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荣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工具理性驱动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生态考量
李广荣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在工具理性驱动下,偏向于工具化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其人文属性的价值取向,缺失了高等教育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文章以课程体系工具理性表征为视角,对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生态缺失进行检视,力求在“去功利化”与“全人发展”层面有助于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工具理性生态文明
生态是一种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进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先后经历了“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及“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演变;“标签化”人才的概念虽有所不同,但从未偏离“功能性”界定,偏执于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狭隘解读,却疏忽了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违背了生态文明“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统一”的本质[2]。
商务英语专业因其较强的应用性,已在国内近1300所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在招生分类中,隶属于语言大类;就其学科内涵而言,归属于文学门类,具体课程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及哲学等诸多专业门类,具有先天的人文学科属性;功能上,承担跨语言、跨文化从事具体商务与经贸交际的现实价值。研读“国家示范性与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两批名单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发现“同质化”、“工具化”现象比较普遍;“功能性”课程数与课时数比例远高于“人文性”与“通识性”,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尚有较大实际距离。本文将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工具理性表征为起点,辩证性地考量其合理性与非理性,力求在“去功利化”与“全人发展”层面有助于展开推动高职教育生态化发展的思考。
工具理性发轫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意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3]。商务英语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比较适时的人文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模块化组合,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个体提高就业能力的现实需求;能否就业已经成为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就工具性而言,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被载体与其相融合,才能形成一个专业。因此,课程体系的工具理性通过知识结构的复合已经在主观上融于客观的教学实践中。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终极指向即为服务于人类实践,是对知识价值合理性阐释的一个工具性维度。基于现代工业化文明的标准化向度,该专业普遍依据相关外向型行业企业的通用标准逻辑,设置高度同一化的课程标准与体系,借助统一的现代教学手段与考核指标,将学生置入教学流水线与企业运作流程中加以塑造,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涉外型智力支持。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商务英语的工具理性,在价值理性的初始阶段,能够对接家长、学生与市场的期待与选择,借助于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欲求推动,不同程度地实现学习与用工主体的现实效用。专业课程的组合与复合,体现了办学主体对学科主体的思维认知与调整,也是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路线的对象化,部分地支撑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诉求,在客观上能够有效推动学习主体的自我激励、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近几年的相关数据与新闻报道表明:追求专业课程体系与现实职业岗位匹配度最大化的培养规格或目标僭越了关注培养对象终生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理性,造成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化能力交叉性提升空间不足的弊端也日趋暴露,使得该专业的可持续推进面临严峻的当下与未来的挑战。课程体系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作用,直接关联专业化与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可能性。但是,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日趋优化的今天,扩张式向内涵式转变进程中,课程体系比较僵化,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与支撑度比较有限,丧失了本应具备的生态机制。
(一)同质化比较严重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同质化,主要是指“专业缺乏特色,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端国际化英语人才匮乏,低端英语人才较多”[4]。目前,几乎所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诸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写作、外贸单证制作、商务翻译实务、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国际商务、市场营销、贸易法规、电子商务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与学校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区别不大的同时,在专业特色方面与国际贸易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在名称与内容上存在较大重叠面,单门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一,课程之间在纵横两个维度的相关性与迁移性难以为学生在短期内有效吸收与把握,在整体上难以形成本专业的整体合力。
再者,在课程体系建设层面,尚有较多院校在课程评价与项目申请中,依旧沿用或参照研究型本科院校考评模式,导致授课教师工作重心偏离课程建设,课程研究与改革力度无法有效转化为学生知识与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与其他相关专业、相关院校在质的层面的差异化,导致本专业学生难以体现专业优势,难以塑造专业与学生个体层面的品质,致使就业空间受到压缩。
(二)人文性普遍缺失
人文概念,关联着个体的价值取向、人格尊严与理想情怀;人文教育旨在“通过授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学科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5]。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要素是英语,“是人学学科的一支……基本要素是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6]。然而,纵观近二十年来的高职发展历程,工具理性驱动下以“知识”、“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一方面,“功能性”的设计,作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层面一定程度满足了劳动力市场的急迫需求,优化组合了学校层面整体布局,缓解了学生个体层面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推动了进出口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化”的课程捆绑导向,不但导致常见的诸如基本语法概念模糊、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及语篇完整性不够等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7],抹杀了知识体系的内涵精神与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以技能为中心与以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人文教育层面缺失了以下几个应有的关照连接点:
1.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界将研究外语者甚少联系或研究汉语的现象称为“两张皮”;在课程体系设置层面,其实质即为英语教育与汉语教学的关系问题。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处理日常商务文案工作的效率。然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几乎压倒性地让位于其他模块化专业课程。即使是“普及型”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单位也较少;至于属于“通识课”类型的经典汉语文学选读与欣赏课程,也是难觅踪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日常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涉及汉语口头与书面表达时,错别字屡屡出现、文理逻辑不通现象极其普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缘由。国内所有商务英语专业必设的“商务翻译”、“商务函电”及“商务谈判”等课程中汉英双语彼此转换的密集度与实际效能远高于其他汉语开设的课程。在历年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总结中,几乎每年都要提及所有比赛项目中最弱的一项:商务函电的写作;日常工作实践中,要求稍微高些的诸如合同文本写作与翻译等双语工作,往往是该专业学生的一个难以短期内习得与提升的短板。
2.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课程通常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赏析、思辨与表达能力,是提高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可以查阅到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显示:绝大部分没有设置英美文学相关课程;即使有,也已经边缘化至课时量极少的选修课或者限选课。如同汉语言一样,英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文化形态,承载着英语国家多元化的文化习俗与人文精神。疏远或脱离英语国家的文学赏析性的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难以感悟英语国家民族先进的、优秀的人文思想与集体智慧,无法塑造个人品格的同时,更加无从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与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广泛存在着的剥离具体的动态文学感知,停留于英语语言字词的表层语义、句法的静态解析及篇章的结构归纳等语言课程与教学活动,将会深深地阻隔文本内在演绎着的文化意蕴,导致人文精神交汇的阻断与缺失。英美文学课程,作为任何应用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必然存在,与汉语言文学一同培养学生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8]。在足够关注课程体系“工具性”与“功能性”的同时,如果没有足够地注重“真、善、美”的英美文学课程的人文价值,商务英语专业将会沦为“工具理性的进步加剧非人化过程”的推动器,在深层次上将会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终极价值关怀的功能与宗旨。
3.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专业,内在地指向其国际化属性;作为该专业培养的未来国际化人才,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参与国际商务与国际竞争,也是内在的培养要求与目标。鉴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属性与定位,语内与语外跨两个层面的跨文化交际已经在宏观上得到应有的关注,很多高职院校将其设为必修课,并且辅以“商务礼仪”之类的选修课程;跨行业的文化交际却鲜有问津。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概论”及“电子商务实操”等知识性与功能性课程,均局限于抽象的知识本身与技术性流程操作,而未加以文化层面的专门“浸润”,这在分工愈加明细的全球化商务场合,将会导致行业“文化休克”,触发行业风险。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为例,该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国际分工理论、贸易术语、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合作一体化、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商检、索赔等具体流程化的知识与技能,并未涉及这些知识与流程背后的贸易哲学、交易伦理、价值功能、贸易策略等更加隐晦且必要的文化知识与实务,将难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中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转让等与文化更加紧密的贸易方式。再如,“国际商法概论”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化的体现,通常涉及境内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及个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法律规范和规则的初步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可能的国际经贸风险与争端。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与规则,往往使得该专业学生比较忌惮,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引起浓厚的兴趣与足够的重视。如果开设与其密切关联的“法律文化”之类的辅助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在更加感性地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理解、比较中西法律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当下表征与未来趋势之际,能够以扬弃的方式思考与应对相关商务活动涉及的法律利弊与得失,为境内外合理合法地展开商务活动奠定有力基础;随着国家层面“跨境电商”的推动,此类“辅助性”文化课程的“功能性”价值愈加体现。随着国家层面“跨境电商”的推动,此类“辅助性”的文化课程的“功能性”价值愈加得以体现。
(三)思辨性深度匮乏
“语言技能、学科内容与思维技能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9]。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语言技能类课程,多以“交际功能”为取向,侧重于日常生活与商务情景交际任务的完成,模块化处理技能项目,即听、说、读、写、译等“五会”指标。英语教师通常强调“英语思维”,往往限于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在材料选择层面多为“一般性”话题或者“通俗性”专业内容,在训练模式层面多以中学阶段普遍的记忆、模仿、背诵及复述等方法为主进行反复操练,较少或极少涉及需要阐释、评价、推理等能力的思维活动,结果是:含有上述阐释、分析等要素的认知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处于停滞甚或退化状态。前文提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高层次为“思辨性文化意识:思辨性评价的能力及在本民族、本文化的视角、实践和文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能力”[10]。一方面,当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普遍缺位了汉语言文化课程、英美文学课程及专业知识文化课程,难以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有效支撑起培养学生思辨力的重任。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之间的横向关联程度,尚不能筑起课程属性与内容两个层面的“可迁移性”,难以锻炼与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学生可以从大学教育中带走的能力;这一能力诸多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思辨力[11]。我国当前经济与文化正处于转型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旦被边缘化了其思辨力的培养,维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就将难以企及;在整体性层面,这将可能导致该专业培养体系所“制造”的学生人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失败。
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组成的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有决定意义的要素。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其工具理性侧重于具体课程的功能性维度,强调的是价值客体对于学生群体的未来功能性意义,体现的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整体的价值期望与效用追求,缺失了生态文明指向的课程体系合理性与普遍意义,未能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在未来终极性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尺度,难以为工具理性的优化与升华为价值理性提供精神维度的真正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江泽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城市林业,2008(2):4-5.
[2]张明国.技术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0):42.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4]戴炜栋.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3.
[5]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73
[6]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2-43.
[7]徐继存.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1.
[8]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
[9]Mohan,B.Language and Content[M].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86:113-160.
[10]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New York:Multilingual Matters,1997:47-54.
[1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1(3):51.
课题项目:2015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产教融合的生态机制建设”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