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鸥
(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14)
影响因子及其发展
郭海鸥
(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14)
介绍了影响因子的概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讨论了近期出现的新评价体系.
影响因子;h因子;谷歌h5因子;相对引用率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在20世纪为图书馆购买期刊而引进的一个期刊评价数据.其定义是:影响因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其定义的期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基本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参数,也成为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我国许多高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等都以发表学术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职称晋升、科研成果评定、评判研究生毕业等的主要标准.
评价期刊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因子是表示期刊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期刊影响因子现在也常常用来表征论文的影响力,尽管有许多不足,但比单纯用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表示论文作者的影响力更科学.
然而,随着学术界对影响因子的过分追求,影响因子的局限性也渐渐凸显.正如2003年加菲尔德被问及“引用窗口”为什么设定为2年而不是3年或5年时,他是这样回应的:“我们不想等若干年后才了解一份期刊的被引用情况.ISI(Institute for Science Information)完全有能力计算3年、5年的影响因子,我们甚至有10年、15年的影响因子数据库,但它们需要单独订阅.”这就是说,要了解期刊的真实影响力,需另外花钱购买.
由影响因子定义可以看出其有许多局限性[1]:源刊引用为什么设定为当年? 为什么期刊论文只在发表后2年内发生的引用,才对期刊“影响因子”产生有效贡献?通常论文被引用会持续许多年.有些学术领域的论文,可能在2年内的引用只占少数,所以设定2年的引用时期的评判标准非常不科学.
1)期刊的影响因子学科性倾向显著,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差别显著.期刊所属学科(比如生物、医学、计算机、经济等)越不成熟,越需要相互印证,所以引用就多,影响因子就高.而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如数学等),相互引用的也就比较少,影响因子必然就要低些.另外研究领域人员的多少、是否热点等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影响因子,研究人员多的、研究热点的领域期刊,影响因子自然要高些.不同学科,显然不能用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来判断论文水平高低.
2)文献引用的偶然性对影响因子影响显著.文献引用的偶然性主要表现在:在列参考文献时,作者大都有外刊、名刊、名人情结,对外文文献、知名期刊、知名机构或知名作者的文献的引用要大大多于本国期刊、普通期刊、普通作者.一些作者因为其他特殊目的而“假引”“互引”等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人为因素对影响因子的干扰也呈增长之势.过分追求高影响因子导致了许多学术不端行为.有些编辑部为了在短期内追求其期刊的高影响因子,常常要求投稿作者引用本刊已发表的文献,个别期刊甚至规定了必须引用本刊的最低论文数,否则就不予录用.这使论文中的许多参考文献纯粹是为了引用而引用.更有甚者,几家同类期刊为了提高本刊他引影响因子,互相结成同盟,强迫作者在指定的期刊中互引,以此来提高同盟期刊的他引率.
4)不同检索系统的源期刊组成差异较大,由其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差别也大.同一刊物在不同检索系统的影响因子显著不同.比如,不是SCI(Science citition index)源期刊的期刊在SCI检索系统中的影响因子就小得可怜.另外,同样是中国知网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期刊的中国知网影响因子就可能远远大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影响因子,这是因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数要远远小于中国知网的.
此外,语言也会影响到期刊的影响因子.世界范围内中文期刊的阅读人群相对要少,中文文章被引用的机会也相应较少.期刊出版周期与发行量也对期刊影响因子有较大影响,出版周期短、发行量大的期刊通常易于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因子主要用来评价学术期刊,并不适合评价具体的学术论文.
为了弥补影响因子的不足,分别从期刊源和引用窗口时间各形成了两个指标.
中国知网根据期刊源的不同引入了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的源文献包括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
综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的源文献只包含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即文、理科期刊综合,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
这两者都是按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根据引用时间窗口不同,有影响因子(2年)和5年影响因子.
这样的改进仍然不能解决影响因子在评价学术中的根本缺陷.
3.1h因子
h-index ,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citations),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因子可以评价期刊和作者,同样不能评价具体的学术论文.
需要注意h因子并不适合跨学科地比较[2].由于h因子是根据发表的所有文章来进行计算的,这对那些年轻科学家来说有失公平.此外,很多学术名人由于其对学术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已经转化为常识性理论,所以人们往往就不会引用他们的论文,因此用h因子去衡量其科技成果也是不合适的.
3.2 谷歌h5因子
谷歌h5因子是在谷歌学术系统中为评价学术论文而引入的,它结合了h因子和影响因子的优点.谷歌h5因子[3],即某一出版物如果在过去5年发表的文章中,有h5篇文章,每篇引用都不低于h5次,这h5就是谷歌的h5因子.与影响因子和h因子不同的是,谷歌学术指标还统计h5中位数,也就是进入h5因子的所有文章的引用中位数.
和影响因子相比,谷歌学术指标统计过去5年的数据,这要比影响因子更客观些,因而更加注重一个出版物的长期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当前.显而易见,采用谷歌h5因子和h5中位数对论文进行评价,更能显示出版物的综合影响力,而不会像影响因子那样很容易受少数高被引文章所影响.因此,现在一般认为谷歌学术指标能够更为准确地体现一个出版物的学术水平.这对于那些发表文章数量不同,但影响因子接近的期刊而言,显然发表数量多的影响力更广.这种差别在影响因子上看不出来,而在谷歌学术指标上则很容易体现.
3.3 相对引用率
由影响因子的定义不难看出,影响因子主要评价杂志或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平均影响力,并不能评价本期刊所有具体论文的影响力.许多研究表明,期刊有所谓80/20率,即大约80%的论文引用贡献来自于20%的论文,如果利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对论文进行评价,大约80%的论文影响力都被高估、20%的论文影响力被低估!
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相对引用率(relative citation ratio,RCR)的论文评价指标可望解决这一问题[4].相对引用率与传统的影响因子、h因子及谷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都不同.RCR通过对论文引用进行学科加权,能对来自不同学科的论文进行横向比较.过去的评价方法只会进行平均值比较,很难准确快速地进行不同学科之间论文影响力的比较.相对引用率RCR将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该领域的平均引用数比较,就是论文引用和本领域平均引用的比值.
RCR也有不足,目前只能用于生物医学,RCR计算只统计被引用次数,并不考虑被引用的性质,质疑或反面引用,也被作为影响力引用计算.另外,不能统计被生物医学以外的领域引用,这是该评价进行跨学科评价的一个缺陷.不过任何评价方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评价工具对学术论文进行最终评价.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发表了几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多少的期刊上来评价个人的学术影响力.而“影响因子”以学术论文之间的引用关系、引用次数为唯一考虑因素,并不能完全反映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初衷是注重学术成果的传承和传播,注重其学术影响力.因此,现行依赖于“影响因子”的评估方法,急需改革.
实际上,学术论文是为了发布科学研究的成果,要判断其价值,首先要看其选题是否为该领域的重要问题,其次要看其解决问题的程度,即是否有原创成果,这才是学术影响力的源泉.而学术论文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也是本质的,是学术成果的传承和传播.
影响因子显然存在许多不足,但目前来看,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未来一段时间还很难被完全取代,毕竟在每年发表的大量论文面前,学术机构和学者本人仍然需要一个全球通行的标准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文献来深入阅读和评估.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如果再结合h因子、谷歌h5因子,乃至最新的一些论文评价体系,只要使用恰当、科学,仍是评价期刊乃至论文的不错选择.
[1]丁佐奇,郑晓南.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证次数与学术质量评价的矛盾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286-288.
[2]郭海鸥.学术评价的新方法——h指数及其应用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2):45-47.
[3]美捷登.谷歌学术h5指数及其与汤森路透影响因子对比分析[EB/OL].2015-08-05[2016-10-20].http://www.dataguru.cn/article-7761-1.html.
[4]孙学军.相对引用率将会成为学术评价规范 [EB/OL].2016-11-14[2016-11-2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014718.html.
Impact Factor and Its Development
GUO Hai’ou
(EditorialDepartment,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Zhengzhou450046,China)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mpact factor,analyzes its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and discusses the recent emergence of new evaluation systems.
impact factor;hfactor; Googleh5 factor; relative reference rate
2016-06-30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42102310406)
郭海鸥(1964—),男,河南灵宝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期刊评价体系.
10.3969/j.issn.1007-0834.2016.04.008
G255.2
1007-0834(2016)04-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