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张东刚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系统而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基础和支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勇于走在前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24个字”建设思路,准确把握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主要特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一个系统而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基础和支撑。当前,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都排在世界前列,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功力不足,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因此,加快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势逼人,任务紧迫。
高校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有63万人,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勇于走在前面,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尤其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4个字”建设思路,准确把握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新的理念、扎实的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学术中国正渐次走向世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什么样的格局走向世界,又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谓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首要一条,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特就特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还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总特点。高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把握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灵魂、有生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分析事物的一般联系,而且要透过现象揭示经济社会的运动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工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觉要求,不仅做到真学真懂,而且要做到真信真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精华,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风貌、道德风尚,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为时代著书立说,为人民做学问的历史使命,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尊古而不复古,复兴而不复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传承是创新的基础,传承文化不但要深入挖掘、研究、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是文化生命力所在,创新文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在借鉴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摒弃旧义,创立新知,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国际上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是讲体系的,系统性很强、专业性很强。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从要素构成上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包括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在这当中,学科体系是支撑,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密不可分,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目标,人才体系是保障,五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要统筹把握、整体推进,注重内涵建设,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学科与知识相连,是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既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校影响力的显著标志。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且不断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9大门类、38个一级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统筹抓好基础学科、重点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的建设,逐步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重点学科突出、门类结构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1.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600多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看这方面还是一个短板,需要着力加强。我们要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推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为骨干,哲学社会科学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渗透力,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专业之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同时,把学科建设目标和与育人育才目标统一起来,制定实施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综合协调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水平。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按照相应标准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2.协调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作为补充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今后,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学术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做强做大优势学科,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突破点。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使冷门学科代有传承。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专业成了“冷门”,需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稳定队伍。
3.切实抓好教材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密不可分、相互支撑。教材体系建设要特别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教材内容尤其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进展。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和推广使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要将其经验做法加以推广,加强工程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把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列入专业设置目录,统一作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主体,要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建立健全教材进入课程、进入教学的准入门槛和标准,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和选用质量。教育出版机构是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教材编辑出版工作中要自觉履行审核把关职责,将出版高质量教材作为服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约131万篇,承担各类研究项目134万多项,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有数量、缺质量,高水平成果不多。为此,要在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中国学说、提升学术品质上下功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咨政服务水平。
1.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来就没有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一切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最大的不足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一些社科工作者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习惯于关门搞研究,热衷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目前,各高校正在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课题研究题目从哪里来?是从研究兴趣出发,还是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我们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善于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的源头汲取理论创新的活水。植根于中国实践,以国家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深刻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以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方面资源。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交叉研究、“冷、僻、弱”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继承创新、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信息化平台,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前,高校智库建设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既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各国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能立足基本国情,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是紧扣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三是注重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智库的创新活力;四是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五是能拿出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种观点、文化、思潮互相交流、交融、交锋,在众声喧哗中,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究其原因:一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良好外语水平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储备不足;二是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总结凝练还不够深入,对外传播渠道还比较有限,话语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三是资源比较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配合,未能形成有效的整体合力。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需要对西方主导性国际话语进行分析,找到发力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运用我们自己的话语阐述中国实践的能力,逐步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改变“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
1.准确把握话语体系与思想理论体系二者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术思想体系的创新,这是“体”,是灵魂,是增强中国话语的根本所在;二是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这是“用”,是骨架。思想理论是内容,学术话语是表达形式,任何话语都表达一定的思想理论,而任何思想理论又都需要一定的话语来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同时,话语体系不仅仅是思想理论的表达形式,它本身也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科学体系。话语体系指的是一整套表述思维系统的语言系统,人类社会的话语体系是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与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及社会制度有关,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话语创新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们要把话语体系创新看作与思想理论体系创新同等重要的工作。话语体系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理论创新的衍生性产品,其本身就是具有独立创造意义的学术工作。
2.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要坚持“五个统一”。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及时作出总结和概括,促进思想理论提升和话语体系创新,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用理论和话语创新的成果引领新的实践发展。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学术话语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三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立足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吸收借鉴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实践,创造新概念、新范畴、新方法,发展与西方话语系统相容的话语体系。四是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鼓励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形成充分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价值导向作用。五是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不仅在内容上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体系,而且要在形式上创造切合中国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和逻辑结构,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不断增强中国学术话语的吸引力、感染力。
3.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要做到“三个着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要提高站位,坚持高层次、高标准、高要求,推动重构国际学术规则,形成中国的学术话语权。一是着力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每个学科都可以从本学科专业的角度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中国特色的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新闻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共同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二是着力推动智库机构和人员交流。积极参与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外智库机构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重点培养高层次外向型人才,开展国际高端学术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等出国出境培训选派,推荐知名学者在国际组织任职,支持高校学者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学术组织有关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为国家公共外交做出新贡献。三是着力推动优秀成果走向世界。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产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文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
张东刚:教育部社科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