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海 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系,山东 青州 262500)
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杜 海 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系,山东 青州262500)
摘要:朝鲜族的民居建筑文化是朝鲜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印记,代表了朝鲜族人民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朝鲜族;民居建筑; 文化;形成;影响因素
民居建筑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浑然天成的独特文化。朝鲜族的民居建筑文化是本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朝鲜族人民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历史环境、自然环境影响着建筑的元素及其表达方式,通过对建筑本身的研究, 可以追溯和洞察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建筑更像是一种载体、介质,让受众关注其产生过程, 发现更多它所承载的信息, 这里既包括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也包括了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1]。
一、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形成
朝鲜族作为跨境民族,是带着朝鲜民族固有的民族属性及民俗文化来到中国的,与各兄弟民族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大环境中,借鉴、吸收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形成的民居文化不同于境内其他民族,也区别于朝鲜半岛的民居文化,是朝鲜族固有的民居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粗矿、质朴的风格,略显简朴、素雅。这与朝鲜族迁入初期,文化构建和传承主体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地位密切相关[2]。
从历史上看,最初迁入我国的朝鲜人大致有三类:一类为潜入私恳的北部边民和遭遇天灾而逃荒的北部难民。第二类为被日寇抢夺土地而失去生计的破产农民。第三类为因日寇强制移民而迁来的“开拓民”[3]。作为固有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因中世纪的身份差别制度,他们置身于社会底层,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生活苦难重重,根本无暇考虑生活品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生存下去。他们带着底层平民的生活习俗而来,以宽大包容的心态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形成了符合自身生活实际的平民生活习俗[4]。这种生活习俗成为我国朝鲜族民居文化的基石,确定了朝鲜族民居文化的基调,但此时的民居仅限于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朴素的审美取向,缺乏较高文化品格的美学因素。
一个民族居住文化的生命力蕴藏在平民的生活习俗之中。独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岿然不动,是因为当时伴随着上述贫苦朝鲜人迁入的同时,一批经济基础较好的抗日同盟军、政治避难者、商人等组成的救国同盟也悄然迁入。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带有政治目的,思想活跃,文化积淀较好,对生活需求与审美也相应较高,也正是因为这类人群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一些需求,引领了当时朝鲜族各类文化,也包括民居文化,影响了今天朝鲜族民居建筑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审美特征。为朝鲜族民居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独具特色的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随见雏形。它既包括人类活动的对象性结果,也包括人类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朝鲜族狩猎兼农耕的生计方式构成其物质文化,狩猎的生计方式周期短、直接性强,体现在居住空间上较为随性,没有强烈的“固土重迁”观念,此时房屋的搭建相对简易,便于拆卸、灵活性强;而东方的农耕文化体现的是内敛、尚文重教化,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均衡、端庄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在制度文化方面表现在村落共同体特征的社会运营机制和宗法制色彩的人际关系上。朝鲜民族步入农耕文化以后,村落的人们需通力协作,运用人工蓄水和灌溉设施保证农作物的用水需求,慢慢的村民对村落产生了归属感,村落成员的命运一体感得到强化,对于日后聚落建筑的布局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种聚落模式下的居民形成了严格宗法制的社会心理,集中呈现为“孝亲”感,映射出朝鲜民族孝的道德本位,其衍生物囊括了忠君、尊上、敬长等,体现了朝鲜民族人际关系中强烈的伦常性,对建筑平面骨格形态的构成起到重要作用。
上古时期朝鲜民族所信仰的巫俗文化,构成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沉积着朝鲜族先民传统的文化心态,先民的生活实践与文化创造融合其中,记录着朝鲜族先民意识观念形成的漫长过程,承载着朝鲜民族的固有文化。朝鲜民族现世、乐生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大都可在巫俗文化中见其端倪。
综上所述,朝鲜族民居文化的原文化性,集中体现为崇尚自然、尚文重教化、天人合一,而这恰恰是我国朝鲜族传统民居审美特征的重要积淀。朝鲜族民居文化中带有明显的复合性与兼容性,朝鲜族来自朝鲜半岛的各个地方,民居文化也呈现同中有异,又异中趋同的多元一体特征。进入我国在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朝鲜族与我国其他各民族共同生活,不仅主动的摄取,还具有主体的选择性,把朝鲜民族固有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咀嚼、消化,进而创新为现在的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它具有源于民族文化的本原性和立足中华文化的趋同性的特点,这也是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本质所在[5]。
二、影响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朝鲜族迁入中国以来,大都聚居在东北地区,以吉林省居多,吉林省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地处吉林省东南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以山岭地形为主,河流密布其中,大部属中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干燥,夏季多雨湿热,秋季湿润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因此在朝鲜族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大屋顶的构造,适度的挑檐、檐廊以及全屋火炕的供暖形式。
延边地形错综复杂,既处在长白山区,又临近海洋,海拔高度悬殊,各地气温、降水呈现显著差异。气温分布总特点是:东暖西冷,盆地暖、山里冷。延边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42毫米,其中图们市降水量为444毫米,相对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全州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20小时,平均气温在4.6℃上下,其中一月份气温最低,一般在-13℃—18℃;七月份气温最高,为22℃-23℃。这种自然条件导致了民居造型特点的出现—朝鲜族传统民居中深色大屋顶结构有较好的吸热保温效果;黄泥和麦秸混合材质的夹心墙导热效果差有助于室内的保温,适合于火炕取暖的构造特点;朝鲜族居民为了防止雨水对建筑体的浸泡,建造的建筑基础较高;低端放有基石且立柱下端五公分的镂空结构,有利于雨水浸泡后的快速风干;另有屋顶适度的挑檐防止雨水对建筑墙体的冲刷和腐蚀。
此外,延边地区季风明显,冬季多偏西风,夏季多偏东风。由于地处山区,风速不大,各地的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天池地带可达17.4米/秒。一年中大风日数4月居多。这样的自然条件确定了建筑物的东西走向和门窗位置的设置,减少大风外力长时间对建筑物的大面积风化。
朝鲜族种植的农耕谷物以水稻为主,随着开垦事业的不断发展,他们居住地多建在有利于耕种灌溉的江河冲积平原和山间河谷盆地。在辽阔而肥沃的东北平原上,为朝鲜族的繁衍生息、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进而实现了从狩猎到农耕生计方式的转变。农耕的生计方式又深深影响着建筑材料的造型特点,例如:黄泥和麦秸混合的夹芯墙、建筑装饰品基调的确定、室内陈设品自身质地的展示与组合等,为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人文社会因素
朝鲜族迁入我国以来,很好地保存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其一方面是由于19世纪中叶至1945年抗日战争前夕,出现的三次朝鲜人移民大潮,其人数日益增多,最多时达230多万人。可见,在这100多年间迁入的朝鲜人比历史上其它任何时候都多,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易于形成聚居区。而且这些朝鲜人多分布在有利于灌溉和开发水田的大小江河流域,开垦出许多水稻种植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众多的朝鲜族村落。这些水稻产区以及所属的村庄,招致朝鲜人继续迁入,使其人口及其密集度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民族聚居区,朝鲜族之所以能够把传统的民居文化较为完整而系统的保存下来,与延边地区较早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聚居区密切相关。
朝鲜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各兄弟民族一道,积极投身到开发和建设自己家园的社会实践中,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血洒疆场,魂系中华,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创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赢得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获得了当之无愧的主人公资格和地位。这样,朝鲜族以卓越的风姿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来彰显自己的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主张平等基础上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成立标志着朝鲜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合法地位正式确立。这样,朝鲜族自主的保护、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发展和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有了政治、法律保障。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以及相对稳定性。风俗习惯反应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及宗教意识,尊重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尊重民族平等和民族感情。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行动的启动,我国也掀起抢救和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热潮,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方位地收集保护我国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民间艺术。中国的民族政策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措施,为朝鲜族保存和继承发扬自己固有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6.
[2] 韩俊光.朝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8.
[3] 延边朝鲜族史编写组.延边朝鲜族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0:37-52.
[4] 崔文一,李佰寿.朝鲜族集聚地建筑文化的探讨——以吉林省龙井市区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然科学版,2006,(04):280-284.
[5] 许辉勋.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12.
(责任编辑:高曼)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4.021
收稿日期:2016-05-30
作者简介:杜海明(1988-),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4-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