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总工会 印君芳
丹阳工会“一访二问三定四落实”推动工会精准帮扶
□江苏省丹阳市总工会 印君芳
近年来,丹阳市总工会主动适应职工队伍的新情况、职工需求的新变化,立足工作实际和职工需求,通过“一访二问三定四落实”举措,开展工会精准帮扶活动,打造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的帮扶模式,满足职工的多元化需求,确保职工群众有真切的“获得感”。
“一访”即每年6-8月结合困难、特困职工调查,市总工会人员分组下基层、进企业、访工会主席、会困难职工、问社区群众,看家庭状况,对所有困难、特困职工申请家庭进行全面走访。
“二问”即一问困难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致困原因和自身需求;二问困难职工缺什么、急什么,最大限度做到底数清、家底明,在困难员工“最盼”上下功夫,在困难员工“最急”上见真情,在困难员工“最需”处有作为。
“三定”即通过分析致困原因,找出制约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瓶颈问题。
一定帮扶脱贫对象,该市对困难职工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因病致贫型”“单亲因学致贫型”“因残致贫型”“缺乏劳动技能型”和“缺少创业扶持和项目型”等五类,通过分类排序确定“缺乏劳动技能型”和“缺少创业扶持和项目型”的困难职工家庭为重点先期脱贫解困帮扶对象。
二定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服务方案,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因困施策、分类帮扶。
三定“精准帮扶、全面救助”目标任务,丹阳市总工会机关以部室为单位实行分组帮扶联系制度,每组结对联系3名建档困难职工,局系统、镇、区工会帮扶联系本系统、本地区的2名建档困难职工,明确帮扶责任,帮助研究好脱贫项目,确定目标进度,帮助解决中途遇到的具体困难,采取责任制管理,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四落实”即:落实四项举措——
一是落实完善制度保障规范体系。丹阳市总工会强化协同配合,推进源头参与,去年以来先后由市政府办下发了《丹阳市特困职工帮扶救助办法》《关于调整2016年度市区住房保障有关标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特困职工医疗、教育、生活、就业创业四个方面的帮扶救助标准、范围,扩大住房困难职工住房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正协同民政、医保中心等部门在原《丹阳市医疗救助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新《办法》,将大幅提高特困职工和低保等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和力度。
二是落实帮扶保障体系建设,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丹阳市总建立了以职工互助保障为龙头,生活、就业、助学、法律、医疗和廉租房帮扶等相结合的“1+6”生活保障模式,同时帮扶服务工作网络不断向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及规模以上企业延伸拓展,全市建立了以市职工服务中心为主体,12个镇(区、街道)、36个村(社区)、183个规模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点)为支撑的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四级工会帮扶服务工作格局,使困难职工难有处诉、困有处济,做到困难职工档案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撤档,职工来访件件有回音、符合救助条件的事事有着落。
三是落实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机制。丹阳市总工会成立职工帮扶专家服务团,聘请了法律援助、劳动关系协调、心理咨询等八个方面专家学者为职工免费提供精神性、发展性帮扶服务,目前已有1632人次职工享受了上述服务,先后开办困难职工家政服务、育婴师、皮鞋手工加工、食用菌培植技能培训班等,培训困难职工达650余人次;开展“阳光助学、助业”活动,与该市农商银行联合开展扶持职工创业的“筑梦行动”,为困难家庭大学生和下岗失业职工创业提供资金贷款和优惠,助推困难职工家庭圆梦;利用互总工会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全市就业岗位信息;利用“三八”“五一”等节点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
四是落实个性化帮扶举措,在“精准度”上下功夫。近两年来,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丹阳工会先后开展了困难职工“微心愿援助行动”、“流动病床康复行动”、免费法律(心理)援助行动、“创业就业引领工程”、“攀亲助学”、“爱心医疗救助卡”、“爱心车队便民行”等活动,为370名困难职工家庭提供了“点对点”的帮扶服务,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两年来,丹阳市总工会通过“一访二问三定四落实”举措,从解决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最急切、最期盼、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推进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困难职工好评,在该市开展的“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活动”测评活动中,丹阳市总工会首次排名前十。共有586人次困难职工得到工会各类帮扶服务和救助,享受到帮扶物资、服务和资金折合现金达236万元,有96个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脱贫解困,8个困难职工家庭在创业典型的带领下走上创业之路。丹阳工会此举,推进了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