝技
文/陈晓丽
北京景泰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传承了600多年,具有纯正皇室血统的帝王级奢侈品。在云南,有一种与景泰蓝齐名,被工艺美术界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的工艺技术,它就是乌铜走银。
与景泰蓝的色彩绚丽、富丽堂皇不同,乌铜走银工艺品造型古朴别致,纹饰丰富多样、精致繁复,黑白相间的颜色更使其别有一番端庄大气、古色古香之感。著名学者袁嘉谷曾在《异龙湖歌》写到“器精称乌铜”,称颂的就是乌铜走银器具的技艺精湛。
和陆游《文章》中所吟唱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样,乌铜走银也是清朝雍正年间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偶然所创。相传,匠师岳富某日在炼铜造器时不慎将手上的一枚金戒指掉于炉锅中,戒指瞬间熔化,惋惜的他愤怒地将炉周放着的一些银、铝等金属全扔进锅炉中。待气消去观察时,发现炉中出现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上面呈现出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经仔细的研究琢磨,终于成就了如今云南独有的乌铜走银工艺。
乌铜走银一经问世,就收到了当地宦官子弟、乡绅富豪的喜爱。清朝末年,石屏岳家在昆明开设了分店,据石屏县志载,其店中年产销量达3000~5000件。云南总商会市政卷记载,民国初年,“岳记福兴乌铜庄”岳应制作的乌铜走银工艺品获得了昆明花朝会乙等奖。一时之间,乌铜走银名声大噪。直到后来,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原材料稀缺,制作成本高,为了生存,包括岳氏后人在内的许多工匠无奈放弃该技艺,乌铜走银的传承和发展难以继续。岳家的分店在战火中灰飞烟灭,匠人们放下了手中的锤子、錾子,拿起锄头开始在土地上寻找生活,乌铜走银逐渐成为了父辈口中的故事,一代人心中的伤痛。
在那个战火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乌铜走银第六代唯一传人金永才大师的师父李加汝依旧坚持,希望能把该技艺传承下去。李加汝曾是岳家石屏店铺中的学徒,战争爆发后,他被抓去当苦力,颠沛流离辗转多年之后才回到了故乡官渡区小板桥镇,而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已尘霜满面。
年事渐高,精力不济,合适的传承人依旧没有找到,老人只能每日在官渡的茶馆里对天嗟叹。那时还是一个在茶馆做银饰的金永才慢慢进入了老人的视野,年轻人的认真上进、好学进取的态度让李加汝十分满意,加上金永才对技艺十分感兴趣也很有天赋,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和考验,老人决定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他。1982年,金永才正式拜于李加汝门下系统性学习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至今,乌铜走银工艺终于得以传承。
乌铜走银墨盒
乌铜走银福寿万代赏瓶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国家对传统工艺技术不重视,再加上乌铜走银工艺品价格昂贵,金永才虽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乌铜走银微弱的生命只能借助慕名而来向他定做工艺品的港澳台商人才勉强延续。
直到07年国家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金永才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铜走银才真正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精湛独特的工艺,朴素精致的图案,文雅端庄的品相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喜爱。201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金永才的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建立。
学成至今,金永才在传统基础上对乌铜走银技艺做出了一些改进,形成了完善成熟的工艺制作体系。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序繁多,将铜、金、银等十余种金属熔炼出乌铜合金锻打、碾压成薄片之后,用錾子刻出设计好的图案纹样,再将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高温处理,银屑或金屑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之后还要把走好银的乌铜片打磨焊接成型,经过抛光之后进行捂黑处理,出汗的手拿着器具边捂边揉搓,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器具就呈乌黑发亮状态。
如今,乌铜走银传习馆已相继收徒11人,出师的徒弟们也陆续在各大展会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金永才也遵恩师遗训,收了1名石屏当地人为徒,把乌铜走银的技艺还回那片孕育它的土地。乌铜走银的技艺在发扬光大,寒冬早已远去,春日的美景让人沉醉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