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佰春
瓦尔喀人的身影
文于佰春
瓦尔喀姑娘瓦丽娅一家人在西伯利亚寒冬中自信地生活着 于佰春摄
到中俄界江乌苏里江对岸采风,是我多年的愿望。
2015年初春,西伯利亚的严寒并没有锐减它的凛冽,界江的坚冰上依旧能跑雪撬。应东道主俄国朋友米沙的邀请,我来到了界江附近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个民族自治镇采风。在这里,我了解到历史上的原住民瓦尔喀人的生活一幕。
一百多年来,瓦尔喀人在这里或驾小舟出没于烟波里捕鱼捉鳖,或踏滑雪板穿行在外兴安岭的林海中捉虎抓熊。据《清史稿》记载:瓦尔喀人的属地南至现在的吉林珲春,东至俄罗斯伊曼城,北至黑龙江省的饶河,西至富锦市。语言系阿尔泰语系。瓦尔喀人主要以渔猎为生,不事农田,喜爱依山傍水而居,夏天住撮罗(圆锥形泥革屋),冬天挖地窖子住。瓦尔喀的意思为呼尔哈(即现今牡丹江一带),也就是说这里的原住民统称为瓦尔喀人。
据黑龙江饶河县志记:150多年前,瓦尔喀人在乌苏里江两岸自由自在的生活,夏天驾小舟来往于大江两岸捕鱼,冬天赶爬犁在冰冻的江面上来回走动、探亲。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帮助清军运送粮草,为清军当向导,自发加入到抗击沙皇俄国侵略的战斗中。当时两岸都是中国领土。就是在1860年(清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江东划给了俄国。但两岸仍是瓦尔喀人居住,走亲访友不断。直到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苏日两国严加封锁江面,两岸瓦尔喀人隔江相望,不能来往了。
清咸丰初年,瓦尔喀人当时是饶河县境内的主要居民,约15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清咸丰十年以后,哥萨克人来到俄远东地区(乌苏里江东岸),带进了天花病,此病传染给了瓦尔喀人,造成了瓦尔喀人大量死亡。有的村子200余人全部死光,有的仅剩三五人。经过这一场疫病,瓦尔喀人及其他民族的居民仅存600多人。那时,遥远的界江边关一片荒凉,几百里都没有人烟。
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朝政府看到边关无民,沙俄时时有入侵可能,为巩固边关,实行移民,便实行放荒、免税、补助等政策,奖励关内百姓到边关垦荒种地。大量内地无土地的贫苦百姓来到边关之地,再加上修中东铁路的中国劳工受不了俄国人的欺压,也纷纷从伯力、庙街、海参崴逃难来到这里,使边关人口猛增。经过天花后残留的上百名瓦尔喀人,很快融入了这个移民来的人口中。瓦尔喀人和汉族人混居在一起,向汉人学习文化,并定居下来从事农耕,与汉人通婚。另有少量瓦尔喀人迁入赫哲人居住地。还有为数不少的瓦尔喀人由于通婚和迁居,融进到其他民族中,十月革命后在远东地区休养生息,成为一支有独特民族习惯的部族。在二次大战中不少瓦尔喀人加入了苏联红军,奔赴前线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春季,一些瓦尔喀族青年人作为当地的亚裔民族被苏军动员,参加了在远东集训的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编入了远东第八十八国际旅,成为反击东方法西斯的战士,最终和苏联红军、中国抗联一起解放了东北。
为了深入了解瓦尔喀人的生活现状,在米沙的帮助下,我如愿以偿见到了坐着雪撬抱着孩子来接受采访的瓦尔喀姑娘瓦丽娅。这是一个漂亮的东方女子,从面容表情上给人以足够的可信任感,她端坐在雪撬上,像一尊冬季的女神,在早春的寒风中流露出自信的笑容。这样一个瓦尔喀女子无所畏惧地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面对生活,给人以一种母性的力量。据讲她的爷爷就是一个在70年前参加过对日战争的苏军战士,曾随着苏军大部队冲垮了日军防线,打进东北。战后在远东一个农场担任过党委书记,苏联解体时老人病逝了。瓦丽娅的丈夫瓦西里是俄罗斯族,在海参崴做边贸生意,一家人过着自给自足的温饱生活。瓦西里说:现在中俄结成的战略性伙伴关系,给两国边民带来了互利互补的好机会,希望长久地友好下去,和平发展,共同富裕。
随着岁月的流逝,仅有不到一千人的瓦尔喀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但是瓦尔喀人也留下了自己的历史足迹。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