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于加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辩证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6-03-16 15:32张先贤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生产力哲学

张先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于加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辩证发展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体现;加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问题,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深化了我们对实事求是观点、生产力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质量互变规律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这不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改造和创新,而且显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活力和盎然生机。

探索;社会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途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中国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新中国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专家学者一直关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充满着生动的唯物辩证法,也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0年前,广东省哲学界在全国率先成立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20多年前,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其他一些省市也先后成立同名的学术团体。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国内哲学界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认识客体的规律性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总结并研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从哲学视野上把这些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不少开创性和前瞻性的新观点、新理论,这就有力说明,从哲学上加强对新中国辩证发展规律性的探索,不仅在中国当前实践和理论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习近平最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文仅对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坚持实事求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创新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都必须和时代精神与运用它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使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正确指导实践,使人们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样。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还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目的是要达到“四个更好”,即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好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对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新中国辩证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新理念”与中国当前实践相结合,达到“四个更好”的目的,不断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对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推进其中国化,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立,都是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不断弃旧创新,才能永葆活力和生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他们否认存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26页),也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永恒不变的教条,而应该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因此,不断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题中之义。中共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原则,反对离开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观点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主观主义。坚持办事情、做决策,一切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方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这就把实事求是观点中国化。实事求是的观点,不但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换言之,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总体性范畴。离开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观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会成功,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就失去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只能是空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都必须和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打不倒的终极原因。我国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学者们,都能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因而其研究成果有不少创新观点,有助于从不同侧面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推进其中国化。

列宁曾指出:“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34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真理界限的扩大或缩小,是认识不断深化和理论不断创新的体现。30多年前我国经过实践标准的大讨论,全党摒弃了脱离实际的“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思想束缚,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念,恢复实践标准的权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出符合中国国情和顺应历史潮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他在总结党历史上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课题,这本身就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体现,也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辩证发展问题上的创新成果,显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活力。因此,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统一,与时俱进和与群俱进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强化以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为抓手,就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我们就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工作。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认识

唯物辩论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世界,这也是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所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世界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在和其他国家、地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才能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不断扩大开放,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自己。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十分深刻。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能根据我国国情,在互相交流中向其他国家、民族尤其是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避免走别国走过的弯路,加快我国的发展。要对外开放和扩大开放,又必然倒迫我国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因此,改革和开放两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两者的辩证统一为我国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我国当前最大的实践就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重点,就是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辩证发展过程的重要经验。其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在中央顶层设计下,我国发展过程遵循由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实现全局性质变的渐进性的发展规律,这深化了我们对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中如何有效发挥作用的认识。这种渐进式的发展过程的特点:

一是在量变过程中,局部性质变和阶段性质变两种部分质变形式相互作用,不断促进全局性的质变。对外开放是先从局部(试点)开始。首先是在粤闽两省和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试验探路,然后扩大到沿海的大连、天津直至广州、北海等14个城市,再到沿边、沿江和中西部地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则先从农村试点并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城市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从单一计划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对生产资料、资源的配置上,逐步由计划经济起主导和基础作用转变到由市场经济起主导和基础作用,逐步过渡到把这两种被认为是绝对对立的发展经济手段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使其完善。这样,两种部分质变形式并用,互相促进,使我国经济发展每几年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二是先易后难,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涉及到调整各个社会群体人们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革命,总是会使多数人得到更多利益和实惠,少数既得利益者失去或减少利益,因此,改革开放的过程总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尽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是民意和各群体利益最大的公约数。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先从经济领域入手(这样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再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这里是指首先和着重点而言),既不是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孤立进行,又不是从涉及面复杂和人们最敏感的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同时,在实行经济领域改革开放过程中,也相应进行一些相关的政治体制上的改革。这种做法,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显得有些滞后,但是实践证明,由量变过程中两种部分质变形式并用发展到全局质变的过程,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稳妥有效的。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才进入了涉险滩和啃硬骨头的阶段。

我国的改革开放既然是一场革命,就必然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风浪伴随,风险相伴。既有国内抵制改革开放的势力和社会思潮,又有国外敌对势力的反对和制裁,尤其在“六四”政治风波之后,欧美日等国家都对中国实行所谓“制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不小阻力。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运用由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全局性质变的辩证方法,我国改革开放的航向始终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依然稳健快速。正如研究中国问题长达50年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最近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慢慢来’的做法,确保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理解政策的含义,并且充分考虑到民众对变革的承受力,让大家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改革开放的渐进性质保证了(推行政策时)理论上的全面研究和小范围内的实验性检查能结合在一起,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能避免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后果,重要原因是它采取了循序渐进而非骤然剧变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放弃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他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创新是中国党和政府最重要的特征”(见2008.9.4《参考消息》第14版)。这也充分说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同时运用局部性质变和阶段性质变两种部分质变形式,再达到全局性质变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风险较小又发展较快,它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三、坚持发展的科学性,深化对生产力观点和发展观点的认识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条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国社会主义辩证发展过程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了这条规律关于“生产力”和“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的内涵,深化了对这条基本规律的认识,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是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观点。过去,人们总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基本矛盾体系中诸矛盾双方基本是相适应的,因此,就只讲发展生产力,不讲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观点,这不但克服了过去那种认识的片面性,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一条重要规律:必须通过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重视科学技术在当代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渗透性要素,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并促进各要素更好发挥效能,从而提高生产力。要提高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和最有决定作用的劳动者的德才综合素质,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要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要有效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社会(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需要数量众多的各门类的人才(我国把人才队伍分为党政领导人才、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大类),这些都要靠发展科技和教育。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掌握科学水平的高低,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和发展后劲大小的决定因素。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包含在生产力里头的观点,总结科学技术在现代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实践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他认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作用,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人”。指出我们存在对“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的弊端。他退休后把总结经验和使用人才这两点,“正式建议”党中央要“总结一下”。党中央在领导实践中都十分重视发现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各地也提出“人才强省”或“人才强市”战略,彰显了社会对人才重大作用的共识,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我国的社会风尚。

三是地理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存在的活的有机体。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其中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论统一)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不能对社会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只能对发展速度起影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也能起决定作用(本文只谈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上,由于我们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往往忽视发展为民的方向,把经济总量即GDP的增长片面作为衡量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以及领导者政绩大小的唯一标准,产生GDP总量的快速增长以严重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普遍现象,这也影响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效益和速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并重的方针。在21世纪之初,中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又提出用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十八大又明确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广东经济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较早对居住和工作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倒逼领导者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摆上日程。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哲学界有些学者已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当时环境较优美的中山市响亮提出“宁可GDP减少一个亿,也不引进一间污染厂”的政策。原来曾被外国机构评为世界最脏的十大城市之一的老城市广州,也确立了把广州建成人们“适宜生活居住,适宜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不断加大治理污染、优化环境的力度。现在,广州市不但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的称号以及联合国适宜人居最佳奖(迪拜奖),而且注重民生,经济发展速度也稳居国内大城市前列。这说明从中央到地方,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不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速度能起着决作用,而且是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保护人民切身利益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题中之义。现在,我们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建设统一起来,协调推进,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加强环境保护。中国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基本观点。

四、对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性有更深刻认识

中国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历届中央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一直求索的重大课题。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做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新论断。这些新的发展理念和论断,是对这个课题探索的最新成果,也是对我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五大发展新理念,揭示了怎样遵循辩证规律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在G20集团峰会、巴黎气候峰会和其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中,都介绍了这五大发展新理念。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十三五”期间,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落实和有力推进;它以解决新中国辩论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短板为导向,创造性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清晰地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发展路径。这五大发展理念及有关各项政策举措,都贯穿着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主线,即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社会公平和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和在2020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把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一个刚性指标;增加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并要坚持普惠性;实施全国脱贫的攻坚工程;建设健康中国等等(广州市提出要提前在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广东省提出力争在2018年达到此目标)。这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一样,丰富了新中国怎样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力”和“发展”等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坚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相统一,既要善于在矛盾统一中把握对立,更要善于在矛盾对立中把握统一的原则,注重有效发挥矛盾统一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又斗争又统一是推各民主党派在发展政治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关系观点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唯物史观关于领袖、政党、群众关系原理以及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等等。这些从中国社会主义辩证发展实践过程总结出来的新理论新观点,不但是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之,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研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再认识,我们就能不断与时俱进,与群俱进,敢于摒弃一些不符合当今实际的陈旧观点,敢于用在总结实践新经验基础上创新的理论观点来指导实践,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必然会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庞 滔

2016-05-30

张先贤,男,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广东 广州,510030。

A81

A

1672-3562(2016)03-0085-06

猜你喜欢
中国化生产力哲学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菱的哲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