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的精准扶贫研究

2016-09-08 03:48:45苟利武胡莉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广西精准农村

苟利武 胡莉



广西地区的精准扶贫研究

苟利武胡莉

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农村的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特点总体上呈现区域扶贫,使得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了充分解决老百姓的脱贫工作,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策略,来针对性地解决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困难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广西作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扶贫工作中,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本文将对广西的扶贫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精准扶贫;广西;少数民族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最早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在湘西考察的时候做出的重要批示和要求,并指出精准扶贫不能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2015年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时候再一次强调了精准扶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都积极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规定,来切实做好百姓的脱贫工作。

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国内学者从精准扶贫的含义作用入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工作做了梳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家扶贫的重点是国家或者省级单位确定的贫困县;2001年开始将工作重点细化为国家确定的15万个贫困村。对于精准扶贫的难点,学者指出,当前精准扶贫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这三块,要做好精准扶贫,需要创新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1]

对于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文章指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识别机制不健全,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确;[2]干部驻村的帮扶机制落实效率有待提高,体现在部分村干部脱离农村太久,不了解农村情况也没有深入了解情况,工作内容部分的表现为“政绩工程”或者“升迁跳板”,党员领导的带头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老百姓的认可度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产业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小,[3]当前的瓶颈是老百姓的辛勤付出很难转换成经济回报,农村缺乏农业企业,更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就地加工出售,在农村,市场调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一、广西地区的贫困现状

广西作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据统计,广西到目前为止依然有贫困人口538万。①且绝大多数分布于大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与越南毗邻的边境地区等“贫困洼地”,住房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增收难等问题突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国5个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省区之一。[4]

广西地区的贫苦现状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三是自然贫困等致贫原因复杂;四是受生态和资源限制。

由于受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广西地区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的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广西有28个,主要集中在桂西地区和中越边境的十万大山地区,贫困人口覆盖了河池百色崇左等地区。

国家扶贫办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广西入选28个,具体名单见下表:

南宁柳州桂林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融水县、三江县龙胜县

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县昭平县、富川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县、环江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忻城县、金秀县龙州县、天等县

在28个贫困县中,占据比重最大的是百色和河池两个城市。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山区占总面积的95.4%,平地台地只占4.6%,且土地石漠化严重,全市有近1300万亩的石漠化土地,其中强度以上石漠化土地近700万亩。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百色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县(区)中有9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2013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102万人。河池境内地形多样,结构复杂、山岭绵亘、岩溶广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多分布于边缘地带,北有九万大山,西北有凤凰山、东风岭,西和西南有都阳山、青龙山等山脉,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最多的城市,也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多的城市。

二、广西政府采取的扶贫举措

对于广西自治区的扶贫工作,第一步,是解决好怎么精准的问题。第二步,是解决好钱哪里来的问题。第三步,是要解决好怎样脱贫的问题。

早在2013年10月,广西自治区政府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对象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对扶贫对象做了明确规定,是指根据广西农村扶贫标准识别认定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广西农村扶贫标准并登记在册的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5]扶贫对象要同时满足多重标准,首先是家庭年收入低于广西农村扶贫标准并登记在册;其次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第三是要通过广西农村扶贫标准识别认定。同时满足了这三项标准才具备扶贫资格。

对于扶贫对象识别和管理,《办法》要求在甄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的程序进行。《办法》还对扶贫对象的公示做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两个公示,第一个公示是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对民主评议确定的扶贫对象户,要在村委会及相应自然村(屯)公示5天;第二个公示,审批结果在村委会及相应自然村(屯)公示5天。对于出现异议的,也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14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意见》。《意见》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教育资助优先享受;扶贫培训应补尽补;定人定向结队帮扶;精准帮扶实现就业。[6]

三、扶贫效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总体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工作量较大,涉及人口众多,因此在具体统计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有地方党员领导玩忽职守导致政府扶贫在老百姓心中产生了消极影响。比如广西马山县扶贫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精准扶贫在广西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首先,精准识别的农户参与度不足。按照精准扶贫的主旨是针对每个地区的真正的贫困人口和家庭,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按照规定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但老百姓对于这种官方行为并不关心,在具体的收入和财产统计过程中并不是充分配合。大多数老百姓关心的是最终结果,也就是自己能否享受到直接的经济实惠。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农户对精准扶贫的操作流程并不了解。另外,真正贫困的农户对政府的公共事务相对冷漠[7],或因为在外务工、身体残障等原因不能充分参与到扶贫工作当中。

其次,精准帮扶缺乏差异性。由于致贫原因不同,贫困户对政府的帮扶需求存在差异。尽管在此之前,国家已经逐步开展了诸如生产救助、学业救助、大病救助、房屋改造、低保救助、农业实用技术、担保贷款等各类补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户存在极端心理和偏见倾向。比如一些农户认为补偿的都是关系户,自己没有关系即使申请了也没用,表现出消极冷漠的态度;另一种是“政府的钱不拿白不拿”“先申请,万一得了呢”等心态,表现为一种狂热的占便宜心理,甚至不惜动用亲友关系。

第三,精准扶贫资金有限。精准扶贫的资金一部分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另一部分主要依赖于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但是由于地域差异较大,比如广西,贫困县比较密集的百色和河池,贫困人口远远多于其他地区,不论是国家专项扶贫资金还是吸纳社会力量,都远远不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贫困导致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也比较匮乏。甚至有村民坦言“对于扶贫资金,一二千元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有没有也无所谓”,这也增加了村民的消极心理。

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的经验。广东和广西,同属岭南地区。自然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都有相似和可借鉴之处。参照广东省在其东西北欠发达地区14个地级市和恩平市等83个县(市、区)的3407个贫困村扶贫的成功经验,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明确帮扶单位,定点定人定责,着力解决“谁去扶贫”的问题,具体比如,各帮扶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贫困村中的贫困户,分别由帮扶单位安排党员干部,责任到人,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一定3年不变;其次,全面建档立卡,实行“靶向疗法”,着力解决“扶贫扶谁”的问题;第三,科学制定规划,落实帮扶项目,着力解决“扶贫扶什么”的问题。在扶贫规划过程中,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事业、基本民生保障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帮扶项目,形成项目进度计划和落地实施清单。在当前全国性的精准扶贫活动中,务必要冷静思考,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事业这三个方面。脱贫应该用极为有限的资金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尽量避免直接给贫困户送钱达到急功近利的跃进式脱贫,否则治标不治本。

引文注释

①2016年1月数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48.

[2]Park,A.,Wang,S.,andWu,G.,"Regionalpoverty targeting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6.1(2002):123-153.

[3]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

[4]何伟.广西:“三步走”让“贫困洼地”全面脱贫[J].《瞭望》新闻周刊,转引于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1/09/c_1286 11616.htm[2016/4/2].

[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对象扶持办法(试行)[EB/OL].(2016/4/2).http://www.gx.xinhuanet.com/topic/gxfpw/2013/10/09/c_117640191. 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http://www. seac.gov.cn/art/2015/9/25/art_36_238829.htm l [2016/4/2].

[7]http://www.xinnong.net/news/20151104/12753 61.htm l[2016/4/10].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41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中越边境贸易与民生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青年课题,项目编号:LQ 15C14)】

猜你喜欢
广西精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