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依云 马佳雯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个性化场域:高校生态阅读之空间建设
魏依云 马佳雯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个性化阅读场域是从主体意义角度出发,通过阅读这一客观关系将阅读者与阅读对象、阅读环境联系起来的对阅读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多元化场所。本文从场域视角出发,观察高校学生阅读现状,探索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存在的意义,归纳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建设特点,分析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对于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的影响,从而推广这种阅读模式。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最终蓝图是推行生态阅读,作为大学生在图书馆和课堂阅读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关键词:个性化场域 高校生态阅读 空间建设
大学时光正是广泛阅读的黄金时期,从书籍中获取各类知识仍然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阅读使大学生认识历史、认识自身、反思当下、展望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加大学生深阅读时间、提高大学生阅读效能成为高校乃至社会的一大关注点。
“场”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范畴,后来逐渐被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经过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1]。场域以客观关系为纽带,将在场域中活动的人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网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场域”范关系畴与教育结合而形成了关于场域解读与教育研究方法论拓展的 “教育场域”。“阅读场域”属于“教育场域”,是场域解读在研究性学习和阅读领域的积极探索,阅读者从主体意义角度重新诠释文本意义,形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良性互动。个性化阅读场域,即指从读者个体的认知度出发,通过阅读这一客观关系联系起来的有助于读者多元化、集中性学习的场所。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单纯的“阅读者——文本”阅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阅读者的要求,由此,个性化阅读场域应需而生。从主体意义角度进行探索的个性化阅读场域不同于课堂、图书馆等其他阅读场域,更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每个读者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阅读主体,个性化阅读场域在场域的布置上及场域内产生的活动等都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尽可能满足阅读者的阅读需求。顺应这一潮流也产生了一系列个性书店的尝试,如先锋书店、猫空、浮生记等。他们在实体书店的发展日渐式微、网络信息发展弊端日渐浮现的当下,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这与他们抓住“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建设核心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场域已成为当下阅读场域建设的重要且必然趋势。
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在高校建产个性化阅读场域可谓势在必行。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是课堂、图书馆阅读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一个可以让阅读者自由、舒适、平等地进行阅读和交流的场所。与一般的个性化阅读场域类似,它也注重在场域建设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特色,如在空间建设上力求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在氛围营造上力求舒适。因为面对的群体是大学生,所以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在建设时也有其独特性。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建设和发展特色是积极引导阅读者,提倡纸质阅读、深度阅读、研究型阅读,正确引导阅读者进行浅阅读、网络阅读等。建设目的是增加大学生平均阅读时间,丰富内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形成生态阅读核心价值体系。
个性化场域建设最核心的一点在于“以人为本”。在个性化场域中,阅读者本身的阅读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满足阅读者的需求成为阅读场域的重要关注点和努力方向。每个读者都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阅读主体,因此阅读场域在环境的布置及场域内产生的活动安排等方面必然体现出“个性化”特点。在传统的高校内阅读场域中,“个性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阅读场域的建设往往只是基于“让学生有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读书”这一初衷,而未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这里的“阅读感受”是包括对环境、对氛围的多方面感受。因此,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建设应当得到重视。复旦大学蒋昌建教授认为:“对读者有吸引力的阅读空间①需要满足四个条件:自由、有信任的氛围、有可实现性、有亲和力。”[2]这些都渗透在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建设之中。个性化阅读场域应当具有以下建设特色。
(一)空间延展性高
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首先要有符合主体阅读活动要求的阅读空间,应当有书架、书籍、桌椅等相匹配的硬件设施。空间不宜给人拥挤、压抑的感觉,构建目标是打造具有空间领域感和层次感的阅读场所,提高空间的延展性,使阅读者感到自由、舒适。阅读场域内需通风良好,宽敞明亮,既需要有纯粹阅读的纯阅读空间,又要具备便于开展交流活动的阅读交流空间,两种空间互补满足阅读者阅读需求。安静和谐的纯阅读空间有助于读者进行自主阅读,独产思考,使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休闲放松的阅读交流空间满足阅读者交流探讨的阅读诉求。两种空间的搭配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个性化要求。在场域中,位置、书籍、时间等的选择都体现出自主化,阅读者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选择书籍,空间自由意味着给阅读者最大限度的自主权,目的是形成轻松自在的阅读氛围。
(二)环境和谐度高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亲和力的和谐的环境能使阅读者更好地投入阅读状态。在阅读场域中放置名人名言、书法字画等装饰用以表现人文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研究表明,名人名言有激励阅读者、营造阅读氛围的作用;书法字画可以缓解阅读者对于文字的视觉疲劳,使阅读者大脑得到休息。除此之外,在场域中还可以摆放植物以增加场域的生机与活力。植物起净化空气、装点场域的作用,花草以色彩的鲜艳明丽让场域不再单调,使阅读者放松心情,获得审美愉悦。场域的空间建设应根据场域的空间特点打造出符合大学生阅读心理的多样化阅读意境。桌椅的摆放、书籍的位置可根据场域自身条件设计安排,形成自然舒适的阅读环境,给阅读者带来亲切感。通过这样的布置,场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满足阅读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状态,对阅读者的阅读活动起促进作用。
(三)阅读需求多元
在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书籍选择方面,应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不同院系中安排不同的有所侧重的专业性学术性书籍。同时,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方便学生了解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书籍都应有所涉及,达到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书籍安排应以经典书籍为主,在书籍购买及正式上架前应对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调查并请专业老师进行把关。个性化阅读场域将通过提供甄选过的书籍,节省读者选择书籍的时间与精力,避免无效阅读时间。在当下的知识爆炸型社会中,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却良莠不齐,因此出现了较多书籍选择上的问题。这时候需要将书进行筛选,在保证多元化书籍选择的同时,力求其代表性和可信度。
(四)管理高度自治
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自主性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学生主体的自治管理。学院可以设置专门的级织负责个性化场域的日常运行,级织应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对个性化阅读场域进行自主管理,包括活动策划人员,志愿服务人员等,致力于为读者提供舒适干净、秩序良好的阅读环境;人性化地设置特殊区域供读者饮水休息;精确引导读者寻阅书籍;定期策划阅读活动以满足阅读者的阅读交流需求。志愿者应本着“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服务读者,诚挚热心待人,建产读者与阅读场域的亲和感,为读者解决使用阅读场域过程中的问题。
此外,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可采用学校资助和校友捐献的方式获得书籍,并形成相应的捐赠机制,由学生进行接洽与运营,使得书籍更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学生管理者应定期级织调研,从学生中收集建设构想和运行模式建议,从而建产并不断完善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为学生服务的阅读场所。
(五)互动载体丰富
将阅读者群体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阅读载体表现出来,是个性化阅读场域的一大亮点。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可定期地举办阅读活动,包括围绕同一主题的阅读沙龙、阅读心得交流及书籍讲解等活动,采用各种阅读交流方式,分享阅读内容,交换想法,彼此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可邀请讲师进行不同专题的讲授,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阶段性活动,拓宽阅读者知识面,更具体更直接地使阅读者与知识接触,达到学习的效果。阅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个性化场域中出现最多的是研究型阅读和浅阅读。研究性阅读既要注重文章内容和细节,又要掌握作者观点,因此与其他阅读类型比较它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3]。浅阅读则相对轻松,以获得内心的满足为目的。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可以通过级织这类活动辅助阅读者的研究型阅读和浅阅读,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场域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是专门开辟出来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的阅读空间,目的是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方便大学生在闲暇时进行阅读。本部分从对受众的影响、对阅读教育的影响和进行闲暇教育三个方面分析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一)场域对受众的影响
1.培养探究能力
传统阅读是个人的阅读,对于书籍的理解主观性极强,阅读者阅读完书籍后很少有机会能和其他阅读者交流,也很少会主动地对同类书进行比较与探究。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则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阅读延伸活动,使阅读者间进行阅读心得交流,培养探究能力。不同阅读者的思维碰撞会使阅读者思考能力得以增强,知识面得以开拓。
2.提高阅读兴趣
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书籍经过筛选归类,方便阅读者选择并有利于系统性读书。场域的“人文气息”和环境布置努力营造出自由、温暖、轻松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者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多样的阅读活动、丰富的阅读形式,有助于引导阅读者深入探究书籍,将书籍知识适当延展,便于自己总结学习自己所想获得的知识,同时可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
3.形成阅读友谊
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给阅读者提供了在阅读中结交朋友的良好平台。阅读中的朋友分三类:一类是比自己学识渊博的人,是阅读者的榜样,也是阅读者的老师,可以给阅读者答疑解惑,引导阅读者的阅读方向;一类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认知度基本相同,可以在一起分享书籍,在书籍的理解上达成共识;还有一类是阅读过程中针锋相对的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提出不同意见,希望说服对方。这三类朋友都是阅读活动乃至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对我们自身的学习发展都有帮助。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通过平时的阅读及阅读沙龙等活动,将阅读者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阅读者形成阅读友谊。
4.提高阅读效能
我们处于知识爆炸型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与传播。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很少能静下心来阅读书籍,同时对信息的筛选与有效接收日渐成为难题。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存在,给读者们提供了安静轻松的阅读环境。阅读场域中经过甄选的书籍,节省了读者们挑选书籍的时间和精力。场域中人性化的服务使阅读者能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者的阅读效能。
(二)场域对阅读教育的影响
1.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课堂是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上的阅读活动往往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共同意义空间”[4],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实时有效对话。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停留在思维、知识单方面的灌输上,而是从主体出发,在阅读过程中分别产生独特的、个人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进行分享交流,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课后教育与课堂教育相互渗透,课后阅读成为课堂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内,同样也会形成阅读者和文本的“共同意义空间”,阅读者与书籍作者在同一平台上跨越时间、空间距离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使阅读者达到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重满足。同时,定期举办的读书活动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提供交流学习、指导阅读的机会。由此,个性化阅读场域成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衔接。个性化阅读场域的专业性、针对性使它成为学生消化和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
2.与图书馆的互补关系
图书馆是提供给学生自主化学习的大型场所,书籍门类多,涉及范围广,激发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合理化的知识体系。书籍种类的多样化使同一知识在不同领域内贯通,让阅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内容,也使阅读者可以接触更多同类型书籍。与图书馆完全自主化阅读不同,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在阅读形式上采取半自主化。场域内书籍经过筛选,阅读者对书籍的选择已经是二次选择,更确保书籍的质量;场域内提供人性化服务,有专门人员在阅读场域内答疑并提供与阅读有关的服务;定期举办的阅读活动对阅读者的阅读起到指导作用。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的特色在于人性化,由此做到和图书馆的互补。
(三)进行“闲暇”教育
高校学习是自主性学习,学生在宿舍、教室及图书馆之间变换位置,在时间的安排上会出现空隙,例如两门课程的间隔时间、图书馆闭馆时间等。这些空隙时间完全是碎片化的,但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有效的时间。我们可以将时间的裂缝更好地利用起来,进行闲暇教育。闲暇教育,是指将主体的碎片时间用于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将阅读作为闲暇时间的填充物,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式时间,化零为整,在长时间的积累后充实自己,提高个人修养。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提供了可进行“闲暇”教育的环境条件,其便捷的地理位置,自由轻松的阅读氛围,丰富有价值的书籍,定期的阅读活动,都可以填补大学生生活中的碎片时间。由此,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成为学生课后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
生态阅读从文化生态学②视角出发,将生态的理念、法则、规律融入阅读机制中,构建阅读主体与阅读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的阅读状态。就生态阅读的空间建设而言,阅读是一项实践活动,阅读主体存在着差异,其阅读行为会受到自身智力、健康、兴趣、爱好、习惯、动机等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影响[5]。由此,生态阅读的空间建设以人为本,体现阅读场域的“个性化”,通过对场域的布置和人性化的响应服务,使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感到温馨舒适、安全自由,得到情感的满足和状态的无压力。
Lisko,Dzintra认为,生态的观点已经影响到对当代世界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世界不再是孤产的,人们与事件相互关联,生态体现在这些关联之中。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在个性化阅读基础上向生态阅读发展,即是把握场域与阅读者的联系,通过场域建产学生与书本、老师的关系,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多样帮助。生态阅读提供一种非竞争的阅读环境,在空间内实现对个体的尊重和保护,丰富个性化的内涵,将生态阅读延展为环境生态、心理生态、行为生态等形成的多元化生态系统。
(一)环境生态
阅读生态是良性循环的适应于阅读的生态系统,场域内对于阅读产生影响的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场域内空间设计、桌椅位置安排、装饰性字画花草摆放等,给人视觉上的舒适和满足感。精神环境由阅读群体形成的阅读氛围级成,人们的从众意识会使人们很快融入阅读的大群体中。环境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通过对阅读者阅读行为的观察分析,一步一步完善理论体系,使场域成为不可取代的存在。个性化阅读场域注重环境的布置,但并没有完全做到环境生态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只是初步完成对场域地理位置的选择、场域内桌椅位置的安排及少量装饰性字画和植物的摆放,达不到生态化的要求。个性化阅读场域需要学生管理团队的合理设计与开拓,根据阅读者群体的需求进行阅读空间区域化设计,例如设计厅堂式、阶梯式、走廊式、阳台式等阅读空间[6],同时安排长期管理花草,更换字画的岗位,增强场域活力,达到生态化要求。
(二)心理生态
这主要是指阅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者对于书籍的选择体现出了自身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一般来说,阅读者的阅读选择有两类,一是有目的的、有确定的书籍的阅读选择,这类读者往往对自己需要读的书心里有数,省略了书籍选择的过程,直接锁定一本或几本书籍进行阅读。一种是无目的探索发掘式的阅读选择,这类读者规划了阅读的时间,但在书籍的选择上并没有太多安排,往往是从书库浏览根据书名或者内容进行选择。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心理,也会获得各自不同的阅读体验。生态阅读场域以书籍的数量、便捷的搜索方式及轻松自由的氛围同时满足两种阅读选择,阅读者既可以研究性阅读,又可以放松性阅读。生态阅读场域通过对个性化场域运作的完善,使阅读者在自愿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使阅读者在与文本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三)行为生态
行为生态是指在阅读场域中形成人人遵守的良好的秩序,文明阅读,使场域成为可循环使用的阅读场所。场域管理团队设产志愿者和引导员,在个性化场域自主化管理的基础上,落实场域服务人员职责,最大限度发挥服务人员作用,引导文明阅读行为。可张贴场域公约,发放场域阅读须知,扩大场域影响力,服务人员还需要以身作则,更好地促进场域内行为生态的发展。个性化阅读场域主要以人为本,尽力满足每一个个体的要求,但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态阅读场域是有约束的个性化阅读场域,即阅读者在追求个性化同时,也要遵循场域内统一的规则,使场域持久稳定发展。同时,在阅读活动中,阅读者互帮互助,形成阅读友谊,发展为阅读群体,由此提高阅读者的阅读兴趣,收获更多阅读成果。
高校个性化阅读场域建设发展目标是推行生态阅读,保证场域内阅读者轻松自由,阅读对象丰富多彩,阅读活动形式多样及阅读环境对阅读行为的良好导向,使阅读者健康阅读、享受阅读、主动阅读,将阅读作为每天必不可缺的安排。由个性化阅读开启对生态阅读的探索与研究,将生态阅读理念带到大学生阅读活动之中,使阅读更多地出现在每个高校学子学习生活中,增加高校学生阅读平均时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场域中体现阅读的多元化,已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阅读存在阅读者、阅读对象、阅读场域三者,现代研究认为,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互为主体,他们在阅读场域中互相影响。阅读空间即为构建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将历时性作品转化为共在性的场域。
②近来在欧美等国备受关注,是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文化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参考文献:
[1]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2002(2).
[2]刘桂君.从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G].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
[3]科林·曼尔斯.研究型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1986(6).
[4]李斯明.场域视角下的阅读空间探索[G].基础教育研究,2015(01).
[5]张怀涛.阅读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26-29.
[6]罗慧敏.图书馆“泛阅读”空间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3):30-35.
基金项目:
1.江苏省2015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1117070X)。
2.扬州大学2014年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学生主导的研究性阅读场域建构———基于扬州大学文学院大学生研究性阅读中心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YZUJX2014—2A)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