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陆正军
学会“借题解题”
四川 陆正军
高考政治的大部分非选择题是依据具体情境来考查理论知识,非选择试题常把具体情境与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基于具体情境提出具体问题,要求考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迁移、运用知识。真正能够把考生成绩拉开距离的,是认识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理解和识记理论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联系情景调动理论知识。解答政治非选择题,背景材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拟结合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引导学生“借题解题”,充分发挥背景材料在答题中的作用。
搞清楚题目考查的具体知识,是正确解答政治非选择题的前提。大多数的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都会对答题的知识范围作出相应的规定,但是很多时候设问对知识范围的规定并不具体,还需要考生通过分析背景材料涉及的行为主体、影响对象及有关现象等,并把生活语言转化为理论术语,才能进一步明确答案的具体知识指向。
【例1】(2015·四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这道试题规定的知识范围并不具体,分析设问“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可知,解题时需要概括题中H市的做法,根据这些做法确定具体的知识指向:以社区党建为抓手,要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答;市政府梳理相关法规,要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作答;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从人民民主管理、人民主体的角度作答;“法律进社区”,要从法治意识的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 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②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明确研究对象,才能克服答非所问,增强答案的针对性,提高得分率。但是,试题的设问往往只能概括性地提出问题,要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常常需要考生结合背景材料,理解设问的具体内涵,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为此,需要在把握材料分层观点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把材料的中心意思和层次意思,分别转化为理论术语,建立试题与理论的正确联系。
【例2】(2015·安徽)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仅仅依靠试题的设问,考生是难以理解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含义的,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要理解设问的具体内涵,需要考生研读背景材料,从总体上看,材料讲的是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用文化生活的观点表述为“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从材料的层次来看,材料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工匠精神是推动制造业的重要动力,用文化生活的观点表述为“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二是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用文化生活的观点表述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用文化生活的观点表述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如此结合材料分析设问,是不难确定答题要点的。
参考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由于受到个人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影响,有的试题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象,考生并不熟悉,有时是难以理解的。认真阅读背景材料,从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能够获得相关知识,了解有关的社会现象,进而正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增强答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以上结果提示,下调他莫昔芬耐药细胞中PGRN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增强耐药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
【例3】(2015·北京) 互联网时代,“众”的力量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老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首都之窗人民建议征集网页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本题是一道综合探究型的试题,审题时要抓住两个主体“公民”“政府”,然后分别从两个不同主体阐释问题。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所限,许多考生并不清楚互联网在公民与政府之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农村的个别考生甚至对互联网都不熟悉。通过阅读背景材料,考生可以了解公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做些什么,政府借助互联网可以为公民做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考生才有可能结合《政治生活》知识思考公民和政府做的这些事有何积极意义,公民和政府应该如何用好互联网。
答案示例:互联网为公民与政府的联系和沟通搭建了全新平台,开启了社会治理的“众智”模式。互联网激发了公民的热情,公民可以充分行使权利,维护权益,自由表达诉求,广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优化公共政策,创新社会治理,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动。公民应依法、有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政府应努力提高透明度,主动回应公民诉求,完善与民众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凝聚公民与政府的合力。
有的背景材料是为了帮助考生准确理解试题,有的则是为考生弥补知识的缺陷,还有的是给考生解决问题以提示。充分利用背景材料中的相关提示,常常是顺利答题的有效捷径。
(一)解答“是什么”类的试题,需要考生在把握材料主旨及分层观点的基础上,转化为理论术语。
(二)有的材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为什么”类的试题,答题时就要围绕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分析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有何意义;如果是“怎么办”类的试题,答题时就要围绕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四)有的材料介绍的是某一事件的影响,如果是“为什么”类试题,答题时需要把背景材料分层次转化为理论术语;如果是“怎么办”类的试题,则需要就如何扩大正面影响、克服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例4】(2015·全国卷I)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这是一道“怎么办”类的试题,背景材料着重介绍了我国强化预算管理的一些规定和做法,答题的基本思路是把这些规定和做法转化为政治生活术语。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从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体现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体现了政府履行职能、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贯彻落实预算法的规定,体现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编制和执行预算。
参考答案: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