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性选择”兼议打造微观经济主体释放活力的舞台

2016-03-16 19:41:22杨海波许彩慧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2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理性政策

杨海波 许彩慧

谈“理性选择”兼议打造微观经济主体释放活力的舞台

杨海波 许彩慧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如何选择,小则关乎个人利益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大则关系到国家繁荣与未来走向,所以“选择”必须是“理性选择”。鉴于“选择”如此重要,我们就“选择”问题做一番理论梳理以及进一步探讨,以便个人、制度供给者更有理性地去选择。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制度原因无非是通过宏观层面不断改革释放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改革设计者们的“理性选择”。本文从“理性”出发,探索打造能让微观经济主体释放活力的举措,让“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微观经济主体;释放活力

一、问题提出:从日常生活看“理性选择”

如今寺庙香火旺盛,为抢头香不惜重金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人认为这是国家经济繁荣的体现,亦有人认为这是封建愚昧的表现。假使我们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这符合理性人选择的原理。假设进献香火者实现愿望后的收益是W,此事件成功的概率是p,同时香火费用是P,对于香火进献者来说只要满足p*W≥P就可以,出价(P)高是因为期望收益(p*W)高。

统计学有一个经验法则,当样本大于或者等于30时,就可以运用统计相关规律。考察某一事件,大部分都做同样选择,我们可以说就是理性选择。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更要有理性思维,用理性视角去观察社会现象,只有这样才不会被“道德绑架”。尊重人们的创新精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制定政策才会接地气,执行政策才会落地。

二、理论梳理:有限理性、自由选择与理性选择

我们要从理解概念出发,探寻“选择”的不同层次的含义,从而理解“理性选择”的重要性。

理性人假设意味着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充满理性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是精于判断和计算的,其行为是理性、符合逻辑的。在经济实践中,经济主体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理性行为。理性人的特点一是自利,二是完全理性。越严苛的假设,理论上越完美,且对现实的解释力往往就越不够。“理性人”近乎是全能、全知、全在的上帝,为了让假设符合现实,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有限理性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理论界对什么是有限理性并没有定论,理论很难建立在有弹性的概念之上,“有限理性”就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其名著《自由选择》中提出了“自由选择”理论—— 他强烈反对政府过分干预市场,认为只有在保障自由的前提下,政府才可以通过市场与价格制度、通过控制货币数量进行最低限度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弊多于利,政府职能要受到限制,同时政府有责任在其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以保证经济健康运行。我们对“自由选择”之于经济领域的理解是“在法律之下的自由交易”。利用尽可能充分的信息、智慧进行判断,进而决策。同时还要有一套反馈机制,为今后的选择提供经验与参考。

三、回到斯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表述即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更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是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①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提法的改变,而且还是强调在经济生活领域实行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改变,体现了中央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动政府向市场放权,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每次改革都是以释放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为落脚点,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与“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不断博弈的过程。同时,我们对斯密讲的“看不见之手”和凯恩斯提出的“看得见之手”的理解也是一个逐渐深刻的认识过程。确定市场的决定性地位,并不是说什么都交给市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地方交给政府做。

四、政策建议:打造让微观主体充分释放活力的舞台

打造能让微观主体释放活力的舞台,这需要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有所作为,为此,我们从政府与国企、民营、个人创新以及政策最终执行者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1.减少权力干预:简政放权、国企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

公权力对经济干预达到登峰造极是计划经济,对经济全领域、全方位的控制。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不断放权的过程。但我们现有的管理体制还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还掣肘市场体制。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是2014年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其主题就是“简政放权”,承诺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权。简政放权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各级行政中心办理业务的“窗口”就是“简政放权”的明证。“简政放权”是政府对自身的更高要求,更体现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同时“简政放权”不是简单的放权了事,而是政府要在简政放权后更能有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将会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的议题。

国有企业脱胎于政府,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来谈国企改革。对国企进行科学分类,进而区别管理,国企管理部门权责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国企应该全面退出一般性竞争性行业(事关国计民生除外),2010年中央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务。国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并不代表国企不参与竞争,甚至于其还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再者,对于公益性国企的亏损应予以补贴,参与到国内竞争的企业应该是微利原则,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三桶油”、三大移动运营商等。

2.减少政策依赖型民营企业:减税费,降低交易成本

2010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出,造就了一大堆迅速崛起的明星企业,赛维、尚德就是代表,但这些靠政策、补贴生存的企业无不证明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规律。里根采纳了拉弗意见,实施减税政策,史称“里根经济学”,造就了美国20年的经济繁荣、孕育出克林顿时代的“新经济革命”。拉弗曲线也预示着涵养税源的重要性。补贴的目的是实现某种特定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实施的,事实证明,制定产业政策尤其是新型产业、高科技产业经常会事与愿违,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很难预测具体行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方面做得最好的日本也意识到,产业政策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造力。

当然,虽然我们国家还处在工业化中期,肯定还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减税费的重大作用:一是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使得企业资本金充裕;二是宽松的创业环境可以使得企业安静下来生产,而不是将资本大量转移到虚拟经济领域,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热就是明证。制造业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当前制造业困难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有两点:一是税费等交易成本过高,从当前情况看,中央政府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规范与管理,但某些地方政府为完成增收目标,却在税收不同程度下降的同时,又出现“税不足费来补”的现象,企业负担没有明显减轻;二是房地产严重挤压了制造业利润,导致资源配置方向变异,最终侵蚀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房地产的利润高达75%到100%,而实体经济只有5%到10%,这吸引企业往房地产转移,同时使银行的钱更多地流向房地产。

3.呵护创新的花朵:需有“星探”“狗仔队”精神

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熊彼特认为创新包含五个方面: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销售市场、新的原料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合理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对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原因是英国完成了一整套体制创新,尤其是金融创新。工业革命众多发明的原创地在意大利,但因为英国有配套的金融制度,使得发明创造得以迅速规模化、产业化。而对创新这璀璨花朵的发现与培育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金融家(投资家),金融资本是最逐利的,只要能创造利润,它几乎无孔不入,反过来正是因为他们逐利且敏锐的眼光,驱使他们去寻找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体系的建立,创新体系是将已经含苞的创新孕育成鲜艳夺目的花朵,从成长到成熟、直至转型升级全方位看护。假如我们的聪明智慧都能极大地发挥出来、将智慧资源资本化,民族之崛起、国家之强盛指日可待。创新精神、创造力是人类智慧顶端上的花朵,它引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4.让“为人民服务”成为政策最终执行者的“理性选择”:政策落地、干群和谐

政策,即政令,是党和国家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重要方法,政令畅通,才有政通人和。党和国家的政策服务面广、涉及对象多,考虑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然而,某些政策受到限制而影响落实,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不能共享发展成果。为此,在政策“好听”的同时,更需确保政策“落地”。而在如何让政策落地方面,政策最终执行者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加强对政策最终执行者的管理,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

对政策最终执行者予以充分鼓励的目的,是让“为人民服务”成为理性选择,而不是一种口号,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如何进行激励,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让待遇与工龄、业绩双挂钩。政策最终执行者大部分在基层,而基层工作者上升的空间很小,而待遇是与级别职务挂钩的,近些年基层公务员待遇有所改善,未来乡镇一级资历老、能力强的非领导工作人员可以享受副处级待遇(毕竟还是少数)。这还不是一种稳定预期,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只要有稳定预期,就会迸发出更大的工作活力与热情。让待遇与工龄、业绩双挂钩,能给基层工作者带来稳定预期,避免只讲资历的现象造成基层工作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党性教育。基层就是一线,一线面临着最直接的现实环境,容易被一些歪风邪气影响甚至左右,那么思想教育、党性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此次中央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对基层工作者既有物质激励又有精神指引,“为人民服务”一定会成为理性选择,我们推而广之,这两方面对所有公职人员都适用。

引文注释

①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美]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美]巴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9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理性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4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33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