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青海汉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
李 平
青海汉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现当代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完善并落实好安全施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建筑的安全,维护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根本权益,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近些年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度,以往高发的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不能否认当前建筑工程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此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工程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基础。建筑工程一般具有规模大、资金投入多以及施工环节复杂的特点,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而一旦出现不合理的施工因素就会对施工人员产生较大的威胁,尤其是近些年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在不断加大,因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直接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其次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当前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如何有效降低企业支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践表明施工企业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可以规避一些不规范的施工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施工企业通过强化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无形中就提高了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和标准体系
企业施工安全标准体系包含较广,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安全技术、行业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安全技术以及管理人员实行标准等等。这些方面的建立都要符合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并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2.2 要求建筑企业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配套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准绳和根基,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此项工作质量。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企业或单位应该遵循经济市场运行规律及准则,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包括岗位制度、责任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从而夯实实践行为保障基础。其中,岗位制度和责任制度要覆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实现量化、细化,与自身组织结构形成一体,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而激励制度则旨在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督促他们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必要的扫盲教育。企业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建筑企业的责任,更关系到每一个生产施工人员的切身生命安危,只有从思想上进行灌输和教育,形成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使人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生产安全防范的积极能动性,自觉的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产安全,善于发现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各项不足,并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极大的帮助企业纠正和弥补不足,避免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生产安全意识的建立也促使企业形成一种特有的企业文化。
2.4 落实“一控四管”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有效监督,监管部门有必要落实视频监控、信用监管、项目监管、人员监管以及企业监管相结合的“一控四管”机制,并着重强调合同监察、安全监察、用工监察与施工许可监察等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当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做出进一步的完善,通过加大监督与执法力度,打击违规开工、违法开工等现象,确保建筑市场监管与施工现场监管的有效联动,从而降低由人为因素、机构不健全因素、施工单位违法违规因素所引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同时,对于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监管部门应当下达整改通知书,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整改合格之后再对之后工序进行施工。另外,监管部门有必要利用“黑名单”制度来推动建筑市场诚信建设,从而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并从源头上杜绝无资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参与施工生产,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取得良好成效。
2.5 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
减少因环境因素造成安全事故是践行以人为本的表现。在建筑行业中,劳动强度大,不管在任何的时间、条件下都必须得保持施工运转。而建筑工人所处的环境和场所,常常呈现脏乱差的面貌,加上作业环境中湿度和光线等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卫生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施工物品区域进行明确划分,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同时完善好生活配套等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建筑工人的居民幸福感。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施工现场作为建筑项目工程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场所,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势必影响了整个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进展,更直接威胁到建筑作业工人的生命健康,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安全监管环节较为薄弱等问题,导致我国部分施工单位在其负责项目的建筑施工现场频频发生安全事故,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建筑现场依然还客观存在较为严峻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1]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刘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办法[J].黑龙江科学,2015,06:74+77.
[3]王长见.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64+50.
[4]肖斌,陈平.浅议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2,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