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旭豹 关亚峰 何 建 张文贤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西藏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卫旭豹 关亚峰 何 建 张文贤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虽然西藏水资源总量和水能资源蕴藏量均居全国之首,但是由于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区还是存在很大范围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了解西藏水资源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全面加强西藏水生态文明建设。
西藏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生态建设
西藏是亚洲河流的主要发源地[1],著名国内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1]。西藏还是国际河流分布最多的一个中国省区,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这里[2]。
虽然西藏水资源总量和水能资源蕴藏量均居全国之首,但是由于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区还是存在很大范围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3]。例如,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藏北高原南部湖盆地区,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藏北高原北部,属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4]。
(1)西藏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分布着许多的湖泊。但是,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西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备用水源地少,至今还有不少农牧民饮不上安全的水,水仍然是制约西藏发展进步的主要“瓶颈”之一。
(2)在西藏很多地方工程性缺水比较严重,控制性骨干工程缺乏。所谓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设施留不住水。就此种情形来看,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并不短缺,但由于工程建设没有跟上,造成供水不足[5]。没有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就会影响到西藏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单方水产出低。西藏平均单方水GDP产出仅为7.04元,不足全国的1/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2012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25 m3,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7%,而先进国家已达75%--85%;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跑、冒、滴、漏)为39%,约为全国平均的2倍。
(4)在区内,由于人民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薄弱,造成浪费水资源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在无意识及科技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导致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严重低于内地及国际平均水平。
(1)西藏是中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在开发这里的流域水资源时必须留有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的生态需水,要协调好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以传统的人的需求作为水资源分配的核心,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供水能力,加强小型水库、农业灌溉水渠、引调提水工程及抗旱备用井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广大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在西藏农业较为发达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谷地地势平坦,日照长,辐射强,多夜雨,夏暖冬温,可以修建完善相关的灌渠工程,加强对农业的保障。
(3)建设控制性骨干性工程,加强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抗旱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防洪、发电等的综合需求[6]。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病险水库,要及时排险加固。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调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就能够将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管理养护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使维修和养护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建立新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水价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杠杆作用。要加快水价改革的步伐,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市场经济要求核定供水价格,逐步提高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价格,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7]。长期以来,农业用水需求占得比重较大,也是节水潜力所在。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业用水管理不到位,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总体偏低。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
(5)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加大对节水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工业、农业、城市和社会,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污力度,不断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有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要先进行污水处理,只有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排放,不能让西藏这片净土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西藏是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了解西藏水资源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全面加强西藏水生态文明建设。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对西藏的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保障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肖长伟,高延鸿,索央,等. 西藏自治区藏中地区农业水平衡测试与灌溉用水定额研究[Z]. 中国北京: 20159.
[2] 韩俊宇. 西藏水资源开发的经济战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 邵青伟. 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及综合利用规划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4] 欧剑杰,李佑国,汪等,等. 西藏申扎-班戈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及其找矿指示意义[J]. 矿物学报. 2013(S2): 807-808.
[5] 李伟,南春辉. 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思考[J]. 海河水利. 2012(04): 6-8.
[6] 我国将加快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骨干水利工程[J]. 四川水力发电. 2014(02): 83.
[7] 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2(05): 26.
卫旭豹(1995-),男,山西吕梁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在读本科,农业水利工程。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张文贤(1969-),男,陕西铜川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