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滨
昌黎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范东滨
昌黎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高效液相色谱也称为高压液相色谱,属于在传统的典型液相色谱法基础上延伸出的崭新技术。其技术对食品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和价值型。由于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公众的密切关注。目前,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并且经过实践检验,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测措施,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分离和分析面最广的色谱法,它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效率高、选择性强,并且样品不需要受热汽化。基于这些优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现如今,我国综合实力蒸蒸日上,但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食品安全需要更精确、高效的检测技术来把控。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有机分析法中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叫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相色谱作为基础,并且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不能够气化不稳定的生理活性物质。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诸多优点还是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试验中。尤其是近些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更是深入到人们的普遍安全意识中,这就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食品检验的主要指标非常多,一般可包括:微量元素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农药残留分析、一般成分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分析。每一种分析指标都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在进行食品安全的检验中,除了常规的成分分析方法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高精度的仪器已经应用到了食品安全检验的工作中,使得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安全检验的主要分析手段。在当今的食品安全检验中应用到的仪器分析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就是重点的介绍仪器分析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3.1高效液相色谱装置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装置可分为高压泵、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和数据获取与处理装置等部分。高压泵需要有耐腐蚀性,为流动相和样品通过色谱分离柱和检测系统提供动力。色谱柱的功能为分离各个物质,检测器将流出液中浓度的变化转变为光学信号或电学信号的变化。数据获取与处理装置用于把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显示至屏幕上。
3.2高效液相色谱应用原理
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 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多次分离,用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根据外标法,用其保留时间来定性,用其峰面积来定量。用高压泵将待测液体吸入仪器,计算流量与压力后,进入进样器,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通过样品在溶剂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在色谱柱中分离出来,在不同的时间段流入检测器,通过检测器收集信号,经过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得到色谱图,再进行分析。
4.1食品甜味剂的检测
食品加工中会加入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改进食品的口味。国家对甜味剂的添加量有限制性要求。某些甜味剂,如糖精钠过量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检测。一般的方法有阴离子交换色谱法、R 高效液相色谱-UVD 法等。
4.2食品防腐剂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食品防腐剂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含乳饮料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可以先对饮料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C18 色谱柱进行分离,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甲醇混合液作为流动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该方法速度快,适用面广,准确性高。
4.3食品色素的检测
食品色素可以改善食品色泽,提高人们的食欲。天然色素一般是无害的,但人工合成色素因具有色彩鲜艳、着色力强、性质较稳定、结合牢固等显著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但是人工合成食品色素对人体健康有害,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其进行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色素有检测范围广、灵敏度强、回收率高等多个优点。
4.4食品抗氧剂的检测
食品抗氧化剂能够延缓食品的氧化变质,从而增加其保质期限,对食品的储藏有很大作用。但是同样,食品抗氧化剂添加过量,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抗氧化剂有时间短、效率高、灵敏度强、回收率高等优点。
5.1农药、兽药残留的检测
由于在生产农作物和饲养禽畜时,为了增高产量和防止禽畜生病,往往会用到农药和兽药,因此,需要对农药和兽药残留进行处理。若它们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农药及兽药残留,具有回收率高、灵敏度强的特点。
5.3霉菌毒素的检测
每年霉变粮食的分量占据了总粮食产量的很大一部分,这不仅对国家经济造成损失,若霉变的粮食被人畜食用,会引发中毒、癌症等症状。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尤其是黄曲霉毒素,被列为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而某些初步霉变的粮食,其感官上的变化并不明显,因此,对霉菌毒素的检测尤为重要。
5.2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
环境污染物通常来自于“工业三废”,其污染土壤、水源等,进而污染食品。食品的包装材料也可以通过与食品的接触而将其中的有害物质传到食品中,如汞、镉、铅等重金属,危害人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的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对于食品中的很多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现今,大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时候,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实现对其准确高效的检测。通过对食品进行有效的检测,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保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苗述.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39.
[2]刘先德.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8):50-52.
[3]阳艳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5(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