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洪,李恒全
社会化的二重性建构
——社会化环境与个人的互动形式探析
雷洪,李恒全
摘要:对于社会化的理解,有必要在认识上实现由二元论向二重性的跨越,社会化的二重性体现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观性、客观性及其相互作用。其主观性的具体作用是:社会化个体对客观社会化环境所发生主观能动的情境定义作用;其客观性的具体作用是:社会化环境对社会化个体情境定义所发生的客观导引作用。社会化的二重性建构在于:个体的主观情境定义及定义所导致的行动结果建构了个体社会化的程度、水平等社会化状态;社会化环境规范着个体的情境定义及其行动;尽管社会化环境对个体灌输、对个体情境定义产生客观导引作用,但个体主观上的情境定义仍然建构起不同个体间的个性化差异;社会化环境的客观性和个体的主观选择性建构了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社会化;社会化环境;二重性;情境定义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范畴,它是个体走进社会生活,融入社会世界,实现由生物人向社会化转变的起点和途径。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社会对个体的约束、控制,以及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方面。而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却是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须知,个体作为有思想的活物,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于社会世界所提供的内容和信息绝非是被动接纳的,而是存在主观意识的活动于其中。对此,我们有必要认清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认识、接纳社会世界各项内容、信息的机制,了解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从而有助于我们去真正认识、理解社会化。
社会学对于社会世界的解读,一直以来即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结构与行动、整体与个体等方面的二元论分歧,由此衍生出不同学者对社会及其现象各重一端的认识与分析逻辑。在对社会世界整体与个体关系的认识上,斯密从个体主义的认识逻辑出发,将社会视为个人的加总,社会的共同利益也就是个人利益的加总①。韦伯亦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由个人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个人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的上限和唯一载体②。而与此相对,孔德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性质的简单之和,科学的认识方法应是借助整体的系统来对各个部分进行观察③。涂尔干亦指出,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成,但它属于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独特性质④。又如,在对社会世界结构与行为关系的认识上,齐美尔提出宏观结构和宏观过程不过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应,社会互动的结果导致社会现象的出现。布鲁默等符号互动论学者也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⑤。但与之相对,则有观点认为社会世界的行动者其实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行动者之行为是经过结构的过滤作用才得以建构出来的⑥。
上述有关社会世界的二元论认识,不论是关于整体与个体、结构与行动,抑或是主观与客观,最终均会指向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在认知上的分裂。尽管从各自的侧重点出发,这些存在分歧的认识均能够在逻辑上实现自洽。但若是回归现实,则不难发现这些各自偏重一端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诚然,就社会世界中一定时期内生活的个人而言,社会总是先于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个体自出生进入社会伊始,便不可避免要接受到社会先于个人的结构力作用,个人的行为与认知方式,正是在这种结构力的作用下得以塑造成型。但另一方面,这种看似强大的结构存在,却实实在在要受到身处其中的每一位个体的影响,不论是结构的延续,还是结构的变迁,都是由行动个体的行动来提供动力的。因此,从现实角度看,社会既对个人施加影响,又会受到个体行动者的反作用力。由此我们认为,以二元论来认识社会世界,必然会陷入失之片面的境地。针对这种片面性,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实际的社会生活要更加复杂一些,在其中既存在社会结构及社会制度的制约,也存在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体现一种二重性的关系⑦。即社会结构既为人的能动性所构成,同时也正是这一构成的媒介⑧。他认为社会结构既是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之结果,同时又不断生产出这种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社会系统的结构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⑨。这就从一个更加深刻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世界中行动与结构之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有关社会世界认识由二元论向二重性的跨越。
在社会学范畴理论中,社会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社会化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也即是一个内化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等的过程。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关于社会化的解释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分。狭义上,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人从出生到基本成熟,即儿童、青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广义上的社会化则涉及更长的生命历程,它涵盖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的全过程⑩。本文关注的社会化是广义的,即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⑪。从功能上看,社会化是使社会世界得以延续和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个人通过这一机制与社会世界紧密联结,成长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成员。此外,关于社会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要素即社会化因素,具体是指促使个体实现社会化过程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及制度或结构性环境,制度或结构性环境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或场所,它们通过不断地将社会文化灌输给身处其中的个人,逐步塑造出合乎社会要求的成员⑫。因此,社会化因素强调的是社会化过程中环境对个人的形塑。
前文提到,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为消除对社会世界结构与个人(行为)关系的片面性认识而提出的,那么社会化作为社会世界中的一项重要机制,本身就涉及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以往有关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重视的是社会(环境)——家庭、社区、学校、网络、同辈群体、制度等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而对个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一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近年来也有学者从人的个性化差异出发,提出了与“社会化”相对的“个人化”概念,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经由各自独特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一个生动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人相对,是个人化的结果⑬。但个人化的观点及其研究,尚未客观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真实互动。须知,社会这种人类生活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社会成员必然要经历外部环境的塑造和洗礼而得到成长,但个人化的观点及其研究过于偏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一端,而忽视了相同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共性的塑造。也有学者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社会化过程进行研究,但其所关注的互动性主要集中在社会化的双向性上,即社会化过程既包括正向的社会化——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等,也包括反向的社会化——子女对家长、学生对老师等⑭,未能涉及社会化过程中更为深刻的社会环境(结构)与个人的互动。
显然,单纯从社会本位或是个人本位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属于片面的,对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本文将社会化理解为个人与社会化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前提是社会化环境为人的社会化灌输其所需要的文化和内容,但从灌输到内化,中间还存在着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到社会化的主观条件影响,譬如人具有思维能力,能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⑮,这就决定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可能是单方面接受社会环境灌输的过程,而是包含被社会化个体的主观性与能动性于其中。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将关于社会世界的二重性思维延伸,引入对社会化过程的认识之中,即将社会化过程视为社会环境与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承认社会化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肯定个人自主性及其对环境内容的选择性内化,如此实现有关社会化过程的认识在结构与行动、环境对个人的规范与个人对社会化环境选择性内化的统一,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
社会世界存在主观性,它可以理解为是行动者有组织、有目的、有意图、有筹划的产物,也就是一个“建构”的社会产物⑯。同样,社会化也存在主观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自己所接触到的环境(事物)存在着主观上的认知。尽管人们认知的对象都是客观世界的内容,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反映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会能动地把感知对象转换成自己所理解的映象以及概念性结构,从而赋予自己的主观认识于其中⑰。对于这一点,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总是忽视认知对于环境刺激的重组过程,而倾向于将个体视为环境刺激所引发的被动接受者。相反,社会认知理论则正视认知对于人类行为的组织和控制功能,强调个体并非简单被动的环境刺激之反应者,而是赋予环境刺激以一定的意义,进而成为有动机的积极行动者⑱。真实的情况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如社会认知理论所描述的能动性个体那样,通过对社会化环境产生认知,并循着这种主观性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进而决定社会化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可以通过“情境定义”概念对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性认知得到解释。情境定义是互动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又称情境界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提出,他指出个体在任何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自我审视和考虑的阶段,这就是情境定义。即人们会对接触、感知到的目标、行动、内容、符号、方式等作出自己的解释。托马斯认为,人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对外界信息产生反射性反应,他们会审视、考虑这些信息,或是对信息下自己的定义,以便于自己理解和对待外部世界的信息。当然,这种理解受到个体已有思维、经验、经历和认识状态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⑲。换言之情境定义是指:在社会互动或社会行动中,人们并不依赖对彼此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依赖对彼此行为的理解作出反应⑳。托马斯的观点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人的主观性并不隔绝于外部环境,个体与外在化环境之间存在联系,这是构成个人的情境认识之基础。其二,单就个体行为的发生而言,人自身对环境的定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构成了个人对外部环境和社会世界的认知,并由此指导、决定其行为。在此基础上,托马斯还提出:个人对情境所下定义真实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所赋予情境之上的意义。对个体而言,情境定义的认识过程本身即是由人的主观性所主导,而认识的结果则显然要受到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影响。就情境定义本身而言,它并不涉及真与假的判断,也不需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认识的标准,这仅仅是个体接触和认识外界事物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托马斯非常强调这个阶段的重要性,认为情境定义是所有“自我决定”的行为之先导㉑。
笔者认为,社会化的主观性不妨理解为个人对环境的情境定义。社会化中个人的行动即被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对外部环境或社会世界定义之后的结果:一方面,个人对于其所接触到的外部环境及事物会产生主观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个人对于外部环境及事物的具体理解和解释所决定的,而且又是被个体已有的经验、经历、知识、思维、认识状态所影响的。正因为此,不同社会成员对其接触到的外部环境及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性认识会存在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个人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外界事物进行内化,但这是经过具体理解和解释之后再进行的主观上的选择。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得知,社会化包含了人的主观性在其中,这种主观性既体现在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理解上面,也体现在个体对所认识、理解外部事物的内化、选择方面。于是社会化就类似于一个从特定的认知角度、认知程度和认知方式来对事物下定义、作判断乃至产生自主行为选择的过程。因此我们说社会化包含了人的主观性在其中,个人对社会环境的情境定义是社会化行为过程的基础和先导。
尽管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外部事物的选择性内化具有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选择的存在是以客观外部世界作为基础。这个客观外部世界,在社会化过程中即称之为社会化环境。狭义的社会化环境,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直接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职业团体、社会组织、同辈群体、参照群体等的社会化机构和设置,以及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化的执行者等重重因素㉒。本文则认为社会化环境应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即广义的理解或界定:社会化环境除包括直接的社会环境因素外,还涉及特定社会所承载的,对个体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制度、文化、经验、价值观念等因素。此种意义上的社会化环境所涵盖的范围已经类似于“社会结构”、“社会”概念,可理解为独立于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但对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整体外部环境。那么,如何理解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环境是个体主观性选择存在的基础呢?
个体作为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的具体社会之中。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具体而又复杂的社会化环境,从家庭、学校、社区、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这些都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必须要经历的具体场所。在这些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化个体虽然能够有选择地决定自己内化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内容,但这种可选择性并非是完全自主的,而要被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所限定。譬如,一直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一般不会形成游泳的兴趣和立志成为游泳冠军,而江南水乡长大的孩子亦很少会有马术的兴趣或想去当一个马术能手。尽管无论是否有游泳、马术的兴趣,都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动的选择,但外部社会环境会影响、制约人们的主观能动选择,或者说外部社会环境对于个人的制约,会直接决定生活在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意识发展乃至行为选择。因此,人们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客观上局限了个体所能进行能动性选择的范围和内容。从这个角度而言,客观存在的社会化环境其实是个体作出能动性选择的基础。社会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状态,均会对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带来影响,并决定个体社会化中对外部社会进行内化选择的范围和内容。
由此进一步引申出的是,虽然个人对社会环境的情境定义建构了社会化的主观性方面,但个人的情境定义同样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被个体所处的社会化环境所限定。由于社会化环境具有客观先在性,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那么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内容都是预先存在的,这就是说,个体从婴儿期开始贯穿其一生的社会化进程中,所接触到的人与物、习得的知识、思想,均是在个体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化环境的作用,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生产线,按固定流程,为进入生产线中的每一位个体,灌输一定的社会化的内容、方式、目标和期望。任何一个个体,只要进入到了一定的社会化环境,就必定要承受社会化环境的灌输式影响,任何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个体都不能逃避或超越社会化环境的这种灌输式影响。个体只是在身处社会化环境之后,才获得自主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才具有对外部社会环境主观性吸收、认同和内化的可能性。显然,尽管个人对环境的情境定义是主观性的认识过程,但这种主观性的认识过程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客观环境之窠臼,因为任何情境定义都是个人在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中与个体思维、心理发生的联系。尽管人们在认识、行动的过程中,不一定意识到社会环境的作用力量,但事实上社会环境通过个人的情境定义对其认识、行为产生了影响。
由此,从建构的意义看,社会化环境对个人情境定义的影响、制约亦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导引作用,这构成了社会化的客观性方面。须知,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中都必然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情景定义,第一个是由行动者自己界定的,第二个则是由其他行动者界定的㉓。个人并不是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在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个人对社会世界的任何情境定义,固然存在着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但其主观能动性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和规范,个人的情境定义总是要受到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对此我们不妨将其称为社会化环境对个人情境定义的导引。也就是说,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固然有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情境定义来决定自身的行为选择,但个人的情境定义乃至行为选择都必须遵从社会环境预定的轨迹,不管人与人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性,但社会达到相当程度一致性的文化(包括基本前提、规范、解释、理解等)是大家共同认可,甚至必须遵守的。譬如当某人向我伸出手掌,我可以理解为真挚的礼仪而同样伸手过去,也可以理解为虚假的情谊而不去搭理他,但绝无可能理解为他要揍我我得先下手为强,因为从我接触社会起,客观先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否定了某种情景定义的可能性。那么不言而喻,个人的情境定义客观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制约,在这种影响、制约的基础之上,才是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由此,社会化过程中预先存在的外部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情境定义起着导引的作用,这即是社会化的客观性之所在。
如前所述,社会化发生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之中,但就其运作形式来看,社会化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才得以实现的:社会化既包括环境对个人的作用——将社会文化对社会成员进行灌输,亦包括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对社会教化的内容有选择的吸收和内化。正因为此,我们对社会化的理解需在认识上完成从二元论向二重性的跨越。笔者认为,社会化过程的二重性建构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是情境导引与情境定义;二是社会化环境与个人行动。这两个层面的互动所实现的社会化的二重性建构在于:
1.个体的主观情境定义及定义所导致的行动结果建构个体社会化的程度、水平等社会化状态
符号互动论认为,行动者对某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其赋予该事物的意义为基础的㉔。那么,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的行为选择,同样会受到其对外部事物的认识及所赋予外部事物的意义之影响——行动者在作出行动反应之前,会产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解释、判断和选择,即形成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情境定义。而个体所作出的情境定义,直接决定自身的行动选择:如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事,要接受哪些建议,要采取什么行为方式等。这就不难理解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个体为何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即使是社会化环境灌输给个体的教化内容相似、相同,但经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之后,各个个体认同、吸收、内化的内容却是不尽一致的。因此可以肯定,社会化个体对外部社会环境的情境定义,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并由此建构个体社会化的程度、水平等社会化状态。
2.社会化环境规范着个体的情境定义及其行动
个人的情境定义既不是凭空产生,也非没有客观的疆界。从时间和逻辑上看,个体进入的社会化环境及包括的一切环境性要素,先于任何作为社会化个体的个人而存在,其构成了个体主观接触、感知、认识和准备内化的对象,由此决定着被社会化的个体进行选择性内化的范围和内容;无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多么大的作用,但个人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基础需要从社会化环境中获得,社会化个体固然可以对社会化环境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主观能动的情境定义,但其所能选择的情境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或者说,情境定义只是在社会化环境所给定的框架下产生。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从表面上看是由个人自身的能动选择所决定,但实际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其所处的社会化环境所限定的。个体可以对社会化环境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进行选择性内化,但却无法选择其所进行的社会化环境。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社会化环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并以此来影响和制约个体的行为选择。就这一点而言,社会化环境对于个体社会化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为其主观能动性确立边界方面,会促使社会化中的个人产生与社会化环境相一致的行为。所以我们认为,社会化环境对于个人的情境定义具有导引作用,这种导引作用限定着个人情境定义可能的空间,并甚至决定个人的行为倾向乃至于社会化的方向。
3.尽管社会化环境对个体灌输、对个体情境定义产生客观导引作用,但个体主观上的情境定义仍然建构起不同个体间的个性化差异
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也会在社会化的程度、水平等社会化状态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导致在性格、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差异。符号互动论强调,在互动过程中社会并非是一套强迫个人接纳的现成标准或模式,而个人也并非简单地对外界刺激进行被动接受,从外部社会环境为个人提供刺激到个人产生反应之间,还存在着个体主观能动性在活动,其作用是将外部事物以符号的形式在个体想象中加以选择、组合、排演㉕。由此导致个体对社会化环境认知、认同诸方面的不一致。正如同一颗树上不会长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对于身处于相同或者相似社会化环境的个体而言,他们的人格、思想、行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或一致。正是因为社会化个体对于社会化环境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对于社会化环境的情境定义也不同,导致社会化的个体差异性。
4.社会化环境的客观性和个体的主观选择性建构了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
一般情况下,研究社会化的状态或结果大多根据个体的行为来考察。不言而喻,至今对社会成员行为的所有考察都发现,人们的行为既有共性、一致性的方面,也有个性、差异性的方面。其中,共性、一致性的方面主要来自社会化环境的共同灌输、塑造和教化;而个性、差异性的方面则主要是由个体在主观能动性方面的不同所决定,从而建构了个人的人格和行为特征。社会化个体所表现出的个性与共性共存,说明社会化是社会化的过程中主、客观性相统一的结果,也是社会与个人相互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释:
①杨立雄:《“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
②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5-50页。
③黎民等:《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④㉑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第321-323页。
⑤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23-345页。
⑥曹胜:《制度与行为关系:理论差异与交流整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⑦⑨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89页,第522页。
⑧AnthonyGiddens:“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pp.128-129.
⑩⑳雷洪:《简明社会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09-111页,第76页。
⑪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⑫风笑天:《青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评述》,《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⑬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6页。
⑭风笑天:《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之特点》,《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⑮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
⑯刘拥华:《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56页。
⑰拉扎列夫等:《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⑱龙君伟:《论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建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⑲芮必峰:《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㉒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5页。
㉓吕炳强:《现象学在社会学里的百年沧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㉔赵万里、李路彬:《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㉕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9页。
Constructing the Duality of Socialization:A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LEI Hong,LI Hengquan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 view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zation,and thinks that duality of socialization refers to subjectivity of socialization,objectivity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subjectivity of socializ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s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ity of socializ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limited role of environment against the the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s embodied in these aspects:the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s about the environment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the limited role of environment determine thedefinition of individuals;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initiative are all important to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Key words:socialization;the social environment;duality;th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作者简介:雷洪,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4)李恒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责任编校: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