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志愿者视角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性讨论

2016-03-16 19:08:04陈健
文教资料 2016年1期
关键词:构面年限志愿

陈健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轻化系,广东 佛山 528041)

基于志愿者视角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性讨论

陈健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轻化系,广东 佛山 528041)

通过编制量表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性,发现随着志愿行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满意度在下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报;女生志愿选择的认可度优于男生,且性别与志愿选择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男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女生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响;大学生随着在校阅历和服务年限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工作满意度的认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热情,志愿服务长效性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大学生 志愿者服务 志愿管理 长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组织之后想离开组织呢?学者认为志愿者管理的最大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招募新志愿者,而是如何让已经在机构里的志愿者,完成更有意义的工作,志愿者维系是整体志愿者管理过程中随时都必须注意的,志愿者是机构的好伙伴,而不只是帮手的角色,要如何维系及其过程乃是志愿者管理的重要议题[1-2]。台湾曾华源等人(1998)[3]研究发现督导者在工作上对志愿者的支持与协助、提供更多教育、督导人选与体制、强化联谊性活动、有弹性的工作自主权等属于内在满足与人际关系之项目,较能吸引志愿者的参与。

综上所言,在现今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长效性的环境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参与动机、志愿者满意度之间关系如何值得讨论。本研究的目的希望透过志愿服务参与者背景的研究,包括人口基本特质、志愿者管理、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而能理解一些问题所在:大学生志愿者对于目前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反应如何?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的运作是否影响着志愿者的参与态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工具,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一)志愿者背景变项

本研究认为志愿者管理影响志愿服务参与因素的探讨,志愿者是重要的关键,社区单位(志愿者社团)的经营管理阶层应该要了解志愿服务参与者的背景与参与动机,Gelatt(2001)提出“志愿者市场区隔”的概念,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特质,因而形成特有市场,志愿者的人口基本资料、地理区隔、族群特质等志工背景能确保非营利事业与志愿者之间的供需契合。

(二)志愿者参与

本研究问卷参考徐宏奇(2009)[12]所编制的《志愿者参与》,并根据本研究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参与量表》,共计8道题目。量表采用李氏五等量表方式计分。

(三)志愿者管理

本研究问卷参考曾华源等人(1998)、陈尹雪(2002)、徐宏奇(2009)的研究成果[3,12],并根据本研究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管理量表》,共21道题,并建构教育训练、督导考核、激励与福利、招募与工作规划等四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四)志愿者参与动机

本研究问卷参酌李法淋(2003)、林宝珠(2007)、锺立君(2008)、林南(2011)、黎俊雄(2011)研究成果[9,11],修订而成《志愿者参与动机量表》,共计17道题目,并建构人际互动、他人带动、知识提升及服务他人等四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五)志愿者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参考刘晓桦(2009)、林南(2011)、黎俊雄(2011)、杨润泽(2006)研究结果[11-12],并根据本研究之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工作满意度量表》,共计20道题目,并建构回馈层面、自我层面及社会层面等三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三、相关量表的分析

本研究于2014年4月1日至5月1日实施初测问卷调查,以佛山某校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群体,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实施。

(一)志愿者参与

志愿者参与共有8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60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两个构面,分别命名为志愿选择、志愿行动,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600之上。

(二)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管理共有21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80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教育训练、督导考核、激励与福利、招募与工作规划,这些因素中除了第十题因素负荷量为0.478,其他题因素负荷量均在0.500之上。

(三)志愿者参与动机

志愿者参与动机共有17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75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人际互动、他人带动、服务他人、知识提升,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5之上。

(四)志愿者工作满意度

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共有20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68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工作价值、工作评价、工作回馈、工作成就,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400之上。

(五)各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所求得的志愿者参与、志愿者管理、志愿参与动机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总量表之Cronbach’sα值为0.789、0.942、0.817、0.916,表明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较佳,信度高。有关本研究各变项(构面)的Cronbach’sα分析结果亦均大于0.680,内部一致性较佳。

上述分析表明研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基于志愿者视角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性调查提供问卷。

四、结果分析

本研究正式测试问卷,以广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421份,回收有效率为84%。

(一)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现况分析

1.志愿者参与现状分析

均值统计发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平均得分高,相当正面积极(平均数=4.02,标准差=0.528);同时志愿选择均值高于志愿行动,表明随着志愿行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满意度在下降。

2.志愿者管理现状分析

志愿者管理构面描述性统计表中可以了解,志愿者管理状况接近同意(平均数=3.93,标准差=0.543),比志愿者参与状况略低。在招募与工作规划构面上的平均得分3.98,相较而言较高于激励与福利(3.92)、教育训练(3.91)、督导考核(3.90)等构面,换言之,本研究认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与工作规划上,本组织志愿者认为其满意度较高于其他构面。

3.志愿者参与动机现状分析

志愿者参与动机构面描述性统计表中可以了解,在服务他人构面上的平均得分4.18,相较而言较高于知识提升(4.07)、人机互动(4.10)、他人带动(3.20)等构面,本研究认为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最大动机为服务他人,而他人带动最低,显示目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出自于自我意愿,不会因为他人而影响自己的决定。

4.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

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成就构面上的平均得分4.04,相较而言高于工作评价(3.94)、工作价值(3.93)、工作回馈(3.62)等构面,换言之,本研究认为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成就,而工作回馈最低,显示目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报。

(二)人口统计变项对志愿服务的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定分析结果可得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志者愿参与整体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推测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想法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对志愿服务的观念有所差异。此研究结果与台湾学者(徐宏奇,2009)研究结果不相同,推测可能与两地文化差异有关。但是其中志愿选择构面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t=-2.498,p=.013,η2=.015),女生志愿选择的认可度优于男生,且性别与志愿选择存在低度关联强度。

性别对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存在显著差异(t=-2.339,p=.020,η2=.013),女生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优于男生,且性别与志愿者管理存在低度关联强度。其中激励与福利构面女生满意度优于男生(t=-3.602,p=.000,η2=.030),并性别与该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招募与工作规划构面亦是如此(t=-2.829,p=.005,η2=.019)。与本研究不同的是,台湾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男生普遍优于女生(徐宏奇,2009)。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整体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推测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对志愿服务的观念有所差异。此研究结果与台湾学者(陈秋蓉,2000;曾士雄,2001)研究结果相同,性别变项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并无影响。但是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各分构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互动构面(t=-2.543,p=. 011,η2=.015)、知识提升构面(t=-2.404,p=.017,η2=.014)、服务他人构面(t=-4.325,p=.000,η2=.043)女生表现优于男生,并性别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而他人带动构面(t=4.603,p=.000,η2=.041)男生表现优于女生,表明男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是自我意愿,女生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响。本研究认为未来志愿者招聘可以对男女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招募策略。

性别对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整体构面(t=-3.437,p=.001,η2=.028)存在显著差异,并性别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此研究结果与台湾学者研究结果不相同 (陈秋蓉,2000;曾士雄,2001;黎俊雄,2011)。女生在工作评价构面(t=-2.775,p=.006,η2=.018)、工作成就构面(t=-3.891,p=.000,η2=.035)表现优于男生,并性别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

2.不同年级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本研究比较一、二年级学生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志者愿参与整体构面和各分构面均无显著差异,代表不会因为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年级对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和各分构面均存在显著差异(t=4.595,p=.000,η2=.053),一年级志愿者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优于二年级志愿者,且年级与志愿者管理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甚至教育训练构面存在中度关联强度(t=5.548,p=.000,η2=.070)。结果表明,随着在校阅历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热情,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整体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研究结果与台湾学者(陈秋蓉,2000;曾士雄,2001)研究结果雷同。但是各分构面上,知识提升构面(t=2.165,p=.031,η2=.013)、服务他人构面(t=3.217,p=.001,η2=.023)一年级志愿者表现优于二年级志愿者,并年级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而他人带动构面(t=-5.048,p=.000,η2=.046)二年级志愿者表现优于一年级志愿者,表明一年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二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学生容易受他人影响。本研究认为未来志愿者招聘可以对一、二年级分别不同招募策略。

不同年级对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整体构面(t=3.538,p=. 000,η2=.036)存在显著差异,并年级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此研究结果与台湾学者研究结果不相同(陈秋蓉,2000;曾士雄,2001;黎俊雄,2011)。同样在各分构面亦是一年级志愿者表现优于二年级志愿者,并年级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在校阅历的增加,志愿者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在下降,如何提高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是志愿者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

3.不同专业类别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由单因子方差的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各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仅有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之分构面工作回馈存在显著性差异(F=4.664,p=0.010),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艺术类志愿者表现优于理工类志愿者(均值差=0.244,p=0.021)、文科类志愿者(均值差=0.323,p=0.011),表明艺术生更希望得到回报。

4.不同志愿服务年限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由于样本大部分志愿服务年限集中于未满1年和1~2年,因此本研究只对这两种服务年限的志愿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志愿服务年限的学生对于志者愿参与整体构面和分构面志愿行动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志愿选择构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2.972,p=.003,η2=.032),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志愿服务年限与志愿者参与存在低度关联强度。

服务年限对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和各分构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且志愿服务年限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存在中度关联强度(t=5.539,p=.000,η2=.074),而教育训练构面(t=6.495,p=.000,η2=.097)、督导考核构面(t=5.197,p=.000,η2=.5.197)亦是存在中度关联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在下降,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不同志愿服务年限的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整体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志愿服务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各分构面上,知识提升构面(t=1.962,p=.050,η2=.015)、服务他人构面(t=3.254,p=.001,η2=.030)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年级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而他人带动构面(t=-2.509,p=. 013,η2=.022)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明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学生较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学生容易受他人影响。

志愿服务年限对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整体构面 (t= 3.785,p=.000,η2=.038)存在显著差异,并志愿服务年限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志愿者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在下降,如何提高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是志愿者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志愿行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满意度在下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与工作规划上满意度较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出自于自我意愿,不会因为他人而影响自己的决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出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报。女生志愿选择的认可度优于男生,且性别与志愿选择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男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女生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响。大学生随着在校阅历和服务年限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工作满意度的认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热情,志愿服务长效性是值得谈论的问题,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同时研究者提出以下想法,作为后续研究之建议:本研究对象只局限于佛山大学生,由于样本来源有限,对于研究结果推论的有效性可能会有影响。因此建议未来可扩大研究对象的来源,使相关研究更完整。本研究并未区分学校性质,建议后续研究者可以区分公私立学校、不同学历加以分析,此可以分析出志愿服务的差异。同时非学生志愿者与学生志愿者的差异也是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1]曾华源,曾腾光.我国志愿服务潜在问题与应有的走向-兼论新通过之志愿服务法[J].小区发展季刊,2001:6-17.

[2]陈健,梁思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4,74-75.

[3]曾华源,郑赞源,陈政智.志愿服务工作发展驱向——以祥和计划志愿服务之推动为基础[J],小区发展季刊,1998.

[4]共青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2006]55号,2006.

[5]李淑珺,译.志工实务手册[M].2003.

[6]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编辑队共同编写,翟雁修订.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指南[M].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2005.

[7]陈政智.非营利组织中志愿工作者之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观点[J].小区发展季刊,1999:117-127.

[8]吴建明.非营利组织志工参与动机与组织承诺之研究-以台东县救国团所属社会基层志工为例.台东大学区域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公共事务管理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8.

[9]林南.台北听障奥运志工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体育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D],2011.

[10]李明惠.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黎俊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及满意度之研究——以新北市庄敬高职志工服务队为例[D].亚洲大学经营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11.

[12]徐宏奇.志工管理对志工参与关系之研究——以台南县西港乡关怀中心为例[D].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9.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机制的探索与研究》(2013ZY036);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路径研究》(2014WT107);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重点课题(2015GZZD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K201412)。

猜你喜欢
构面年限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DLG数据线状道路自动闭合方法研究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基于感知风险的高中生网络理财行为研究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企业生命周期与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