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峰,赵 坤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颜晓峰,赵 坤
当今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极大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凝聚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抵抗文化渗透的免疫力和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在党情、国情、社情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软实力;凝聚力;推动力;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今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习近平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民族凝聚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民族有凝聚力,才能保持民族团结、维持国家统一,危难来临才能同舟共济,遇到问题才能共同解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汇聚起民族力量,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一)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赞同,才能真正激发和产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强烈认同感,才能由此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在世界文化西强东弱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减弱,这无疑不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和巩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文化之于民族,就像血脉之于人一样,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属性。首先,文化具有“必要性”。人无血脉无法生存,民族没有文化也无法生存。能否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是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纵观世界,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无不拥有悠久辉煌的民族文化。文化之于民族,就像血脉之于人一样,给民族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其次,文化具有“独特性”。人的血脉中有基因,民族的文化中也有基因;血脉中的基因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文化中的基因决定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同。再次,文化具有“共通性”。同一民族之下,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民族成员之间就具有共通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曾经长时间占据世界文明的最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不断强化中华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必要性”、“独特性”和“共通性”的认同,不断强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有利于强化民族团结统一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起着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史学名著《全球通史》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连续不断的文明?”究其原因,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强精神纽带作用。
我国是一个有着众多民族、广袤土地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坚强的精神纽带把个人、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为一体,使中华民族始终能够团结统一、不断壮大。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同仇敌忾、崇尚团结的精神。《诗经·秦风·无衣》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里表现的就是一种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爱国之情。为了保家卫国,即使没有战袍、没有武器,也要同心同德,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即使内部存在分歧,面对外来强敌,必须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我国历史上,能够顾全民族大义团结对外的行为受到肯定;相反,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团结甚至投敌叛国的行为遭到唾弃。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追求。“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外敌的侵略、内部的争斗,容易造成国家分裂。但是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有一种维护和谋求国家统一的精神追求。每当国家出现分裂危机的时候就会起到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强大作用。东晋祖逖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誓言:“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民族英雄岳飞面对神州陆沉、北方沦陷誓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晚晴左宗棠面对新疆沦丧而抬棺西征、收复国土。我国历史上虽时有分裂,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当前,中华民族的最终统一还没有实现,民族分裂势力还比较猖獗,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任务还很艰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有利于强化民族团结统一力量。
(三)有利于汇聚民族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历经许多磨难,战胜很多强敌,始终能够矗立不倒。对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抗击侵略的精神长城。从先秦“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到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自古以来就经常遭受外敌入侵。每当遭遇强敌入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成为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金戈铁马的精神长城,成为钢铁般的精神防线。“时穷节乃现,一一照丹青”。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种气节,才不断出现林则徐、邓世昌等抗击侵略的英雄,才不断筑起坚固的精神长城,使我们民族终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面对国家发展的难题,爱国主义成为中华儿女攻坚克难的精神利器。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瓜分豆剖的危险境地。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奔走呼号,寻找救亡图存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管面对多少困难,不管面临多大危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永不放弃、自强不息。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儿女树立大局意识,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之中,凝聚发展共识,树立共同理想,汇聚共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使命越光荣,发展任务就越艰巨,就越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一)净化风气弘扬正气的精神良药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在整个社会净化风气、弘扬正气,营造一个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民族精神追求是民族长期形成的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高峰,引领着中华民族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崇高的精神追求,积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代代传承,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不断提供着丰厚的滋养和强大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特点。比如,“道义先于利益”。孔子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宁愿粗茶淡饭、身居陋室,也不愿用不义的方式获取富贵。孟子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行不义、杀无辜,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应该去做。“见义勇为”、“仗义执言”、“义不容辞”、“舍生取义”,等等,这些成语表达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道义先于利益”的价值取向。此外,“责任先于享乐”、“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基本价值取向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丰厚的道德资源。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有丰富的精神资源。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丰厚的道德资源。我国古代形成了以 “仁义礼智信”思想为核心的一整套传统美德。比如儒家倡导的“君子坦荡荡”的个人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人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都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的生动写照。中国古代的基本道德范畴,基本涵盖了个人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为人处世、安身立业的道德准则,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其深刻,成为民族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的道德资源和道德宝藏。
当前,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现象,已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精神能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曾屹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中华文明曾长期占据人类文明的高峰。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始终不甘落后、勇于争先,始终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保持旺盛活力、增强不竭动力的丰富精神能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爱之深,则忧之切。中华儿女正因为爱国,所以自古以来就对国家的兴衰安危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深重的忧患。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朱用纯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龚自珍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些都表现了中华儿女对国家的强烈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因为始终有爱国仁人志士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忧患意识,才能让国家防患未然,做到未雨绸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勇敢的担当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忧患意识,又有担当精神的民族。为了变法图强,谭嗣同甘愿以身殉难:“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中华儿女自古以来都不乏“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担当精神。正是有了这种担当精神,中华儿女才会在国家太平时居安思危,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在艰难前面敢于向前,前赴后继,勇敢担起国家和民族的重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懈的进取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统的民族,也是一个开拓进取的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始终有着积极有为、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中华儿女深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道理,总是在变革中开创新的未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强势文明,中华民族喊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口号,敢于变革陈旧落后的思想,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以“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祖宗不足法”的变革求新精神,从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终于再一次使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重忧患意识、勇敢担当意识和不懈进取意识,是中国几千年来始终能保持旺盛活力、增强不竭动力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继续保持旺盛生机活力的丰富精神能源。
(三)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智慧宝库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较大,道德滑坡严重,腐败问题突出,等等。这些国际国内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应对和解决的。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汲取智慧。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中,“治国之道”成为最鲜明的主题。在春秋战国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他们的救国、救世之道。儒家提倡“仁、义、礼”,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建立“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大同社会。墨家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提倡尚同、尚贤、非攻、兼爱、节用、非乐等治国理念。道家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倡导“无为”的治国理念。法家强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法”“术”“势”的治国理念。兵家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战略战术思想。另外,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等流派的思想家都有着独特深刻的“治国之道”。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后人在此基础上的反思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是我们今天仍然可资利用的智慧之源。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国是史学大国,以《二十五史》和《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经典是我们不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史学宝库。中国是诗歌大国,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诗歌经典是我们不断涵养品格、砥砺志向的艺术宝库。中国也是伦理大国,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伦理经典,是我们不断修身养性、砥节砺行的道德宝库。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远不止这些。这些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难题的智慧宝库。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对抗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挣扎中,中华文化逐渐被贬低甚至抛弃,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并被不少中国人认同。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西方文化通过网络媒体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以“三片”(大片、薯片和芯片)文化为符号的西方文化,渗透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影响着中国的普通百姓,使中华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因此,必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抵御文化渗透的免疫力。
(一)提高文化自信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胡适曾经哀叹:“新文明之势力,方挟风鼓浪,蔽天而来,叩吾关而窥吾室,以吾数千年之旧文明当之,乃如败叶之遇疾风,无往而不败衄。”当时东西文化的强弱对比,导致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认为必须抛弃中华文化、进行全盘西化才能拯救中国。一个世纪过去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仍需巩固。2007年钟祖康出版《来生不做中国人》一书,书中彻底否定中华文化,引起广泛争议。在网络上,类似的声音还有不少,反映出一些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严重不信任。不提高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就难以提高文化免疫力,在西方文化渗透甚至文化同化、文化殖民面前就难以招架。
提高文化自信,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周边的亚洲国家,而且对世界也有深远的影响。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中列举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物理、医术、算术、农业、地理、建筑等领域一百个“世界第一”,这些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声称:“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部都属于中国人。”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途。李约瑟在临终前讲道:“通过我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我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作出伟大贡献。”李约瑟对中华文化的信任得到了验证,在他去世20年后的20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已经被世界公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指出:“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他认为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到了21世纪“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走到尽头,而东方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李约瑟和季羡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信任,是建立在对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的充分研究基础上的民族自信,是建立在对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把握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种强烈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信任,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任。建立起这种自信,就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就能延续好自己的民族精神命脉,就能提高对外来文化的免疫力。
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是守旧僵化,不能盲目排外。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习近平指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待西方文化要采取“扬弃”态度。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待西方文化要有这种态度,既要善于反思“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又要善于反思中的消极成分、不足之处,在不断借鉴和反思西方文化中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提升抵御文化渗透的免疫力。
(二)建好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利益。但必须清醒看到,强势的西方文化也存在着用其精神产品特别是价值观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甚至文化同化、文化殖民的现象。《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宗教渗透等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思想文化方面的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西方文化渗透的危害十分巨大。据《华盛顿邮报》披露:“在冷战期间,中情局酷爱使用文学——小说、短篇小说、诗歌——作为武器。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艾略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纳博科夫,他们的书籍都曾被当做武器。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在苏联和东欧被禁,就可以被用作宣传品去挑战苏联对国家真相的描述。在整个冷战期间,作为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总共约有1000万本图书杂志由中情局秘密运到苏联的铁幕背后。”从中可以看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文化渗透。文化渗透犹如涓涓细流,看似轻微,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功效。近些年来,很多中国青少年在肯德基、麦当劳、《哈利·波特》、《灌篮高手》、迪斯尼等的影响下成长,他们喜欢西方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比较陌生和冷淡,这种现象十分堪忧。
应对文化渗透甚至文化同化的威胁,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长期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这个精神价值体系得到民族成员的普遍认同,民族成员也得以在其中找到精神的归宿和庇护。没有精神家园,民族就失去认同感和归宿感,民族成员就都成了精神上的流浪儿,外来文化就会占领民族精神上的领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思想、文学、艺术、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魅力无限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我们不仅不应丢失,而且应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激活其时代生命,展现其时代魅力,发挥其时代价值,建设起坚强牢固、美丽富饶的民族精神家园,成为抵抗西方文化渗透、文化同化、文化殖民的坚强堡垒。
当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重视中国。然而,比起中国在世界上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美国在教育、影视、音乐、艺术、出版、媒体、动漫、娱乐、品牌、创意等方面的指标均在世界前列,与其相比中国还存在较大差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的廉价商品充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中国却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和学说。”她的这一说法未必客观,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对世界文化影响微弱。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必须提升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
首先,要发掘文化精华,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著作、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比起莎士比亚戏剧并不逊色,但其对世界的影响却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充分发掘这些优秀作品的精华,提升其世界影响力。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上,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西方视为“黄金法则”,视为“人类行为的伟大法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文化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些思想值得世界各国在发展中深思和效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世界潮流进行发掘和创新,真正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其次,要创作文化精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因“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风采。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受中医启发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向世界展示了传统中医文化的风采。当前,中国在文化创作,特别是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力较小的根本原因。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冯友兰指出:“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方式是中国民族文化形式之一,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的优点。创作文化精品,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智慧,克服浮躁心态,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以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创作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影响世界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文化,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既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追求。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华文化曾经对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更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产生更大影响。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无比宏大的伟大事业,这项事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柏杨.中国人史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胡适.胡适思想录(9)[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3.
[8] 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 陈湘安.文化法则与文明定律:中华文明复兴的千年机遇[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
[10] 季羡林.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 刘慧.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4] 李治国,大一.没有界线的战争[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
[1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本文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颜晓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坤,空军空降兵学院哲学教研室讲师,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