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视野下我省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016-03-16 02:58:14杨辉
奋斗 2016年1期
关键词:补贴农业农村

杨辉



新常态视野下我省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杨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的薄弱一环。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52亿斤,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增量占全国增产总量的近5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十二五”时期,我省便重点提出要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粮食生产摆上“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稳面积、调结构、强科技、增单产、提品质”为目标,可以说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出台更给力的政策措施。

一、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地位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更要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避免出现弱化农业投入的倾向,以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和农村要美为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出台一系列切实管用的强农政策举措。做强现代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永续发展的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首先,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开展永久性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服务于农业的引水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和江河湖泊治理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盐碱地改造科技示范工程。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和绿色增产模式创新的攻关。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其次,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念好“粮食经”,打好“果蔬牌”,唱好“林草戏”。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次序。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政府补贴政策,发展农产品精细深加工。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的竞争力。第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的安全水平。严格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质量监控,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第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农业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第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完善并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补助强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相关补贴政策。

二、持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生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进而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首先,优先保证对于农业农村的投入强度,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坚持把“三农”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助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其次,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完全执行“绿箱”和“黄箱”政策发挥其惠农作用。第三,继续实施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目标价格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第四,实施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的推广补助政策。实施对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扩大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奖补范围。第五,积极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社区,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激活并盘活农村中的各种要素资源,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

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第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进行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的活动,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第二,要大力表彰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弘扬社会正气,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要多渠道发展教育事业,为人们的求知提供多种方便、实用的教育方式,扫除文盲,普及科学。第四,要加强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管理,以健康、文明、通俗、实用的文化产品,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要,陶冶人们的情操。第五,要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的力量,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还要通过社会舆论、教育、示范等多种方式使农民逐步树立起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现代新观念,以现代意识武装农民头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如何利用好“十三五”规划中所蕴含的政策红利,对于黑龙江省而言至关重要。在落实“十三五”规划上,发挥我省发展现代农业上的基础优势,努力将黑龙江建成以机械化大农业为基础、现代农林科技为支撑、绿色产品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尽早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作者系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补贴农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