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严依规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2016-03-16 19:11:35牛少轩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党章治党党的领导

牛少轩



论从严依规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牛少轩

“四个全面”的提出,将中国引入了改革的快车道。如果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比作一条前途光明但路途艰险的崎路,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和从严依规治党就是崎路两边的扶手护栏。如果缺少党纪国法的规范和保护,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会随时都有偏离轨道的危险。因此,学习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科学内涵,厘清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对实现“四个全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深化改革

国家法律是国家运转机制和国民行事的规范,起着维护国家统治,约束公共权力,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作用。党内法规是约束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党内规章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破立并举,成就显著。厘清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对实现“四个全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严依规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党章是党内的宪法,是一切党规的源头。从严依规治党首先是依据党章治党、管党、建设党。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如果要做到党章的要求,就必然要做到遵法守法。党作为执政党,若要遵循党章的要求,从严依规治党,就必然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带头实践者,其法治意识树立、提高的过程不仅对依法处理国家事务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会示范引导全国人民确立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党规严于国法,依规治党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不能违背国法。中国共产党囊括了众多的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和社会精英,运用党内法规从严依规治党,促进党内政府官员依法行政、党员人大代表依法立法、党员社会精英遵法守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础。

二、从严依规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才有主心骨,依法治国才有坚强保证。

其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治必然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治,这既体现在立法的过程中,又体现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阶级性、人民性同共产党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将其意志上升为法律,并使法律成为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离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实践的必然要求。第一,党规是立法的重要源头,党内法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有些规范、要求在全社会还不具备实施条件时,可以通过对党员提出要求,先在党内实行,不断调整完善,辅以在全社会宣传引导,条件成熟时再通过立法在国家层面施行。第二,党纪是司法的公平保证。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检察官、法官多为党员,从严依规治党能有效地防止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司法公正。第三,党员是执法和守法的先锋模范。目前,我国有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官员是执法守法过程中的主力军、排头兵。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从严依规治党

首先,依规治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根据我党的历史教训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得出的。要想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对政权的掌握,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依规治党。

其次,从严依规治党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维护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第一,政党自身的现代化是我党党建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决策机制由专制走向民主,党务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领导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都是政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依规治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现代化的关键步骤。第二,依规治党摒弃了传统的领导人治党的模式,使党组织的运行建立在党内法规、制度及秩序的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个人或少数人决策可能带来的全局性失误,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现代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有意识形态基础、政绩基础、领袖威望基础和法理基础。依规治党能通过强化意识形态,突出政绩成就,维护党的权威,践行党内法规,从而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

第三,从严依规治党是在中央重拳反腐背景下,持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得来不易的反腐败成果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们在廉政建设上过多地依赖党员干部道德自律,更多的是依赖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建设、强调个体自律“软约束”而轻视严格他律“硬约束”。只有将反腐成果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监督,才能切实加快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坚持依法反腐,推进反腐倡廉法制化进程。

三、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

1.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统一于对法治思维的推崇和对宪法、党章权威的维护

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二者统一于对法治思维的推崇和对宪法、党章权威的维护。纵观现代东西方国家对“法”广义上的理解,法就是规则。一方面,这里所说的“法”,是一种行事风格、一种观念和思维,即依规办事、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不论是从严依规治党还是全面依法治国,其最本质的内核就是要以有法可依、照章办事的法治思维来取代以言代规、因人废法的人治传统。一个成熟的现代化国家,不能以领袖意志代替党纪国法,不能以革命热情代替法治思维。另一方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党章是党规的制度源泉,是从严依规治党的基本要求。宪法和党章在规范要求、内在精神和制定程序上,都体现了人民的根本意志,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宪法的正义与权威一旦被破坏,国家法律就不能实现善治,从严依规治党在国家层面和法律强制力层面就难以为继。党章的要求和大义一旦被忽略,党内法规就难以令行禁止,党建工作就会产生混乱,党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全面依法治国就失去了党的坚强领导。

2.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中

如果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比作一条前途光明但路途艰险的崎路,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和从严依规治党就是崎路两边的扶手护栏。缺少了党纪国法的规范和保护,依法改革就会成一句空话,全面深化改革也就随时都有偏离轨道,坠入深渊的危险。

一方面,治大国如烹小鲜,全面深化改革既不可迟疑不前,也不能轻举冒进。这就需要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敏锐的判断力、强大的凝聚力和谨慎的自制力。这些力量的源泉,不是少数领导人的卓越才能,也不是多数党员干部的改革热情,归根到底是从严管党,依规治党的落实。只有坚持从严依规治党,党的政策、号召、法规才能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权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才能令行禁止,破立自如。

另一方面,改革不是漫无目的求新立异,而是手段合法的革故鼎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依法治国的保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仅需要党的领导,而且需要全国的配合。在党的领导层面,依规治党是推进深化改革的法宝,在全国改革层面,全面依法治国是清除全面深化改革障碍的利器。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照国家法律,以国家强制力的形式清除改革障碍,调整利益分配,才能顺利推行改革;也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照立法规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改革的内容,使之成为法律,才能维护改革成果。从严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必然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党建,2014(11):19-24.

[2]徐学庆.论依法治国关键在党[J].中州学刊,2015(02):5-9.

[3]王岐山.坚持党的领导依规管党治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14-11-03.

[4]中央纪委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宪法、党章及相互关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11-11.

[5]崔利民.用“硬约束”捆住官员丑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11-11.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30

猜你喜欢
党章治党党的领导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坚持党的领导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学好党章,立好“四个标尺”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42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14
党章关于发展党员的有关规定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3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