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就业难现状与分析

2016-03-16 18:2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就业

王 志 伟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文科生就业难现状与分析

王 志 伟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571158)

摘要: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渐突出,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职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及入职要求高是当前的就业现状。这些问题与文科生招生规模、文科专业结构及教学模式有紧密关系。高校可以从控制文科生招生人数、调整专业结构,开展通识教育、提高文科生实践技能等方面,改进文科生培养方式,缓解文科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文科毕业生;就业;高校教育

文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存在已久,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文科生就业难问题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需求、各单位用人标准等方面有关,但高校在文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不重视社会的需求,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滞后也是重要因素。

一、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第一,就业率低。2003年到2005年,高校本科毕业生中,文科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理工科生。《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类专业,最低的是法学专业,文科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低。根据《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针对2012-2013年文理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2012届本科生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中理科专业占82%。上海大学公布的《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文科生求职比理科生难。为此,上海大学宣布原来文理兼收的经济管理大类将不再招收文科生。由此可看出,文科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第二,薪资水平低。《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调查显示,2012年月薪收入较高的前50个本科专业中,理科专业占78%,前十名中有7个是理科专业,而文科专业则包揽最后十名。薪资最高的建筑学专业与薪资最低的历史学专业间的薪资差距接近2000元。

第三,文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有资料显示,从2003年到2010年专业对口率排行连续七年都是工科生最高,文科生最低。根据蒋娟针对湖南大学文科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所做的调查显示,2010年到2012年,文科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率连续三年超过50%,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离职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8个是文科专业。

第四,社会对文科毕业生的入职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文科类的招聘单位,学历方面的要求明确规定是研究生学历,但理工类的岗位要求较低。再如体制内招考,文科类岗位对是否是党员或研究生有硬性要求,而这样的门槛对大部分的文科专业毕业生来说难以符合条件。

二、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文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2年时,全国高校共有理工类本科毕业生393,442人,文科类本科毕业生144,807人。而2010年时,全国普通高校理工类本科毕业生1293,114人,是2002年的3.28倍。文科类本科毕业生总数为751,918人,是2002年的5.19倍。其中增速最快的文学类,毕业生总数在2010年为487,520人,是2002年77,710人的6.27倍,增速远远超过理工类。就业最为困难的文科类专业,却恰恰是学生增长幅度最高的专业。

文科毕业生人数的急速增加与高校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文科生密切相关。自1999年国家推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全国几乎所有院校都加入到扩招的热潮当中。增设文科专业,扩招文科专业成为众多院校的共同选择。这与文科专业投入少、能为学校带来更多办学效益有关。盲目追求效益,不关注社会需求是造成当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二)文科毕业生受专业限制大,可从事的职业相对有限

高校文科毕业生对口的职业多是语言文字类或教育类工作,社会对这类职位的需求并不大,且社会需求增长也相对缓慢。众多的文科生毕业后面临着岗位饱和与无业可就的境地。

文科专业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一些本应专属于文科生才能从事的岗位,面临着理科生的强力挑战。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受重视。一方面是一些文科专业本身就侧重于理论,比如基础文科(文学、历史、哲学)的大多专业;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及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高校往往轻视对文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在我国,高校招生严格按照专业目录来进行。仅限文科生的专业领域大概只有文、史、哲、法、教育五类。而经济、管理等门类虽在高校专业目录中属文科类,但其中的专业大多属于文理兼收的类型,专业人数的限制使得一部分文科生不能从事这两个门类的学习。而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包含着普通高校2/3的本科专业,理科生选择面较广。不能否认高校之所以这样招生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的学生基础不同及文理科学生人数的巨大差异有关。

(三)文科毕业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高校在文科专业课程设置多是一些理论性的课程,这种课程多侧重于对理论内容的阐述而较少涉及理论的具体应用。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主要以讲授理论为主,导致了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理论知识有什么用、应该怎样用并不清楚。一些学校自己没有实习基地,又没有与社会的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导致学生实习时无处可去。有的学校则干脆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自主实习,难以保证实习质量。另外,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实习还存在着实习岗位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像中文、文秘等专业缺乏明确的对口单位,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进入公、检、法部门实习。而对于那些进入到对口单位实习的学生只能从事一般事务性工作,难以实现实习目标。

三、对高校文科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一)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整招生规模

当前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培养出的文科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超出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当减少文科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数。首先,部分院校不应盲目开设文科专业,扩招学生。自我国于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全国各大院校都开始向综合型院校方向发展。理工类院校开始增设文科专业,扩招文科生。师范类院校也逐渐增设理工类专业,培养理工科生。各地方学院也不再仅仅满足于为当地培养人才,而是积极顺应扩招潮流,开设新专业,增加招生,力争升格为大学,提升学校的地位。这一方面确实满足了更多的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盲目扩招,人才培养质量在降低。第二,对于现阶段部分不适合社会需求的文科专业,应当取消本科阶段的招生。过去曾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专业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能已不再适合,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调整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计划,尽可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适当调整文科专业结构,开展通识教育

针对社会上对于文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差的批评,借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高校的经验,对文科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在美国,凡是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不管哪个专业,都要首先学习为期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哈佛大学为例,其通识教育课程分7个领域共11个方面,包含的课程有几百种。这里面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选修11门课程,其中与自己专业相关的3门课程可以免修,其余的8门课程则必须从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其它8个方面中选。一方面,这能够弥补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强学生应对社会各种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以后要学习的专业。在我国,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不少选修课,希望借此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但选修课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再加上我国高校基本不能转专业,所以对我国高校来说,要改变培养出的人才“文理不通”的现状,开展通识教育是一个可尝试的途径。

(三)重视培养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重分轻能”“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仍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文科专业的培养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学校教学要改变这种教育倾向,提高学生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高校应该加强综合课程的研究,不仅实现文科专业内部课程的综合,还要实现文科专业同理工科专业间连通,综合社会实际开设有特色的课程。第二,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在专业实践或情境模拟教学中提高文科学生的实践技能。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多集中在理工科专业,对文科实验室及其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文科实验室在学校教学中对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第三,提高专业实习所占比重,保证实习质量。高校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应该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后勤保障和督促工作,保证学生实习质量;专业实习时间应该延长。对于文科专业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在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慢慢掌握,延长实习时间有利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赵玲玲.当代文科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9-10.

[2] 麻琳琳.我国普通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3,(1):65.

[3] 林颖颖.上大称经管类不收文科生 因文理就业供需比差距悬殊[DB/OL].http://sh.eastday.com/m/20140419/u1a8040467.html,2014.4.19.

[4] 蒋娟.大学本科文科专业建设研究——基于湖南省H大学就业情况的反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赵昂.文科毕业生困在哪儿?[N].工人日报,2012-07-20(005).

(责任编辑:刘学伟)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4.003

收稿日期:2016-06-28

作者简介:王志伟(1991-),男,山东潍坊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4-0012-03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就业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