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火炕
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冰雪连天。人们为了生存,一种避寒取暖的火炕就最先在这里诞生,并传播到世界其它各个地区。
过去的老北方,家家都是以炕大为荣。北方人爱家,炕大,屋子就暖和,也暗示着炕上睡的人多,预示着家里子孙兴旺,多子多福。火炕是房子的中心,便于防寒取暖,是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场所。
北方火炕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甚至俄罗斯沿海洲的克拉斯基诺地区2000多年前的古屋遗址中发现了九座火炕。当时该地区属于沃沮高句丽领土。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大肚川河河畔谷地中,发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团结遗址。学者们认为,这是沃沮人的文化遗存,并定名为“团结文化”。沃沮人住半地穴式房屋,房屋内有围绕穴壁而筑的火墙,它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取暖设施,也是今天东北火炕的雏形。
东北地区用火炕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旧唐书·东夷传》,当时“其俗贫窭(jù贫穷)者多,冬月皆作长坑(炕),下燃煴(yūn)火以取暖”天气严寒,他们就坐在炕上取暖,过着舒服的日子。集安东台子发现的高句丽住宅都是长方形的正房,四周有回廊围护。房屋东西两端各搭有火炕,并且有单炕洞和双炕洞的区别。东北传统民宅的烟囱,与南方也有很大不同。烟囱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立在距房山墙三四尺远的地面上,这种烟囱独立垒起,有圆也有方,下粗上细,逐级上敛,形如小塔式,高出房檐约数尺。这样于房屋外侧竖起的烟囱,民间称其为“落地烟囱”、“跨海烟囱”,满语则称之“呼兰”。
高句丽疆域曾经扩展到东宁县,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人的火炕应该是从沃沮人的火墙发展来的。
到了辽金之际,女真人的火炕有了一定的变化。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炕上”文化。室内北、西、南三面环炕,三铺炕烟道相通,共走一个烟囱,俗称“蔓子炕”。也有两铺炕的,即南炕、北炕,俗称“对面炕”。满族的炕是不能随便坐卧的,过去“南曰主,西曰客,北曰奴。”后来虽然奴仆在生活中已消失,但坐卧礼仪依然很严。西炕为贵,多不住人,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所以不能随便坐在西炕上。一般长辈住南炕、小辈住北炕。
火炕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这样的火炕和明清时期的满族的转圈炕已经差不多了。
在历史上,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炕。从炕在室内的位置和形状上讲,炕的长边占满一间房前墙的叫前炕,占满后墙的叫后炕,占满山墙的叫顺山炕。有一些住宅宽敞,靠房间前后墙两面都有炕,称为对面炕。有的房间较小,炕两面靠墙,两面炕沿,基本呈一个正方形,叫棋盘炕。从炕的结构上讲,有分洞炕和花洞炕。从烟道的走向上讲,有顺洞炕和回洞炕。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一种架空的炕,传热快、保温时间长,称为吊炕。
在辽金时期,人们用土坯垒炕,用煤、柴和牛粪来烧炕取暖。为了增加舒适程度,他们还在炕上铺上被褥,富贵人家还要铺上貂皮。现代社会,人们开始用砖砌炕,在炕上铺上炕席和炕毡,在炕上放上炕桌和躺箱。炕桌摆设在炕上,既可以用来吃饭喝酒,也可以用来给小孩儿读书写字,一举两得。躺箱上放置全家被褥衣物和金银细软,伸手可及,十分方便。在绕炕周围约一尺多高的墙面上绘制出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图案,称为“炕围”,和天棚上的画相对映,多了一些美丽的元素,是很不错的民间美术作品。
在东北,火炕历来有“在睡眠中自然养生”的美誉。在炕底烧火也是东北的一大发明,南方虽也有炕,却是很少用火,所谓:“炕热屋子暖”。白天辛勤劳动,晚上在炕上一躺,平时积累起来的腰酸腿疼很快就消失。客人来了,一般坐在炕沿上聊聊天,尊贵一点在炕里放上炕桌喝喝酒。对于家里的受尊敬和受宠爱的成员,夏睡炕梢凉快,冬睡炕头热乎。过年过节了,家家户户在炕上摆一桌酒席,团聚一下,往日劳动的疲劳一下烟消云散,浓浓的亲情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老北方搭炕也有其极其严格的工艺性和科学性,会搭炕的人在东北绝对是富裕户。每逢上冬,就会天天有人上门,提拎着一挂刚杀的猪肉或是新采的蘑菇。“灶上做着菜呢,酒也烫上了,前儿个和你约的,现在有空没?”,手艺人就肩上搭了毛巾乐呵呵跟了去,手艺人搭的炕,热的均匀,余热持久,屋里不反烟,灶上不倒灌回火,这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好炕。搭炕人的手艺一般都是祖上秘传,按照实际搭炕的大小长短等具体特征,手艺人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走砖”,搭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炕,走砖方式不同,炕的名称也不同,什么“万字炕”、“连二炕”、“花洞炕”等等,特别是搭到了显示技术的排搭炕洞“走砖”时,还要把无关人等全都请出去只留手艺人一个,以求技不外泄。室内的火炕一年一掏,一般在深秋时节。烧炕是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只要吃饭、烧水、炕就是热的。除了一日三餐,平时烧炕则一般用“地火龙”,“地火龙”又称“地炕”,就是将室内地下也修成烟道,在特别冷的季节加烧火地以提高室温,现在东北各地楼房中普遍采用的“地热”供暖方式应该就是脱胎于此。尽管室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屋里炕面、地面一起散发热量,仍然是温暖如春。与炕相通的侧面墙是分隔灶间与正室的隔断,用手一摸是热的,东北俗称“火墙”。其功用自然也是取暖。灶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每家的两口大锅,一口锅用来保证一家人的吃食,另一口锅则用来给猪鸭鸡狗做饲料。东北的菜一般以“一锅出”、“杀猪菜”为主,锅里炖着粉条猪肉,锅边则摊着大饼子或是在杀猪菜上方架上笼屉蒸窝头,饭菜一起出,既丰盛又省时省力,灶间还可以顺带烤两穗苞米或是埋上两个土豆,更是事半功倍。
炕琴
炕琴
炕沿的好坏也是一户人家贫富等级的反映,大户人家一般用三寸左右的桦木做炕沿,因为桦木硬且光滑,贫苦人家则多以杨木为炕沿,当年生活水平普遍偏低,谁家有个好炕沿都成为别人羡慕的好东西。炕上铺了用苇片或秫秸皮手工编制的炕席,近几十年即使是睡炕也不铺炕席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牛皮纸糊过的平整的炕面,手头富裕的就铺上一块胶合板,刷上白漆,看上去就如一面镜子。在与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栅顶吊下一根长竿,称为“幔竿子”,用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可以放下,避免头顶受风着凉。炕头上常是放着正在发酵的面盆或是蹲着一两只逮耗子的猫,看上去温馨舒畅,家味十足。汉族人居住习惯,如两间房,长辈住南炕,小辈住北炕,人称“老少间”;三间房,长辈住东屋,小辈住西屋;五间房,长辈必须住东屋的南炕。其他人分住各屋。假如正房不够用,可住厢房。
炕上一般都摆放炕琴。炕琴为上下两层,上层叠放被褥枕头等寝具卧具,俗称“被格”,下层则装日常衣物,有比较稀有的零食或水果也藏在其中,东北的小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脱鞋上炕翻炕琴找吃食,摸到手了便掖到怀里撒丫子跑出去疯了。炕后头与灶间相通的是一扇小窗,方便由灶间向层内送刚出锅的饭菜,炕上家家都有一个小方桌,旧称炕桌,没有方桌的就放上饭桌子,孩子写作业、大家摔扑克,欻嗄拉哈。有啥大事小情说个事儿什么的包括吃饭嗑瓜子都在这面炕桌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