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初探
——以西藏民族大学为视点

2016-03-16 08:02邵卉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西藏文化遗产物质

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82)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初探
——以西藏民族大学为视点

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82)

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省区,目前已形成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分别为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近些年来,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一直没有降温,具体到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学界的关注逐年增多,“生产性保护”模式、“博物馆保护”模式及“旅游开发保护”模式都曾在西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中得到实践,但这里重点讨论的是教育传承的保护模式。以西藏民族大学为视点,西藏“非遗”的教育传承存在课程种类不丰富、研究成果体量不大、校园活动单一和博物馆藏品不多等问题。对策如下:提高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鼓励师生参与研究和保护实践、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增加博物馆“非遗”展品种类。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①重要省区,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形成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分别为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其中藏戏、《格萨尔》史诗等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遗”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锅庄舞、雪顿节、藏医药、藏香制作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如塔巴陶瓷、拉萨觉木隆藏戏、阿里扎达宣舞、藏族骰子游戏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拉萨藏历年、拉萨藏族服饰、手捏泥佛像制作技艺、直孔嘎尔羌姆、当吉仁赛马会、曲水“廓孜”等。近些年来,学术研究谈论较多的是“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开发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和传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成为基本共识。具体到西藏的“非遗”,来自学界的关注逐年增多,“生产性保护”模式、“博物馆保护”模式及“旅游开发保护”模式都曾在西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中得到实践,但这里重点讨论的是教育传承的保护模式。

一、“非遗”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教育传承是“非遗”发展的内在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以及富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等,因此说“非遗”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因此可将教育看作“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秉持着一种口传心授的教育传承模式,正是这种基于家庭教育或师徒教育的传承模式,一项又一项“非遗”才能流传到今天。教育传承可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学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高校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数量众多的科研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汇聚为高校承担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高校还具有“非遗”传播所需要的教师力量和学生力量,这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可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发挥教育导向职能。

(二)教育传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我国政府通过立法保障“非遗”教育的传承。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这是教育工作者对“非遗”重视的显著标志。目前,各地各民族的“非遗”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中,从事“非遗”旅游开发的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非遗”教育的培训,甚至对“非遗”和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途径,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培养大量专门人才,避免“非遗”传承发展误入歧途。总之,要想实现“非遗”的学校教育传承,就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与“非遗”有关的专业或课程,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类高等院校参与“非遗”教育传承保护的模式。

二、国内外高校“非遗”教育传承举隅

(一)国内高校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把“非遗”引入高校教学体系,如何设置相关课程等问题。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成立了与“非遗”有关的教学或科研机构,并且在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设置中均出现了与“非遗”相关的课程或专业方向,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在民俗学研究重镇北京师范大学里,与“非遗”相关的学科主要由文学院的民间文学研究所(原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的教师承担,开设的课程有《社会文化学》、《民间信仰研究》、《民间组织制度研究》、《宗教民俗学》、《民间叙事学》、《技艺民俗学》、《都市民俗学》等。在北师大很少能找到直接以“非遗”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课程,不过在上述与“非遗”有关的课程里,授课教师们在课上课下时常会提到相关的“非遗”项目及其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等实际问题。在另一个“非遗”研究重镇中山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但是该中心与“古代戏曲研究室”是一队人马两个牌子,可见即使在“非遗”的研究重镇,也未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设置。山东大学的儒学高等研究院下设民俗学研究所,2008年该所成为山东省首批“非遗”重点研究基地,现设有理论民俗学、中国民俗史、区域民俗研究、民间文献研究、艺术民俗学、民间信仰研究6个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经常会邀请国内外的民俗学者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讲座,或是“非遗”保护理论的探讨,或是“非遗”保护开发实践的讨论,这便从课堂内外对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知识的训练。

另外,其他地方高校也开设有民俗学课程或“非遗”相关课程的。如徐州工程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通过高校教师与民间艺人合作教学,或聘请民间艺人为兼职教授等方式,加强了当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再如潍坊学院,2008年与高密市签订协议,委托培养了40位学生,主要学习表演和演奏,毕业后可直接到高密茂腔剧团工作。这些青年学生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不但掌握了传统茂腔的表演技艺,而且掌握了现代艺术理论知识,可在传承“非遗”的同时根据理论知识创造新剧目。在此期间,高校与政府密切配合,可了解到最新动向和就业信息,有助于学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国外高校

日本在“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工作可资借鉴。在日本,有不少民间协会组织,仅“非遗”方面,就有能乐协会、文乐协会、传统歌舞伎保存会等。这些协会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渠道获得相应资助,通过全国各地的分会和会员对“非遗”项目进行收徒、宣传等活动。除了上述民间协会组织,日本官方还有保护“非遗”的艺术文化振兴会,艺术文化振兴会通过政府的资金对传统艺术进行资助,一方面资助传统艺术的剧场演出活动,另一方面也资助传承人的培养。除此之外,日本高校对“非遗”(即无形文化财)的教育传承工作也极为重视,这主要表现在高校设立文化遗产专业并进行相关研究,以培养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例如,位于横滨市鹤见曹洞宗的鹤见大学在文学部设立了文化财专业,基础课里便有《文化财研究法》,这门课程分别有8位教授讲授“什么是文化财”、“文化财行政的现实”、“文献史学入门”、“考古资料学习方法”、“分析保存科学入门”等。再如位于日本山形县山形市的东北艺术工科大学,该校的艺术学部设立有艺术遗产学科,开设有《民俗信仰》、《民俗艺能》、《传统技术》、《祭礼》、《民间故事》、《饮食文化》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反映出该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体系化和学科化的不懈追求。除去高校的教育传承之外,日本还有两所专门的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一所在东京,一所在奈良。诚然日本很多高校都设有与“非遗”相关的课程,但总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没有单独成为一门学科。

三、西藏民族大学“非遗”教育传承简介

(一)课程设置

截至目前,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概论》、《羌族非物质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世界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民俗文化》、《民俗学概论》等。上述多数课程主要在民族研究院开设,上课学生多为民族学专业、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专业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民俗学概论》则作为全校公选课开设,由对民俗感兴趣的学生自主选修。

另外,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开设有民族体育方面的课程,譬如:太极拳、抖空竹、踩高跷、花样跳绳等。学校工会也有针对广大教职工的体育课,如瑜伽和舞蹈等。不过目前的民族体育课与西藏自治区的“非遗”结合不够紧密,其实可以将藏族舞蹈(锅庄、堆谐、热巴和弦子舞等)、赛马会引入体育课堂,或作为扩展了解,或作为民族元素融入到现有体育项目中去。如若将类似江孜达玛节等赛马会整体搬进课堂,这是不现实的,但可将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便于“拆卸”的元素“拿来”,与现有体育项目结合起来教授给学生。另外,还可在学校每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增设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竞技项目和娱乐项目,如藏式摔跤②、抱石头比赛等。

(二)科学研究

西藏民族大学的顾祖成教授、于乃昌教授对西藏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作用,尤其体现在门巴族、珞巴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上。随后的陈立明③教授、周毓华教授和马宁博士在西藏“非遗”方面的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近年来,还有一批青年教师也将注意力集中到西藏“非遗”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上述教师的研究有的直接以西藏“非遗”为研究对象,有的则在探讨西藏民俗文化的同时论及西藏“非遗”。在西藏民族大学,对西藏“非遗”的研究打破了学院和学科之间的界限,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背景的多位教师都对西藏“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关注颇多,如民族研究院的陈立明、周毓华、马宁、邵卉芳;文学院的李宜、马小燕;法学院的杨长海;体育学院的耿献伟;新闻传播学院的刘新利等。近些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科研立项较多,这里仅列举相关性较强的项目。

1.国家级科研立项

2008年至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相关立项有:《藏族节庆习俗与可持续发展》、《羌族宗教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西藏藏戏形态研究》、《大众传媒与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研究》、《西藏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研究》、《藏族传统体育在西藏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等。

2.省部级科研立项

2009年至2015年省部级相关立项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门巴族、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西藏民间技艺调查——以塔巴陶瓷为个案》、《新媒体环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可持续发展》、《西藏特色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西藏民族工艺品品牌构建影响因素研究》、《社会变迁中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藏民歌的遗传基因与保护传承研究》等。

3.成果及获奖情况

西藏民族大学西藏“非遗”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获得科研奖励颇多,这里仅以民族研究院为例说明。民族研究院的马宁副教授撰写了多篇西藏“非遗”方面的学术论文④,主要涉及到西藏“非遗”的分类、传承、保护与开发等,对西藏“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撰写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调研报告》获得国家民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珞巴族人跨界贸易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获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另外,陈立明教授的《西藏民俗文化》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门巴族、珞巴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获全国民委系统调研报告评选优秀奖,《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获第二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西藏边疆跨境民族现状研究》获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校园活动

西藏民族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有学术类的、体育类的、娱乐类的、创业类的等,有国家级的活动,自治区级的活动,也有西藏民大自己主办的活动。

1.娱乐活动

在每年的迎接新生晚会、元旦晚会、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月、全校运动会、校庆等重要节庆活动中,民大师生都会早早准备节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类似的娱乐活动。西藏民大大约半数学生来自西藏自治区,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僜人和汉族等,从小在藏地成长的学生多能歌善舞,“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这是西藏藏族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在西藏民大的校园里,尤其在各种节庆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既有传统因素浓厚的藏戏,又有热情洋溢的藏式歌舞,锅庄舞、堆谐舞、热巴舞交相辉映,牧歌的辽远奔放和宫廷歌舞的端庄典雅互相映衬。民大学生在校园里经常表演的歌舞类节目中,不少歌舞已入选“非遗”名录,世界级“非遗”如藏戏等,国家级“非遗”如弦子舞、锅庄舞、热巴舞、果卓舞、堆谐、嘎儿、拉萨囊玛及扎什伦布寺的羌姆等传统舞蹈。

2.体育活动

在每年的春季运动会上,除去惯常项目之外,还会有民族类体育运动的竞技项目,如板鞋竞技。三人板鞋竞技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运动时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很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西藏民族大学的春季运动会上,几乎每年都能见到此项运动项目的进行。另外,在每四年一届的陕西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能见到很多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如押加运动、花样跳绳、板鞋竞技、蹴球比赛、高脚竞技、藏式摔跤等。押加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人拔河,这项运动在藏族群众中较为盛行,此项运动也被称为大象拔河,历史悠久,形象有趣。摔跤被认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竞技运动,藏式摔跤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且在藏族民众中十分流行。

(四)博物馆陈列

“博物馆是历史记忆的仓库,也是传统技艺保存和传习的场所。传统博物馆主要通过征集收藏、陈列展示、专业研究等方式,保存、宣传、传播历史文化,实现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传统教育、乡土文化教育。而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更是直接担负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1]292在日本,不论是国立的还是私立的,也不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各类各级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料馆等可谓星罗棋布,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民俗博物馆和乡土资料馆。国内“非遗”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主要表现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主要的博物馆形式有“村寨博物馆”、“非专题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等。西藏民族大学的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里陈列有藏族民俗物品,如生活用品类:酥油灯、酥油桶及其他器皿等,生产工具类:纺织机,镰刀等。另外博物馆里还陈列有独具特色的西藏服饰,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观念。这些陈列品多与西藏“非遗”相关,纺织机是制作西藏“非遗”项目帮典和卡垫的重要工具,西藏珞巴族服饰和藏族服饰一样,都是本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表征。作为西藏民族大学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学校来宾参观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可加深来宾对西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综上所述,西藏民族大学已对“非遗”教育传承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在教学方面做出了实践努力,不过,西藏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形势仍较为严峻:个体教育断层,多数青年人外出打工,不愿从事传统“非遗”制作技艺;社会教育范围窄、影响小;学校教育方面重视不够,甚至不如社会教育的波及面广泛。作为致力于服务西藏社会的高等院校,西藏民族大学应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把好西藏的脉搏,瞄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之处,积极做好西藏“非遗”教育传承的重要工作,在做好“非遗”教育的同时兼顾“非遗”研究,如“非遗”的旅游实践研究,可将“非遗”教育传承与西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因此,除去民族研究院现有“非遗”相关课程之外,西藏民族大学其他学院也可以将“非遗”更多地引入专业课或公选课的讲授范围内。

四、西藏民族大学“非遗”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藏民族大学等西藏高等院校中,应该开设“非遗”等相关课程,以提高西藏大学生“非遗”保护和开发的理论水平,为西藏“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专门人才,这主要基于西藏缺少掌握“非遗”理论知识专门人才的事实。不过,即使在致力于西藏“非遗”教育传承的西藏民族大学,也或多或少存在可以继续提高的方面。

(一)存在问题

1.“非遗”课程不够丰富康保成先生于2013年讲到:“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究竟需不需要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个别大学中新设立的文化遗产学专业应当怎样设置课程?它与传统的考古学、博物馆学有什么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没有发展成一门学科的可能?它与民俗学、民间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学科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2]现实正如康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遗产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明确的定论,那么在高校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就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致力于西藏社会经济服务的西藏民族大学而言,开设哪些课程,使用什么教材,采用何种授课形式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

如上所述,西藏民族大学开设的与西藏“非遗”关系密切的课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概论》、《羌族非物质文化专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等,但这些课程多停留在对藏族等民族“非遗”的介绍层面,对“非遗”理论的探讨还有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对“非遗”保护实践的参与也需要扩大和深入。除了课程不够丰富之外,还缺乏合适的“非遗”教材,目前各高校多使用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1]292。客观来讲,这本教材是学生了解“非遗”的第一步,对于西藏民族大学的学生而言,要想通过该书对西藏“非遗”有深入了解,恐怕还不太够,因此需要一本专门介绍西藏“非遗”的教材问世。

2.研究成果体量不大

上文大致介绍了西藏民族大学近年来在“非遗”的科学研究层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全国其他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相比,西藏民大教师投身于西藏“非遗”研究的并不太多,这便导致整体上研究成果体量并不算大。其实,西藏“非遗”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之处,值得相关专业教师的深入探究。如民间文学类的《格萨尔王传》以及极具西藏特色的民间说唱、民间歌谣等,民间歌舞类的锅庄、堆谐、热巴及拉萨囊玛等,民间手工技艺类的陶器、卡垫、藏香的制作等都值得科研工作者做调查研究。

3.校园活动较为单一

西藏民族大学的校园活动主要表现内容以歌舞和藏戏为主,鲜有其他西藏“非遗”项目的展示和宣传。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校园活动中增加一些西藏“非遗”的展览项目,例如:定期举办手工技艺类“非遗”制作大赛,并给予适当奖励,参加者既可以是藏族学生,也可以是其他民族的学生,以促进其他民族对藏族“非遗”的了解和认识。再如,可以在固定日期(如世界遗产日)举办西藏“非遗”知识的宣传展览活动,以增进民大学生对西藏“非遗”的了解,呼吁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中来。

4.馆藏种类数量不多

显然,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要收藏和陈列的是与西藏历史和文化相关的物品,西藏的“非遗”作为展品的一部分被收藏和陈列,但“非遗”并不是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陈列主体,它仅作为陪衬出现在博物馆里。因此可在民大的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里专门开辟一个西藏“非遗”专题展馆,以展示独具特色的西藏“非遗”。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向位于西藏林芝的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一样,专门建设一个“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二)应对策略

上述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师资缺乏及重视程度不够,建立在高度重视基础之上的应对策略大致如下:

1.提高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鉴于西藏民族大学的特殊性:立足陕西,服务西藏,我们认为在西藏民大的课堂上,可以同时开设西藏“非遗”和陕西“非遗”的课程。如若同时开设两门课程确有困难,那么则可在一门课上,对西藏“非遗”和陕西“非遗”均有涉猎。另外,需要在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提高,不能仅仅满足于对“非遗”简单介绍的层面,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进行深入探讨,深刻认识西藏“非遗”的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前景等。例如,可在法学院专门开设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课程或是专题研究等。总之,要想在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上得到提高,一方面需要合适的教材,另一方面需要合适的教师。教材的编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建立在对西藏“非遗”的深入调查基础之上,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教师队伍中既要有专业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又要有某项“非遗”的传承人。这就需要学校从西藏和陕西分别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中甚至是课堂上为学生展演“非遗”技艺,以使学生得到深入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非遗”的兴趣。

另外,针对“非遗”传承人的特殊授课方式,还需要学校根据相关专业的不同,适当打破传统考核方式(主要指学生方面),采用更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多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和动手操作的考核方式,以使学生真正了解甚至是掌握某项“非遗”技艺。总之,通过专职教师和“非遗”传承人的联合授课,可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将学校内外结合起来,对于提高“非遗”课程的教学水平不无裨益。

2.鼓励师生参与“非遗”研究和保护实践

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研究与西藏自治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现实和经济文化政策相结合,多做一些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科学研究项目。这一方面有助于民众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从学校层面来讲,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从教师层面来讲,要避免对学校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自己克服困难。除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西藏“非遗”的科学研究之外,教师还应该关注“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实践,多与自治区内和其他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争取申报一些有价值的横向项目,一方面为学校争取更多的横向研究资金,另一方面丰富“非遗”的实践研究经验。

为了配合西藏“非遗”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开发的实践,西藏民族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形,增设“非遗”研究机构,针对西藏众多的“非遗”做理论探讨和开发实践方面的工作。这些研究机构,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也可以适当吸纳一些研究生,为西藏“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培养后备人才。

3.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

如上文所述,西藏民族大学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但从“非遗”视角来看,校园活动略显单一。为了与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相结合,西藏民大可以在校园活动中适当加入“非遗”项目的宣传,例如:对某些“非遗”项目进行介绍,让更多的学生对西藏“非遗”有所认知。这些宣传可以通过每个教学楼前的展板进行展示,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学校可以专门开设西藏“非遗”文化(或民俗文化)的专栏,以使更多人了解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定期举办“非遗”文化艺术节,在节日期间,将入选“非遗”名录的歌舞排练成精彩节目进行展演;在“非遗”文化艺术节上,还可以特设手工技艺类“非遗”制作大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对西藏“非遗”的关注。另外,除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对西藏“非遗”的关注和了解,同时也可以将上述校园活动的影响扩大到全校教职工中间。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与西藏“非遗”相关的宣传活动做到西藏民族大学之外,走出校园,走向咸阳,走向陕西,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可为西藏培养潜在的旅游群体。

4.增加博物馆非遗展品的种类

可在博物馆里增设“非遗”展厅,专门介绍和展览西藏“非遗”。如果对西藏“非遗”项目的征集或购买存在困难,也可以采取灵活方法进行处理,如暂时多以图片形式对西藏“非遗”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内容包括:起源(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历史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功能和影响、传承保护现状、开发的价值等。还可以将各类别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在同一个展厅内,待到时机成熟,再分门别类地布置,以扩大展览场地和展示内容等。

余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种类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可通过“非遗”方面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生活教育和精神影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整理、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知识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如下方面:发掘、整理、传扬鲜为人知、未受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人类文化成果为全人类共有共享;探索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其价值,展示其魅力,赋予其应有的学术地位、科学尊严;教育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地位、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1]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授自身技能的过程是一种学习活动,这个过程也是教育传承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在社会上讲授“非遗”相关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教育传承的过程。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一所高等院校,西藏民族大学理应担当起西藏“非遗”教育传承的重任,可在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计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根据学者对西藏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多数学生对西藏“非遗”的认识偏重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阶段,相对缺少理论层面的理解。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多数支持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以提高学生们对西藏“非遗”的认识水平[3]。

关于“非遗”课程的设置,“非遗”理论方面的课程可由专任教师讲授。民间美术、民间音乐和民间手工技艺类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聘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讲授和展演,学生们能从生动活泼的课堂上深入了解“非遗”之于生活的重要性,收获必定不小。但聘请传承人到课堂上展演“非遗”技艺,这不是任课教师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概括而言,西藏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研究、课程、竞赛、活动等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中来。非遗的高等学校教育传承是一个综合过程,不是教师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产学研相结合,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方能取得进展。

注释: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

②据调查,藏式摔跤为西藏民族大学参加陕西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技项目,但在西藏民族大学本校的运动会上,却未容纳藏式摔跤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③陈立明教授虽较少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等字眼,但在他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和夏尔巴人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④马宁.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传承保护[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马宁.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马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勒布沟模式[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马宁.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尼洋阁”模式子反思[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康保成.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与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6.

[3]马宁.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调查[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

The Educational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Xizang:A Case Study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SHAO Hui-fang
(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82)

There are kin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Xizang and there are four grade directory systems:World-class,National-class,Autonomous Region-class,municipal-class.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has continued continuously and the research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Xizang is no exception.“Productive protection”mode,“Museum protection”mode and“Tourism development protection”mode have been practiced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Xizang.But this article's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protection model of educational inheritance.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an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heritance,some problems are explored.It is true that class is not rich,scientific research volume is not large,campus activities is not many,Museum collection is not much.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improve the course of speciality and system,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practice,hold rich and colorful promotional activities,increase the museu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inds of exhibits.

Xiza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ducation;inheritance;Xizang Minzu University

G127

A

1671-9743(2016)07-0015-06

2016-06-20

国家民委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民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14XZZ007);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项目“西藏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陶瓷制作为中心”(GMJD1501);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西藏民间技艺调查——以塔巴陶瓷为个案”(QC2015-54);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木版年画技艺传承与民族文化记忆研究”(项目号15MYQP03)。

邵卉芳,1984年生,女,河南柘城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学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西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都是西藏的“错”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