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光义 2.史玉娟
1.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2.徐州市正源水利建筑工程检测中心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微
1.刘光义 2.史玉娟
1.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2.徐州市正源水利建筑工程检测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加强了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并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相关的能源,诸如电能等,对此,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相关的效益,加强了对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使用。随着相关部门的重视、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渗漏性能会逐渐上升,并推动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取得相关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的安全性一直成为社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进行水资源调配以及合理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实现了对于水资源的季节性调节,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并为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提供了诸如电能等能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相关效益的实现,需要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加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的监控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堤坝的抗震性以及稳定性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加强对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堤坝整体稳定性的提高,减少外界因素以及压力对于其自身的破坏。
2.1 施工因素
(1)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案的不足,导致渗水现象反复的出现。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大量兴起,各个地方的施工均表现出了繁荣的状态。尤其是在施工材料上,各种新材料的问世,都对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如果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出现错误或者偏差,最终造成的影响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另一方面,施工方案对客观情况的了解不够,整体上表现出过于简单的情况,由此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在最初就埋下了渗水的隐患。(2)施工技术的缺失。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水利工程数量较多,中小型工程更加是在各个地方广布。
2.2 水利工程结构的改变
分析原因认为,水利工程结构的改变,走向了错误的道路。第一,工程结构本身具有固定的服务范畴,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构的错误改变和各项工作的偏差执行,都导致预期效果无法完成,阶段性的施工质量也出现了严重的损失。第二,水利工程结构在改变过程中,并没有大量的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导致结构的改变未遵从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是呈现出主观的“臆想改变”,从而在最终产生了渗水的问题。
3.1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技术有许多中,这里只是针对几种主要的防渗技术予以说明和分析。其中在防渗墙建设上主要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施工的要点首先是指在施工时要把握好防渗墙厚度的问题,其次是提高防渗墙根基结构的密实度。而根据防渗墙的具体厚度不同,我们可以分为浅薄型与深厚型两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施工要求,也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浅薄型的防渗墙一般将深度控制在10~20m间,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到30m。深厚型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要将防渗墙的厚度控制在600~800mm之间,最大可达1300mm。浅薄型的防渗墙主要应用在江河堤防工程建设中,而深厚型的防渗墙一般应用在水势凶猛的大坝上。
3.2 帷幕灌浆防渗技术
帷幕灌浆防渗技术需要在施工前按照规定配置好施工用浆液,严格检查其流动性与胶凝性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施工时,将事前配置好的浆液利用钻孔挤压入岩层裂缝中,通过浆液的凝结硬化来实现强化岩基强度的目的,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岩基的结构稳定性与抗震性。
3.3 高压喷射防渗墙技术
高压喷射防渗墙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的作用将浆液打入到堤防结构内部,通过与土质岩石的混合整合成一个整体,与帷幕灌浆防渗技术一般,通过浆液的凝结硬化强化地基,强化防渗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地基结构的防渗性。具体施工时,首先利用钻孔机钻孔,然后利用灌浆管喷头的高压将浆液喷入泥土层,最后进行搅拌,使之成为新的凝结体。而随着不断的完善,当前高压喷射技术发展为大粒径地层高喷施工技术,以高压射浆、高喷浆液为特点,在多项工程应用中的效果良好。
3.4 劈裂灌浆防渗技术
劈裂灌浆防渗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浆液在堤防结构的裂缝中形成纵向的垂直防渗帷幕,从而起到防渗的效果。具体施工时,首先根据堤坝轴线进行布孔,然后利用灌浆压力进行劈裂处理,最后进行灌浆。这种技术实行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总之,在现代化的建设工作中,水利工程的堤防防渗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领土面积非常辽阔,水利工程的数量在近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部分地方的水利工程质量有所退步,特别是在堤防防渗施工上,出现了恶性循环,技术的应用效果未取得突出的成绩,很多工作的执行都存在较大的缺失现象。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水利工程需要承担的任务不断增加,必须将各个部分的工作合理完成。文章针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朱武.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119-120.
[2]赵超.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工业设计,2015,07:118+120.
[3]黄金明.浅述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4:140-141.
[4]姚作友.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7:152-153.
[5]周跃.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46: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