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概念的含义及其研究动向探寻
——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对象为例
高原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一样,二者都不是学者们刻意建立的,而是原本要对其批判对象展开批判,却不经意间形成了特定的学术标签。与美国学派强调用自然科学模型相区别的是,英国学派主张以历史、哲学、法律等传统上以观念为主的定性方法来宏观地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问题。不像美国学派那样只关注国际关系中某一次级研究领域,英国学派通过兼容并蓄的跨学科研究手段关注更宏观的重要现实问题。英国学派以《国际政治经济评论》(RIPE)等代表性的期刊为自己的学术前沿阵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实情且不易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理论创新也相对比较自由。对于后欧债危机下的欧洲事务治理问题,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等重要的现实问题都有针对性的侧目。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后金融危机;《国际政治经济评论》;《国际组织》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源起的复杂性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英国学派是近十年内才诞生的新概念。导致这一概念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学者本杰明·科恩(Benjamin Cohen)2007年发表在《国际政治经济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上题为《跨大西洋的鸿沟:为什么美国和英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如此不同》的文章[1]197-219。科恩在该篇文章中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的特征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并由此将大洋两岸国际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分歧冠以了这两大学派的称谓。
在科恩发表该文章之前,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在大洋两岸确实有比较大的分歧,但是却没有“美国学派”、“英国学派”这样的命名。如在1991年,美国学者克雷格·墨菲(Craig N.Murphy)等人就针对大洋两岸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探讨了超越正统的新国际政治经济学(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的理论基础[2]9-76;阿曼达·迪金斯(Amanda Dickins)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中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学者的研究类型定义为“理性主义”类型,而将英国、加拿大等地区的学者的研究类型定义为“批判分析”类型[3]479-492。科恩教授本来是借此名称来批判大洋间这种学术分歧的鸿沟的,但是没想到引发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内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持续地大量关注和评论,并从此将这一名称固化下来。关于这一问题,巴里·布赞(Barry Buzan)的描述相当贴切:“即如果你要批评某个东西,那么就千万别给它命名,因为唯有名字会保存下来。”[4]
其实,单就“英国学派”这一学术词汇而言,这并不是科恩的首创。在科恩之前,英国学派这一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早已有之,只是并不涉及到具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科恩提出这一概念后,二者极为容易发生混淆。国际关系英国学派是国际关系学科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于该学派,国际、国内学者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明确理解。国际关系英国学派最早仅仅是源于查尔斯·曼宁(Charles Manning)、马丁·怀特(Martin Wight)、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亚当·沃森(Adam Watson)以及文森特(R.J.Vincent)等人对美国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学者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等人的批判和理论建构。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成型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这一术语的诞生极相类似,1981年的罗伊·琼斯(Roy Jones)也像科恩一样,发表了题为《国际关系英格兰学派:一个应该关门歇业的个案》的针对该学派的批判性文章[5]1-13,没想到竟从此将这一学派彻底固化下来。后来随着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等重要学者的突出贡献,目前已经是国际关系学术界重要的一个理论流派。同之前区别于美国理性主义研究类型的“散兵游勇”状态相比,现在的英国学派虽然内部还存在着分歧,但是其学派意识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尤其在巴里·布赞和利特尔等人的努力之下,开启了所谓的英国学派“重新召集”的计划,试图增强世界各地英国学派学者之间的联系,并在英国学派与世界历史、国际法、国际政治经济学、欧盟研究以及历史社会学等学科和领域研究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目前,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不但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阵地《国际研究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而且在学术的组织建设上也很进步,例如目前该学派已经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而且在英国国际研究学会和美国国际研究学会(ISA)都设有英国学派分会或讨论小组定期举行相关的学术研讨会。[6]
但是,国际关系的英国学派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英国学派完全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因为无论从前者和后者各自不同的观点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均不是像美国学派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与次领域的关系。按照本杰明·科恩的观点,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美国学派看来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次级学科,而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眼里,则该学科更具有包容性,应当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意义的研究学问。[7]52-55而在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眼里,与其同时期存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则根本就超出了他们的研究范围。我们可以从巴里·布赞点评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论述中就可看出端倪:“其次,它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缺乏足够的论述。阅读英国学派经典著述,我们会发现很多论述认为国际经济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但接下来又说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最好不要谈论。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学派的创建者们没有受过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且那时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尚未出现。英国学派的经典著作的确没有提及国际政治经济学,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把该学科排斥于国际社会理论之外。现在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不过要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引入英国学派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8]
由此可见,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团队根本就没有任何过多的交集,两个学术领域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也寥寥无几。斯特兰奇所谓的“聋子之间的对话(Dialogue of the Deaf)”并不局限于政治学与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大西洋的两岸,还应当包括英国学派当中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除此之外,英国学派本身这个词汇也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关于英国学派究竟是称“英国学派(British School)”还是“英格兰学派(English School)”[9]就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对其展开的批判本身造成了后来约定俗成的观念,笔者认为科恩也正是因为受到了国际关系英国学派这一观念的影响,并根据英美两大各自学术发展的特色而创造性的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两大学派的概念。但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相比还处于成型塑造的时期,它没有像巴里·布赞这样的大人物能够像重新整合、召集国际关系英国学派这样给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进行相应的学术组织建设。
总之,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英国学派的源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相比在名称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并且其内在的风格和研究本质也极为类似,但两者却根本就属于不同的研究范畴。研究英国学派的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把两者的关系梳理清楚。此外,英国学派本身也是一个争议性极大的冠名,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本身也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只是人们口口声称习惯而已。究其内涵与本质,甚至其是否真的存在学术界仍然质疑声不断。所以作为研究人员,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含义。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的特点
如果要探究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的特点,则必须将其与其他学派进行所谓的对比才能更鲜明的了解其独特之处。而要进行学派之间的对比,则必须从这一学科的诞生谈起。
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诞生要追溯到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在1970年发表的文章:《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一个相互忽略的案例》。[10]304-315彼时,斯特兰奇等学者已经看到经济学和政治学两大学科之间的相互忽略与漠视,号召学术界同仁能够注意该现象并有所作为。后来大西洋两岸的学者也确实响应了这一号召,但是却因为各自内在的因素演化而成了不同的学术风格流派。在科恩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在美国学派最初由吉尔平(Robert Gilpin)响应,而后又由基欧汉(Robert Keohane)、奈(Joseph Nye)、克拉斯纳(Steven Krasner)等人带往了理性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英国学派则是在斯特兰奇和考克斯(Robert Cox)等人的带领下,走向了更具有包容性的跨学科领域发展方向。两个学派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在科恩看来,美国学派将国际政治经济学定义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次级学科,而英国学派强调应当以更具包容性的跨学科领域来看待该门学科;在本体论上,美国学派认为国际社会各主权国家应当是主要的分析对象,而英国学派则认为除了主权国家,国际社会仍然存在诸多行为体,比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等;在认识论上,美国学派强调应当以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为标准,主张使用自然模型来突出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而英国学派则是从历史主义和制度主义,强调哲学上的规范研究;在理论的目的上,美国学派是要求探索确定出所谓的因果关系,而英国学派则是要判断行为体的公正与否,对不公正的制度和秩序展开批判;最后,在理论层次中,因为美国学派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只能构建出“中层”的理论,来解决地区性、部门性的问题,而英国学派以历史和制度出发,构建出的是“宏观”宏观理论,关注的是全球性事件,以及整体性问题。另外,两个学派也互相对对方的不足之处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在美国学派眼里,英国学派因为缺少客观性,显得虚荣,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背叛;但是在英国学派看来,美国学派追求的科学主义只是一种假设,永远不会和现实相符,所以得出的理论也都是一些空想而已。[11]67-69
但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只是科恩发起的称呼,对于这一学派准确的定义和代表性人物和理论、以及学术前沿发展阵地,在其内部都有很大的争议性。但是由于科恩发起的学派批判导致了学者们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广泛的讨论,目前已经形成的两大讨论阵地就是1994年创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和1996年创刊的《新政治经济学》(New Political Economy)。这两大期刊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但是其主旨都是呼吁跨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例如两大期刊的主编和编委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者,跨度从发展经济学一直延续到地理学等专业。两大期刊中要数《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影响力和关注度要高一些。在科恩看来,该期刊和美国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分别是两大学派的典型代表。《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的创刊人之一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创始人之一的斯特兰奇,其创刊的初衷就是打破学科之间“聋子间的对话”,探讨内容的中心就是围绕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而展开跨学科研究工作。而《新政治经济学》根据其编辑安东尼·佩恩(Anthony Payne)的归纳来说则是在新政治经济学统一的框架之下,包含比较政治经济学、环境政治经济学、发展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四个次领域。[12]6其中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新政治经济学》看来主要关注全球化问题、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及其范围与影响,以及在特定事件和长期趋势中涌现出的世界秩序变化的形态。虽然“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新政治经济学》只是一个狭义的次级领域,但是这却改变不了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广义上的跨学科研究的初衷。此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学派当中仅仅是名称上的含义而已。
总地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最重要的显著特征就是关注的宏观的“大问题”,比如体系转型、体系治理等。“再也没有比体系转型区分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两者差异的了。”[13]66另外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跨学科色彩浓重,在不拘泥于微观、局部的限制而以宏观、整体的角度来建构理论体系的同时,试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相互忽略,并建立之间的对话。同美国理性主义、还原主义的认识论相比,国际政治经济英国学派还不注重自然科学的模型来分析问题,而是依靠历史、制度、以及哲学的规范等为手段进行研究论证。这种本质属性的特性与国际关系英国学派是完全一脉相承的。
三、英美两大学派差异的原因探究
英美国际政治经济学两大学派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首先是英美学术文化差异的原因。这里与其说是英国的学术文化传统,不如说是西方学术文化中除美国之外其他地区的学术传统,其中主要是欧洲学术文化。著名学者倪世雄总结这两大学术文化差异总结出了三方面原因:一是英国的历史与思想传统远比美国悠久,英国普遍重视从传统的历史、法律、哲学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二是英国国民性较倾向于保守,因此“英国人不像美国学者那样乐于接受科学行为主义等新的研究思路”;三是学术体制的差异:美国学术体制注重出版,有所谓“不出版即灭亡”的说法,而“英国学术体制不看重学者的出版成绩,因此,英国学者可以放心地偏重哲学反思型的慢工细活,不必费尽心思地在研究技巧的花样翻新上,而在能够多出成果的科学实证研究领域进行耕耘。[14]233其实,并不仅仅是英国这样,整个西方文化传统世界中除了美国之外基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特色。另外,因为美国学派热衷于模仿自然科学的模型研究,如果要对更加宏观的体系加以研究势必要进行大量、广泛、繁琐的数据收集,所耗费的时间和难度大大超过人们的能力范围。再加上美国学术体制急于需求学生成绩的特点,因此,美国学派只能局限于相对来说容易一些的地区、部门等“中层”的理论建设工作。
其次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两大学派的学科背景和理论来源不同,这是导致两大学派分野严重的直接原因。在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之上总是有政治学或者国际关系学这样一个更宽泛的学科大领域,所以从该学科一开始的发展阶段就被局限于某个领域内。在研究领域内部,美国学派也先是由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后发展为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三大主要分析方式。而英国学派从学科创立之初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母学科”的存在,注定是要以更具包容性的跨学科的分析方式来进行理论建设。从内容上看,英国学派也主要是以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权力和知识的关系论述、以及全球化下国际秩序的探索为主。因为历史发展的经历不同,北美大陆并没有发生过严厉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对于革命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接受不多。这一点上英国学派就有明显地差别,因为欧洲大陆有着长时期地阶级斗争的经历,因此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分析方式也更容易接受,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中也具有更浓厚的阶级分析色彩。
最后是美英两国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等制度的创建成为统治世界的霸权国。因此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建设目的一般都是为了维护霸权地位,提供政策建议等作用。在研究内容上也多以国际金融、货币和国际贸易等议题相关的政治经济学为主。而英国自二战结束之后实力不断受到侵蚀,这使得英国能够相对站在权力核心圈之外,从而更加自由地审视更加宏观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问题,从而对不公正的制度提出批判性意见。
四、英国学派在后危机时代下最新研究动向
关于总结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最新的研究对象,必须要首先选取好这一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讨论阵地,并对其选题加以分析并总结。除此之外,为了突出英国学派的研究特色,最好还要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国学派加以对比,以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来进一步突出其具备的特征。
前文中已经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最具有核心代表意义的理论前沿阵地就是创刊于1994年的《国际政治经济评论》。而《新政治经济学》虽然是同前者形成强烈竞争关系的刊物,但毕竟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之外,还容扩进了许多其他的学科框架,与其他学派不容易形成对比关系。因此笔者选择前者作为调差研究范围。而与之相对比的参照对象则自然选择了美国学派著名的核心期刊《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最新研究动向考察
本次调查根据《国际组织》期刊官网上选择刊登的自2008年至2014年末的经过官网自身筛选的引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已刊登发表的学术文章90篇(其中重复计算1篇,实则89篇)。该类文章的筛选年代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时间距离越近,文章的保留数目越多,如2008年至2014年这5年内2014年共选取了35篇,而2008年则选取了3篇。
从选择的主题上开分析,《国际组织》所关注的议题领域按照主次顺序主要包括:金融和贸易相关政策及分析(17篇),国际组织及国际制度的功能和建设分析(14篇),有关军事及政治平叛(12篇),有关统一、分裂、独裁、民主等政治制度的探讨(12篇),国际法(11篇),人权领域(6篇),有关核安全的问题(5篇),历史问题(5篇),国际体系及霸权秩序问题(4篇),反恐、女权和性别研究及方法论问题(各3篇),石油能源问题(2篇),国内税制问题(1篇)。以国家和地区为参考对象来划分,《国际组织》主要以美国或者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为分析对象,具体的国家地区仅仅有两篇文章:冰岛1篇,以及欧盟1篇。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以《国际组织》为典型代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学派的发展特点。也许我们把2008年至今的论文和之前5年、10年甚至冷战时期的文章相比,在议题方面不会发现什么特别的重大变化之处。但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局势和国际体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套用中国学者对其的评价,在冷战结束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学派集体发生了“失语”的现象。[15]因为套用模仿自然科学模型的方法难以在短期内对这种体系转型等宏观的“大问题”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因此,尽管世界已经卷入纷繁复杂的“动荡”之中,美国学派仍然对此视而不见。另外,美国学派的文章的类型基本是“问题导向性”的,目的是给美国政府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帮助分析出美国在贸易、货币等领域政策偏好选择等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因为《国际组织》这一期刊以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倡导者们所接管,文章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特征十分明显。所筛选的“精华”文章中国际法、国际制度、国际组织相关的文章加总就占了25篇,分析民主制度、人权等问题的文章也占了10篇;而对传统的霸权等国际秩序、国际体系转型的文章相加才有4篇。这一点上是极其不平衡的。
(二)《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最新研究动向考察
为了和美国学派进行有效的对比,笔者将《国际政治经济评论》的考察分析放置在了《国际组织》之后。时间节点的选择上,笔者继续先前学者进行的总结之路,对2012至今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之前的国际政治经济英国学派议题的文章见北京大学王勇,“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学派的论战——学术分野、国家地位与中国议题”,《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该篇文章对2009、2010年发表在《国际政治经济评论》的美英学派论战的文章进行了梳理。而中国社科院徐秀军,“金融危机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派、范式与议题”,载《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第4期则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经济学的美英学派的议题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2012年为起点是因为该年份是因为之前年份文章特点学界已经有所初步分析,再者2012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欧债危机开始逐步恢复好转的年份,是欧洲真正摆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步入开启正常化的拐点之年。而英国学派的主要的分析地区之一就是欧洲。以2012为起点至今,才正是真正的后危机时代。
从2012年至今,《国际政治经济评论》共发表文章150篇,共18卷,基本每一卷保持一个专题研究。经过初步统计,对全球金融秩序,全球化生产、贸易等议题的文章数目最多,共58篇,占了全部数目的38.67%;欧洲相关的议题占了22篇,占比14.67%;其余关注的议题范围广泛、数目基本相差不多,如世界秩序、霸权体系12篇,新兴经济体11篇,东亚地区10篇;国际政治经济学纯理论探讨9篇;拉美地区6篇;发展中小国、穷国4篇;东南亚地区犹太地区各3篇;北美地区、中东地区、性别(女权)研究、国际援助各2篇。
通过与《国际组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以《国际政治经济评论》为代表的英国学派明显的特征。除了众所周知的学科研究方法不同之外,在选题等其他视角方面也有着显著性的差异。首先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国际政治经济英国学派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以全球化、全球金融、全球生产、贸易等为核心的内容。而美国学派则是以围绕美国为中心的处理全球经济政策和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为主要分析对象。其次与美国学派“集中精力”研究北美地区有所不同,英国学派虽然以“英国”为名,但真正分析英国问题的文章只有区区2篇,绝大多数地区分析性文章涵盖了至少以欧洲为中心的其他所有世界地区,以探讨后欧债危机时代如何协作治理的内容为主。但是,在以全球化和欧洲为视角之外,英国学派仍然注意到了导致国际体系发生变化的地区变量,即新兴经济体地区和东亚。《国际政治经济评论》分别在2013年第2卷和2013年第6卷分别以新兴经济体和中国为主题进行详细的理论探讨。以《国际政治经济评论》为代表的英国学派虽然没有美国学派精细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宏观的选题把握却比较贴近于真实的国际体系变化。在这一点上,以“客观”为主要倡导的美国学派却反到不及英国学派客观地描述真实的现实。最后,英国学派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比美国学派略显自由,包容性也较强。在议题的选择方面没有过多的“民主”、“人权”色彩,能够对比较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展开比较细致的观察的论证,例如从东亚的北朝鲜的毒品走私直到最不发达的非洲南部地区和落后小的岛国。
五、结论
笔者通过线索的调查与整理,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其实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一样,并不是学者们刻意建立的概念,而是本应对其批判对象展开批判却不经意间形成了的特定学术标签。同美国学派强调用自然科学模型不同,英国学派通过历史、法律、哲学等传统上的定性方法,宏观地把握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现实。同时,通过兼容并蓄的跨学科研究手段,英国学派和只研究国际关系中某一次级研究领域的国际政治经济美国学派也有着研究对象的定位不同。最后,以《国际政治经济评论》(RIPE)为主要学术前沿阵地的英国学派近几年的学术议题研究和以《国际组织》(IO)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相比,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且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理论创新相对比较灵活和自由。对于后欧债危机下的欧洲事务治理问题,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东亚经济体)迅速崛起等重要的现实问题都有针对性的侧目关注。
参考文献:
[1]Benjamin J.Cohen.The Transatlantic Divide:Why Are American and British IPE So Differ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RIPE,Vol.14,No.2,2007:197-219.
[2]Craig N.Murphy and Roger Tooze,eds.,The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M].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lnc.,1991:9-76.
[3]Amanda Dickins.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J].International Affairs,Vol.82,No.3,2006:479-492.
[4][8](英)巴里·布赞.英国学派及其当下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7:2.
[5]Roy Jones.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ase for Closure [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7,No.1,1981:1-13.
[6]张小明.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发展动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6.
[7][11][13]Benjamin J.Cohen.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52-55,67-69:66.
[9]张小明.英国学派还是英格兰学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
[10]Susan Strang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ase of Mutual Neglect[J].International Affairs,Vol.46,No.2:pp.304-315.
[12]Anthony Payne.The Genealogy of New Political Economy[M].in Anthony Payne,ed.,Key Debates in New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Routledge,2006:6.
[14]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3.
[15]王勇.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学派的论战——学术分野、国家地位与中国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1.
[责任编辑:支建强]
The Concept of Brit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Its Recent Research Trends——By the Study Cases of 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
GAO Yuan
(NanjingUniversitySchoolofGovernment,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As the same of the Brit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concept of Brit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s not established deliberately by the scholars.They had been supposed to expand its target of the criticism,but formed a specific academic tag inadvertently.Different from the American school stressing the natural science model,the British school emphasizes the traditional qualitative methods like history,philosophy and law to deal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ssues more macroscopically.Not like the American school only care about one specific secondary research area,the British school pay closer attention on significant practical problems b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ols.By taking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other journals as its own academic frontiers,British school ful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s in the post financial era.Because of not being constrained of ideology,it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s relatively flexible free.It focus on some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s,especially the European Governance Affairs and the rise of emerging economies like China.
Keywords:British School of IPE;British School of IR;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RIPE;IO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2-0146-06
[作者简介]高原(1991—),新疆乌鲁木齐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