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51)
经济转型视角下大学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仙芝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51)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在进行调整和转型,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的高校教育也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进行转移,高校的内部审计制度亟须解决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能力问题,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指引下,强化高校内部经济监督,促进高校的党政廉政建设。随着高校干部人事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高校内部的控制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要围绕审计立项、审计内容、风险审计评估等,对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提出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对策;控制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大,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校与社会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在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高校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高校的对外联系增多,腐败案件出现频发的态势,暴露了高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疏漏和缺失。本文在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剖析了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并在内审“免疫系统”论、“管理+效益”的审计理念下,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机构特性,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内部审计,整顿内部审计队伍,为高校的教育发展长远目标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我国的经济形势由快速发展进入了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因而高校内部审计环境也从宏观、微观等不同角度发生了转变,高校所面临的外部联系及拓展领域日益增多,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扩建、改建工程建设、内部控制等,在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存在任务繁重而审计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高校内部审计创新已是时代所趋,大势使然。
(一)高校内部审计以高校增值服务目标为导向,促进高校发展
在新时期内,高校内部审计由原先的财务审计重点转为审计管理和增值服务为目标导向,是高校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在高校扩展时期要服务于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目标,承担好“免疫系统”的角色,由单纯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经济领域、业务运营领域、内部控制领域的内部全方位审计,这有助于促进高校自我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内部审计的自我约束机制下,高校才能得到长远、持续的发展。[1]
(二)高校内部审计以提高综合效益为动力
基于我国对于内部审计创新理论的研究,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拓展到了为高校获得增值服务的职能,在这一职能的驱使下,内部审计活动需要从下述方面实现其职能:
1、创收节支、预防不合理的开支用度;2、国家对高校自主建设权的开放,高校的自主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建设领域、业务拓展等方面增加了不少的支出。为了有效控制高校的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建支出等,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3、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项目评价;4、施行标准化操作程序,督促业务程序和相关流程的有序实现;5、对于建设项目的后续跟踪信息反馈评价;6、内部审计结论的报告形成并提交;7、保障高校的知识资产、有形资产的安全。
(三)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文化融合的需要
基于对内部审计创新的理论认知,内部审计由单纯的财务审计转为向高校实现服务的审计,其监督职能也拓展到服务、内控等职能,在高校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内部审计创新不但要进行经济、财务等方面的审计,还包括对于高校的环境审计和文化审计内涵,在高校和谐民主的高校文化创建中,内部审计通过对环境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对高校文化的内部审计,这一创新转变不仅可以增进高校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和谐关系,而且促使高校在诚信、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文化价值提升。[2]
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高校为了保证其资金安全有序地使用和管理,要修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也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成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涵盖了教学管理内控体系、科研管理内控体系、财务管理内控体系、资产管理内控体系等,它在有效防范风险、提升高校效益等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功效。然而,高校目前的内部控制审计还与系统化、规范化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为: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欠缺
高校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实现,其前提必须要有内审的独立性,脱离了独立性的标志,内审结论将没有太大的价值与意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上,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区分,必须与其他职能部门位于同等、平行的地位,直接归属于高校最高行政领导人掌管,这样,才能使高校的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其内部审计结论也才能让人信服。然而,我们的现实却是,很多高校目前却是采用与纪检监督检查部门或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形式,使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增值服务职能无从施展,得不到正常的发挥。[3]
(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资源利用范围较窄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下,其审计内容大多是高校的财务会计资料,可以利用和查阅的资源有限,极少涉及高校的核心运营领域,停留在简单的查帐、纠错、纠弊的初级阶段,对于高校的运营管理、内部控制、增值管理等核心的“前台”运作,根本没有触及,自然对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对内部控制审计创新的研究背景下,要求高校内部审计转换观念,转变视角,用单纯的“监督审计”转为多元的“增值服务”审计,要深入高校的核心运营管理领域,可以对高校的知识性资源、财务资源、业务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开发整合,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下的内部管理审计。
(三)高校的内部审计电算化、信息化水平欠缺
高校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展,而关于内部审计所需的电算化和系统信息化配置却远未达到标准,同时,由于高校内部电算审计、系统信息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欠缺,导致高校的内部审计仍然处于手工查账为主的状态,在传统的审计手段下不利于新型经济转型状态下的风险评估,一般只能对较为静态和表象的事后审计为主,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则由于资源无法运用而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由于资源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内部审计控制的风险增加。
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高校的内部控制审计要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视角下,探索内部审计创新路径。
(一)更新内部审计理念
在新形势下,首先,高校内部审计要树立“免疫系统”论的审计理念。它是内部审计的第一道防线,它对于高校组织管理的规范、持续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其次,高校内部审计还要树立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审计理念。要对高校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处理,以促进高校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的廉政建设,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预防功能、揭露功能和抵御功能),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再次,高校内部审计还要树立“管理+效益”的审计理念。我们要突破狭窄的“审计即经济监督”论的观点,要准确对内部审计进行定位:管理+效益,其要旨是指通过实现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推动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并重的方向发展,强调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新理念,将这种价值创造的内部审计控制活动定型成增值型审计,有效地协助高校管理者履行职责,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4]
(二)改革高校内部审计体制
旧有的高校内部审计体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因而,要以时代的呼唤为要求,通过对审计独立性的强化,改革创新高校内部审计体制。
1、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设立审计委员会,增强高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高校的内部审计中,独立性是其前提和灵魂。在国外,许多企业都实施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机制,它被认同为一种科学而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采用。在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中,可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治理结构中,设立一个党委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职能部门或权力个人的干预,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我国,审计委员会还处于摸索阶段,其职责可以归结为:对高校的管理实施监督,对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对高校的管理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负责高校内外关系的协调等。这一机制有助于推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5]
2、强调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内审的独立性
从上述的内审现状可以看到,我国的高校内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加大,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应当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并持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后续提升教育,用专业化、独立性的内部审计人员,突显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推进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改变原有的会计数据记录介质、存取方式和处理程序,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实现审计抽样技术、非现场审计等技术,由传统低水平的“单机审计”向“网络审计”转变,同时,还要将内部审计由计算机辅助审计转为智能型的计算机审计,用数据和模型来解决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题,用智能的专家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对审计程序、审计文书、审计底稿等科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增强审计信息的及时反馈能力,发挥其增值服务和宏观调控的功用。[6]
(四)高校内部审计的功能延伸
高校内部审计要突破原有的财务会计审计功能,还要拓展其他领域的内部审计,这包括:1、展开经济责任审计,对高校的经济责任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2、要展开经济合同审计,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全过程实施风险评估和控制;3、开展绩效审计。在对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的前提下,对高校相关运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成果,进行预期目标和达成效果的对比分析。
[1]宋瑞.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02).
[2]雷建邦.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2)
[3]马忠东.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0(03)
[4]李桓.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5]张文平.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6]李军.熊天明.高校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探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09(03).
责任编校:徐晓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the InternalAudit in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Economy in Transition
GAO Xian-zhi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51,China)
China is in the criticalperiod ofeconomic transformation,in which allthe socialand economic fields are in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China is also transferring from elite to populace education.The internal audit system of universities has to solve two urgent problems-its role-orientation and capaci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university internaleconomic supervision and promote a clean administration and party with the guideline of audit"immune system".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adr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and rear-service socialization,internal managementand control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Suggestions should be putforwar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internal audit,and considering audit project,content,risk auditassessment.
college and university;internalaudit;status quo;countermeasure;control.
F239.45
A
2095-7955(2016)03-0070-03
内蒙古社科基金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A010)。
2016-04-16
高仙芝(1966—),女,内蒙古工业大学审计处,高级审计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内部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